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从“惊奇感”开始

2016-10-29魏星

江苏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陌生化教育家学科知识

魏星

每个儿童的身上,都蕴藏着一位天然的“教育家”——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与教育基因。如果教师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儿童自带的“教育家”便会走出来,与知识建立有效的连接、对话,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也就发生了。

有效教学必须唤起儿童固有的“原欲”。学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患了没有感觉的症状,思维处在疲沓、懒惰和“无所谓”的状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感而不觉,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打破这种症状的良方,就是创生学习的“惊奇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新颖刺激物反复作用下,儿童的“图式”才会发生调节,认知的开放性也才会战胜封闭性。从“惊奇感”开始,激活儿童学习的自发主体性,进而再提升到“自觉主体性”的层面,这是打开有效教学的密码。

那么,如何创生学习的惊奇感呢?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就要找到引人入胜的学科知识。这样的知识像“酵母”一样,具有强大的唤醒、激活、开启、释放的功能;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必须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指导力。好的教师应当是“教学设计师”,能够使常规的、熟悉的问题、活动适度地“陌生化”,以更儿童、更艺术的方式让学生亲近知识。

有效学习需要经历一个“下沉”与“上浮”的过程。教学中,先让学生“下沉”到情境世界、生活世界,然后经历体验、探究、思考,将学习“上浮”到规律、模型、运用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惊奇感”始终伴随其中,并由此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我感、意义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陌生化教育家学科知识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颜回之乐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琴童》顾问阵容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