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月节令戏之《五花洞》

2016-10-25专栏主持宁霄

紫禁城 2016年6期
关键词:五花五毒武大郎

专栏主持 宁霄

五月节令戏之《五花洞》

专栏主持 宁霄

五月初五端阳节,有驱五毒的习俗。现在京剧舞台上还能够常见到的关于「五毒」的戏,就是这出《五花洞》了。《五花洞》,一名《三矮奇闻》,讲的是五花洞中的蝎子精和蝎虎精变化成武大郎、潘金莲夫妇,搅乱人间。真假四人先后诉至县官及包公处,均难分辨。最后张天师率同众法官降服了二妖和赶来助阵的蜈蚣精、红蟒精、蛤蟆精。「三矮」者,真假武大郎与县官吴大炮是也。

此戏颇有渊源。据齐如山、翁偶虹讲,此戏是从秦腔《搬场拐妻》(或称《武大搬场》,即武大郎搬家的故事)一剧中撷取了武大郎的故事,又加入了《混元盒》中五毒作祟的内容,二者糅合而成。车王府尚有一种《五花洞全贯串》昆腔本,也应是京戏《五花洞》重要来源之一。此戏为春台班张喜子、胡喜禄、王长桂(或云王长寿)所编。张喜子是俞润仙(即俞菊笙,京戏武生)的内弟,善编戏,胡、王则因长相相似而扮演真假潘金莲。另有一庞姓先生编此剧,还加有「双包案」、「双天师」的情节。

齐如山称此戏旧为六场,最后两场与现在面貌一致,一为「搅闹告官」,一为「天师降妖」,与故宫博物院藏《五花洞》戏画是一致的。戏画共三种,标名为「五花洞」、「二本五花洞」和「三矮奇闻」,分别描绘了二妖变化、告官、降妖的舞台场景。将头本、二本《五花洞》的戏画与故宫博物院藏《五毒传》(即《混元盒》的别名)戏画对比,可以看出二剧中的蝎子精、蝎虎精的扮相相似,脸谱几乎一样,从中可以看出二者确实存在渊源。嘉庆七年(一八○二年)十一月初十日,总管荣德上奏《混元盒》切末「各样盔三顶(金花一、白狐一、蟒精一)、男女回回帽十六顶、五毒衣子收拾见新。彩头五个、彩头套一个」,同日传旨:「交外边细细致致的做。」可见宫廷里对「五毒」的扮相还是有着一套程式要求的,嘉庆皇帝本人对此也很关心。

宫中《五花洞》剧本标有名字:李五、刘春、时小福、王栓子、石头。李五即老生李顺亭,王栓子即丑角王长林,石头疑为旦角陈德霖。刘春是正净,一定是去包公,那么李五一定是去张天师了。「三矮奇闻」戏画中,张天师勾红整脸,那么这个角色可以判断为是「红生」了。按,故宫博物院藏剧本中,包公升堂,张天师是站在包公身后的桌上的。如果按戏画中张天师坐大座的调度,则「包公升堂」就不能演了。

此戏中真潘金莲唱慢板,假潘金莲学唱,名旦角们常合作此戏。陈德霖、孙怡云、孙喜云、吴彩霞、朱幼芬等尝于广德楼合作义务戏,同唱《五花洞》,「极绚烂」。稍晚,四大名旦成名,由郑子褒等人斡旋,梅、尚、程、荀四位合灌了一张《五花洞》唱片,可谓「四美具,两难并」了!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九○八年百代公司为姜妙香灌制的《五花洞》唱片两张,唱的是公堂上一段二六。彼时姜妙香还未改小生,这段唱的唱法很老,十分难得。

猜你喜欢

五花五毒武大郎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端午食“五毒”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身份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秋日观苍山石林
武大郎是如何变矮的?
武大郎乃堂堂七尺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