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中学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6-10-31陈媛媛黄文聪曾火奇

运动精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一校一品南宁市中学

陈媛媛 黄文聪 曾火奇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中学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陈媛媛 黄文聪 曾火奇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当前南宁市各个中学没有明确把“一校一品”的特色建设囊入到学校目标里去。“一校一品”虽没有普及建设,但南宁市各中学正要逐步开展各自体育特色项目,大部分中学不仅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并稳定地发展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中学开展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开展的可能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办法,推动“一校一品”在南宁市各中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推动广西基础教育体育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南宁市中学;一校一品;对策

一校一品指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场地、器材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考虑,而创设一个属于自己学校的体育特色品牌,通俗地来讲,这个体育特色品牌在某一程度代表这个学校,并且相辅相成地让这个学校的知名度提升。

“一校一品”是在传统体育项目上形成的办学模式,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而衍生出来的新时代体育特色,它弥补了传统体育的不足。推出“一校一品”,其实是为了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的问题。在青少年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大趋势下,让学生都能够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这是推出“一校一品”活动的重要基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想了解“一校一品”在南宁市各中学的开展情况,并对实施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动南宁市中学“一校一品”有效地开展,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宁市二中、五中、九中、十五中、十七中、二十八中、三十一中、四十一中等8所学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主要是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广西师范学院图书馆藏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及调查设计的理论方法,专门设计调查问卷,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市二中、五中、九中、十五中、十七中、二十八中、三十一中、四十一中各发放问卷50份,此次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回收率为95.3%,其中有效问卷为375份,有效率为98.4%,其中男生200,女生175。

1.2.3 访谈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走访了南宁市教科所长期从事南宁市体育科研活动的老师,咨询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了解“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局限与阻碍,为本研究提供了许多建议和研究思路。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2015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类别分析数据结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量化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中学开展的现状

2.1.1 “一校一品”的体育活动项目

表1 南宁市中学开展“一校一品”的项目(N=8)

从表1我们知道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既有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如龙舟、射弩、太极拳,也有现代人热衷的大众类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气排球。总的来说“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中学开展氛围良好。

2.1.2 “一校一品”的开展形式

表2 南宁市中学开展“一校一品”的形式(N=8)

从表2我们看到南宁市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是体育课和校运会这两种,只有对场地、器材要求不严、不激烈的项目如三十一中的太极拳,就可以利用课间操的形式。学生通过上体育课学习“一校一品”体育项目的技能技术,再加以校运会的竞赛形式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和喜爱“一校一品”体育活动。体育课、校运会的开展形式是今后南宁市“一校一品”全面发展的保证,同时,培养中学生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的情感,有助于他们继续养成坚持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2.1.3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开展次数(次/周)

表3 南宁市中学每周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次数(N=8)

南宁市中学每周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次数主要是通过每周上2-3节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南宁市中学每周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次数因项目不同而不同,对条件要求少的可以每天一次,但无论什么样的项目,都能保证有一周两至三节的体育课来开展。

2.1.4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间(次/分)

表4 南宁市中学每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时间(N=8)

南宁市中学每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时间大部分是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如在课外时间开展,时间不受局限;依据运动人的时间、兴趣、等多因素综合决定,一节四十分钟的体育课是南宁市中学得以正常开展“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最基本的时间保障。

2.2 中学生对“一校一品”活动的喜爱程度

表5 学生对学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喜爱程度(N=376)

南宁市的“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开展得已有雏形,但是开展的质量和成效则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从表5可以看出学校虽然开设有“一校一品”体育活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取得的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虽然60.11%的学生支持“一校一品”体育活动,但有10.91%的学生不喜欢“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因此,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还需加大力度发展,进一步完善,才能满足学生。

2.3 教师参与“一校一品”活动的指导情况

表6 教师参与“一校一品”活动的指导情况(N=8)

经调查发现,教师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指导情况主要是通过上体育课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指导来实现,此外在课间操进行“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教师也会在旁边指导。教师扎实的专业素质是学生热爱“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关键,更是让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的必要前提。

2.4 “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情况

表7 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是否需要具备专门场地情况(N=376)

“一校一品”项目的多种多样,不同的项目需要的场地不同,经调查看出有45.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设立专门场地,有43.6%的学生认为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而定,也有11.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具备专门场地。像大球类和龙舟、高脚马都需要特定的活动场地,太极拳类移动范围不大的稍柔和的运动项目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可以了,从这方面来说,对场地要求严苛的“一校一品”运动项目可能被扼杀在场地设施这一限制因素上,所以学校应该对场地有所投资。

3 影响南宁市中学“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3.1 政府对“一校一品”发展的认识与支持度不够

政府、教育部门必须把“一校一品”办学模式为一个纲要文件,放到改革教学任务中去,全面贯彻到每一个学校。虽然南宁市大部分中学在发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但是由于政府、教育部门没有提供政策性、经济的保障,造成现在“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在南宁市发展得不紧不慢、不深不浅的尴尬局面。只有在政府、教育部门的正确引导之下,学校才能更有针对性、有效地发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模式。

3.2 人才培养计划不明确,专业技能人才的缺失

现在很多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绝大多数不是专业体育运动人士,可能对于一些难度较轻的运动项目,还能粗略地应承下来,但像篮球、足球这类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没有扎实的运动技术,悟不到技术的精髓要领,是很难发扬推广的。南宁市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发展“一校一品”。

3.3 各方面的经济对“一校一品”补给不充足,导致活动发展经费不足

北京、江苏、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是开展“一校一品”办学模式的示范地区,南宁市经济不发达是阻碍“一校一品”办学模式活动的根本原因。政府、教育部门对南宁市学校体育方面的投入依旧无法满足对“一校一品”体育品牌的开发,只能满足日常体育的经费开销。想要长远地把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发展得更好,需要改善经济不发达这个因素。

3.4 体育场地设施有限,限制了“一校一品”的推进

南宁市中学的校区普遍不大,专门用作“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场地更是少,这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像以篮球、足球这种常规运动项目作为“一校一品”的品牌项目,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有条件满足这些传统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但是大多数“一校一品”的活动项目如射弩、龙舟、高脚马,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场地器材的建设直接成为学校发展“一校一品”的关键之处。所以,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想发展得更深入更全面,需要加大学校的场地的建设。

4 发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的对策

4.1 学校全面支持“一校一品”的发展

学校的决策对学生的行为有着导向作用,通过学校对“一校一品”体育项目的积极引导和宣传,让学生对“一校一品”产生兴趣。首先,学校应当定期地对相关的工作者进行培训,让老师不断学习新的相关内容,活学活用,用到教学上。其次,学校内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表演、比赛,让学生通过不断接触“一校一品”体育活动,而真正爱上“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学校重视、宣传的力度越大,学生开展的“一校一品”体育活动氛围也就越好。

4.2 提升“一校一品”专项体育教师水平

教师是学生运动技能的直接施教者,教育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一校一品”体育模式最直接有效地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扎实的体育技能很好地教会学生,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所以,提升“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教师的水平,能把学生吸引到“一校一品”活动中去,这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4.3 开发新体育项目,丰富“一校一品”

“一校一品”作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没能全面深入的发展。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都有着好奇心,南宁市中学通过保持原有“一校一品”体育活动新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的开发,这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也使得南宁市“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开展得更科学、更合理、更受欢迎。

5 结论

“一校一品”体育运动项目形式多样,“一校一品”体育活动项目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课程模式。“一校一品”是在体育传统项目基础上形成的办学模式,它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出“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其实是为了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育健康整体下滑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把“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引入到南宁市中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广西体育教育的发展。

[1] 陆超武.苏州工业园区中小学“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2]陈玫婷.“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4(36).

[3] 王登峰.推动“一校一品”有效开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J].中国学校体育,2014(6).

[4] 谭吟月.体育“一校一品”建设运行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4(4).

[5] 戴艳.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改革对策[J].宿州师专学报,2003,12(18)4.

[6]刘玉本.“一校一品”教学模式对中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为例[J].运动,2012(6).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tus Quo of“One school,One sport”Physical Exercise in Middle Schools in Nann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t

CHEN Yuan-yuan,etal.
(Guangxi normal college,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

陈媛媛(1991-),广西钦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一校一品南宁市中学
秋姑娘来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校一品”展学校体育品牌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运动技术教学衔接性与年龄特征
挖掘乡土资源,推进“一校一品”校本开发
诸暨市学勉中学
南宁市建设现代宜居宜商城市的思考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