APP下载

多水源树枝状供水管网的局部缺水分析与思考

2016-11-03郑玲杨军王立平伍红泽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考分析

郑玲 杨军 王立平 伍红泽

【摘 要】针对多水源树枝状供水管网的局部缺水问题,本文通过水力计算和现场测试分析验证缺水原因,探讨了多水源树枝状供水管网的水量分配与管网布置的关系,管网改进后保障了用户用水。

【关键词】多水源树枝状供水管网;局部缺水;分析;思考

1.管网概况

管网是在原管井管线的基础上陆续建设形成,目前以大口径井水源为主水源,和4口管井地下水源互补联合供水,呈树枝状,地形落差最高达20多米(管网图如下图,括号内数据为用户日平均需水量);已运行近二十年,大口径井过滤能力下降,水质变差,设备设施老化,管道耐压能力下降,穿孔频繁,经技术核定,大口井泵站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方式,运行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

2.局部缺水现象

2003年,随着原油开采任务的增长,用户需水量上升。2004年3月,一区出现用水紧张现象。为保证原油生产,2004年5月,改造一区供水管线,将DN150管线更换为DN200管线;改造后,一区供水正常,再没有出现过缺水情况。2005年10月进入用水高峰期,零区开始用水紧张。

3. 水力计算分析

以泵站出水压力0.55MPa为例。应用水力学中的长距离输水管计算公式:总水头差△H=沿程水头损失hf 进行逐级核算。因管网水质条件恶劣,采用海根——威廉姆公式进行水力计算。过程如下:

3.1计算分枝点3的总水头

对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的旧管道,取C=60,由海根——威廉姆公式得出hf4-3=0.21m

故,H3=H4-hf4-3=(101.5+55)-0.21=156.29m

3.2计算分枝点2的总水头,求出零区和一区的流量分配值

为简化计算,不考虑二区用水。按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3.2.1最有利情况一:假定在分枝点3按对零区和一区最有利的理想状况分配流量,即按零区和一区的最大需水量分配流量,则Q3-2=80+60=140 m3/h =0.039m3/s

同理,求得,hf3-2=10.18m

故,H2=H3-hf3-2=146.11m

由管网图,可以看出,泵站到零区的管线转角很多,局部损失大。因此,不能忽略它的影响,取经验估算法的最大值百分数15%。再由海根——威廉姆公式得,

……….①

一区管线改造前,为DN150的旧管线,取C1= C0=C=60;一区管线改造后,为DN200的新管线,取C1= 80;

由算式①,得出一区管线改造前,一区管线改造后

据此,按照求得的流量分配比值,由流体运动连续性原理,得零区和一区的流量分配值。图示如下。

3.2.2最不利情况二:假定DN400管线按二区和五区的最大需水量分配流量,则Q*3-2=280 -(80+60+20)=120 m3/h =0.033m3/s (出水压力保持在0.55Mpa,泵站出水量280 m3/h。)

同理,由海根——威廉姆公式得,h*f3-2=7.47m

故,H*2=H3-h*f3-2=148.82m

同理,由公式①得出在此种总供水量分配前提下的流量分配比值:

一区管线改造前为,一区管线改造后为,

据此,按照求得的流量分配比值,由流体运动连续性原理,得零区和一区的流量分配值。图示如下。

3.3水力计算结果:

一区更换管线前,只有达到情况一的条件,零区和一区的流量分配才能恰好满足二者使用需要;若二区用水,势必造成一区用水紧张。一区更换管线后,对一区和零区水量影响明显,一区增加了39%,零区下降了51%;在总来水量最多140 m3/h的前提下,只能满足一区用水需要,无法满足零区需要。

4.零区和一区缺水原因

根据水力分析结果,综合水网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4.1系统本身调节能力差。水网是多水源的树枝状管网,管路布置不均衡,而且泵站与管井地形落差达20米,并联运行时,泵站出水阻力必然增加,主要水源---泵站的产水量就会下降,致使系统总水量增长受限。

4.2总用水量增加,系统富余水量减少,造成系统整体调节能力下降。

4.3管网局部改造缺乏系统的考虑,造成改造不合理。一区管线改造后,在不利情况下供水量仍然略微大于用水量,加剧了零区的缺水。

4.4运行压力偏低,主干线流量小,流速低(最高在0.57~0.81 m/s之间),接近正常水质时要求的最低流速0.6m/s),杂物容易沉积在管中,加速管道於塞,增大水头损失。

5. 现场测试验证

5.1测试情况

2005年12月,测试人员对零区进行了实地的流量测试。使用仪器: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测试条件:一区停止用水,其他用户极少量用水。现场测试数据见下表:

5.2测试分析

5.2.1由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可以看出,采用泵站水泵单机供水方式,在变频器作用下,提高泵站出水压力,泵站排量和零区流量同步增长,增长幅度基本一致。

5.2.2对比方案三与方案四和方案五,发现:在泵站出水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开启古城管井后,虽然总供水量增加,但是泵站2#泵排量与单机供水时相比下降明显,下降28.57%,并且零区流量的增长十分微弱,仅仅增加了4.2%。

5.3测试结论

对于多水源树枝状管网,并联运行时,水源间的相互干扰较大。

6.实施对策及效果

主要对策是局部改造管网,从主管线(点0附近)上单独连接一条供应零区的供水管线。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换,适时切换水源,同时调节分段阀门(2井附近)的开启度。新建一口管井(产水量15m3/h)。对策实施后,系统能保证用户正常用水。

7.多水源树枝状供水管网的思考

7.1多水源枝状供水管网的布置应尽可能的使产、用水量分布比例相匹配,增强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

7.2多水源管网水泵机组的选型应综合整个管网的布局、各水源水位、地形高差等因素,整体匹配,尽可能的消减各水源间的相互干扰,使并联运行效果最优。

7.3地形高差大的管网,运行中应合理切换水源,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减少其负面影响。

7.4管网局部改造时考虑要系统、全面,以减少对其他分支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钦 严煦世:给水排水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郑玲(1969.3- )女 毕业于扬州工学院给水排水专业 现任河南石油勘探局水电厂给排水副主任师 给排水工程师。

猜你喜欢

思考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