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偿献血者及临床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分析

2016-11-01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样血站

王 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输血科, 辽宁 沈阳110032)



无偿献血者及临床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分析

王莹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输血科, 辽宁 沈阳110032)

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现代输血配型概念的不断更新完善,输血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ABO血型系统,还包括RH血型系统、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包括除ABO血型即抗-A、抗-B抗体以外的所有抗体,分为红细胞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两大类,这些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难以鉴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不成功,新生儿溶血的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发生[1]。笔者以本地区血站随机献血者血样27348 例、本院各科室送检的随机住院患者24 例为研究对象,对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了筛查和特异性检测,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本院输血科进行ABO血型测定的血液标本24例及笔者所在地区血站在同段时期内收集到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7348例。

1.2研究方法

血站收集的血样和我院各科室送检的血样使用微柱凝胶康球蛋白卡对所有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首先在三个卡孔Ⅰ、Ⅱ、Ⅲ中分别加入0.8% 筛选红细胞50μl,再加入血样处理后的血清25μl,37℃孵育15min后离心,有红细胞在微柱聚集即为不规则抗体阳性,均沉于底部则为不规则抗体阴性。对其中不规则抗体为阳性的样本利用间接抗球蛋白法进一步进行抗体鉴定,取三支试管,A管中加入血清2滴+血样红细胞1滴,B管中加入不完全抗-D血清2滴+5%D阳性红细胞悬液1滴作为阴性参照,C管中加入AB型血清2滴+5%D阳性红悬液1滴作为阳性对照,混匀后37℃水浴60min,NS洗涤3次并去除上清,再每管中均加入1滴NS,混匀后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1滴,1 000r/min离心60s,若出现凝集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结果仍未阳性的血样利用谱细胞分析进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鉴定。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版软件分析,组间比较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站采集的血样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特异性检测结果在血站采集的27348例血样中,不规则抗体为阳性的为0.31%(84/27348),其中女性的阳性率较男性要高,女性54例,男性30例(P<0.05);单一抗体占79.76%(67/84),复合抗体占抗20.24%(17/84);不规则抗体主要出现于RH系统,占总数的59.52%(50/84),其次为冷自身抗体占比28.57%(24/84),第三位为MNs系统占4.77%(4/84),在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中均出现2例,占比2.38%(2/84),详见表1。

表1 血站采集的血样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特异性检测结果

2.2同期我院送检的24例临床患者血液样本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特异性结果同期我院送检的24例临床患者血液样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79.16%(19/24),其中RH系统和冷自身抗体占比84.21%(16/19),详见表2。

表2 血站采集的血样中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及特异性检测结果

3 讨论

近些年来ABO血型筛查已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查被普遍应用,但在ABO血型系统之外仍有其他系统的不规则抗体存在,包括RH血型系统、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等[2-4],这些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难以鉴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不成功,新生儿溶血的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对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我们主张对受血者和献血者均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这能大大减少临床上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5,6]。同时对因妊娠导致的免疫性红细胞抗体的生成也应引起重视,这会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7,8]。对笔者所有地区血站的无偿献血人群血样进行初步筛查,包括因非初次献血而漏检的健康献血者,建立不规则抗体发生的档案,建立数据库录入笔者所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不规则抗体阳性情况,完善当地血液检索库,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的人群进行标识,能有效提高制定安全用血方案的速度,规避由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站采集的27348例血样中,不规则抗体为阳性的为0.31%(84/27348),其中女性的阳性率较男性要高,女性54例,男性30例(P<0.05),女性ABO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要高于男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有妊娠史,在妊娠及分娩时胎儿对母体造成刺激导致免疫性抗体生成,因此对有过输血史和孕产史的女性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查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丈夫ABO系统血型的不规则抗体,对这种情况应在产前采取治疗措施,即可规避新生儿出现溶血,避免新生儿黄疸、贫血及核黄疸的发生。单一抗体占79.76%(67/84),复合抗体占抗20.24%(17/84);不规则抗体主要出现于RH系统,占总数的59.52%(50/84),其次为冷自身抗体占比28.57%(24/84),第三位为MNs系统占4.77%(4/84),在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中均出现2例,占比2.38%(2/84);与其他研究本类课题的文章相比[9],阳性率稍高,可能是由于本研究设计了2次对血液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及鉴定,且微柱凝胶法能同时检测出IgM和IgG的存在,与盐水分析法单一检测相比,检出率更高。同期我院送检的24例临床患者血液样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79.16%(19/24),其中RH系统和冷自身抗体占比84.21%(16/19),本研究采用的临床患者血样均来自于我院住院患者,属于特定人群,因此与其他报告相较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10,11]。

综上所述,对无偿献血人群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完善血液库不规则抗体信息,能有效降低输血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助于快速制定安全的用血方案,提高输血安全性,分析无偿献血健康人群中和临床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和其特异性对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8-132.

[2]王淑平,汤伟娴.22481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2):117.

[3]胡文进,贾翠英,单微.2056例Rh血型系统E抗原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314.

[4]舒群峰.339例初筛RhD阴性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878.

[5]陈娟,张悦.漯河市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8):748.

[7]吴小建,黄芳媚,王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5.

[8]姜林恩,巨昆,蒋建民.山东菏泽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55.

[9]蒋黎明,徐翀,傅启华.骨髓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2012,27(7):601.

[10]颜芝,居敏,宋小川.新疆维族自治区48542名有输血可能的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状况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09):58.

[11]杨文萍,杨光远,范林军.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4):320.

1007-4287(2016)09-1582-03

2015-10-26)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血样血站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枫叶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