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M32F103C8T6多功能健康测试腕表的设计与实现

2016-10-22傅智河苗军林范宜标王荣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脉搏紫外线温湿度

傅智河,苗军林,范宜标,王荣坚

(龙岩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基于STM32F103C8T6多功能健康测试腕表的设计与实现

傅智河,苗军林,范宜标,王荣坚

(龙岩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本多功能智能健康测试腕表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光电传感器实现对脉搏的计数测试;利用磁力传感器来实现电子指南针功能;利用加速度姿态传感器来实现计步的功能;利用紫外线传感器实现紫外线强度检测;以及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对于环境温湿度进行监测.实现了集上述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健康测试腕表.

单片机;多功能健康腕表;脉搏;计步;紫外线;温湿度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1].为此我们提出了设计一款多功能智能健康腕表不只是可以看时间,而且可以提供计步功能,了解我们平常的运动量;还可以了解我们的脉搏心率的跳动,时刻知道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在现在气温越来越热的情况下,紫外线强度对于我们的皮肤是有很大的伤害的,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这无疑是美白的杀手锏,所以我们的智能腕表还包括了紫外线检测功能,能够快速了解当时的实时紫外线强度,从而避免被高强度的紫外线灼伤.为出行提供指示方向的作用,以及了解我们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2].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由STM32F103C8T6单片机最小系统、屏幕显示模块、温湿度模块、脉搏测量模块、电子指南针功能模块、计步器功能模块、紫外线指数测试模块等部分组成,完成对电子时钟时间的显示、温度和湿度的测量、脉搏次数的计数、提供方向的指示、行走步数的统计以及紫外线强度的读取等功能,并把这些数据显示到屏幕上,供佩戴者方便的读取信息.同时通过按键对各健康参数进行设置,方便各种各样的使用者.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2 测试理论分析

2.1温湿度测试理论计算分析

相对湿度转换公式:可以根据SDA输出的相对湿度信号SRH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获得相对湿度RH(结果以%RH表示),(不论基于哪种分辨率).

温度转换:可以通过将温度输出信号ST代入到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到温度T(结果以温度℃表示)(不论基于哪种分辨率)[3].

2.2计步器测试理论计算分析

人体在运动的时候可以看成有三个分量,分别是前向、竖向和侧向.本设计采用陀螺仪传感器,其传输回来的数据分别代表3个轴测量的角速度、加速度和磁感应强度,需要解算成姿态角度信息,主要是俯仰角ρ(X轴与地面的角度)、翻滚角、(Y轴与地面的角度)和航向角α(绕Z轴旋转的角度)[1].

陀螺仪测量的是旋转的角速度,对应的角度值可由一下的积分计算公式得到:

其中:Ak1为当前时刻的角度值;Ak1-1为前一时刻的角度值;Bk为陀螺仪测量当前时刻的角速度;Bbias_k为当前时刻角速度的偏移量;dt为积分时间,即角度计算的采样周期[3].加速度计测量3个轴的加速度分量,可利用以下数学函数关系解算角度姿态.

其中:X、Y、Z这3个轴的加速度分量分别是Ax、Ay、Az;γ为Z轴与重力加速度的夹角;ρ为俯仰角;ψ为翻滚角.

2.3电子指南针测试理论计算分析

本设计采用电子罗盘来对方向的测试.电子罗盘测量的参数的是3个轴的磁感应强度,因为X轴和Y轴的磁感应强度合成后总指向地磁北极,所以,航向角的检测可通过测量敏感轴与地磁北极的夹角来实现[5].电子罗盘在水平位置且无外加磁场干扰时,航向角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Hx和Hy分别为X轴和Y轴输出的磁感应强度数据.

如果电子罗盘不在水平位置,那么可通过倾斜补偿方法解决,减小航向角检测的误差.倾斜补偿公式为:

其中:Mx、My、Mz分别为电子罗盘输出的3个轴数据;ρ和ψ分别为借助加速度计检测的俯仰角和翻滚角.补偿后的航向角可以利用补偿后的磁感应强度H'x、H'y和式(2.3-1)计算得出.

3 系统硬件设计

3.1单片机控制最小系统

本设计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主芯片和复位电路以及时钟电路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还有下载端口.单片机在上电的时候,电阻R1与电容C3进行充放电,将给单片机提供保持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实现单片机系统的自动复位.该主控芯片主要用来处理各个传感器发出的数据,然后经由主芯片处理发送给OLED显示屏幕.

其中时钟电路是给提供单片机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时钟信号.STM32系列单片机共有两个时钟源选择:一个是通过单片机引脚引入外部时钟作为时钟源,另一个是由内部自带的R/C振荡器产生时钟.在本系统设计中,我们使用了MUC单片机中自带的时钟,8MHzR/C振荡器.

复位电路对单片机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单片机可通过手动或上电进行复位;通过外部的专门电路,在单片机通电的时候,系统能够自动复位,这种复位方式是最基本的;手动复位,在单片机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单片机系统崩溃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手动复位来解决问题.本电路设计采用的是上电复位.

系统输入设备采用四个独立按键来完成,每个独立按键接一个单片机I/O口,各按键的工作互不影响,单片机程序中采用查询方式完成设备输入功能.

3.2温湿度测量部分电路设计

本设计采用HTU21温湿度传感器,其的供电范围为1.8VDC-3.6VDC,推荐的工作电压为3.0V.VDD和VSS之间须连接一个100nF去耦电容,去耦电容应该贴近传感器[3].微处理器与HTU21之间的通讯同步是靠SCK,DATA引脚用于读取传感器数据.当向传感器发送命令的时候,在SCK高电平时保持稳定的条件下,DATA在SCK上升沿有效.DATA在SCK下降沿之后改变.当从传感器读取数据时,DATA在SCK变低以后有效,且维持到下一个SCK的下降沿.为避免信号冲突,微处理器应驱动DATA在低电平.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上拉电阻的阻值为10K).而且上拉电阻一般在微处理器的I/O电路中已经包括了.

3.3脉搏测试电路设计原理

根据查阅资料可知,可以反映皮肤浅部微动脉信息的波是560nm,可以用来提取脉搏信号.本设计采用PulseSensor光电反射式模拟心率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峰值波长为515nm的绿光LED,这是一款环境光感受器,感受峰值波长为565nm,与皮肤浅部微动脉信息的峰值波长相近,灵敏度较高[2].由于脉搏信号的频带一般在0.05~200Hz之间,信号幅度小,容易受到各种信号干扰.在感受器后面使用了低通滤波器和由运放MCP6001构成的放大器,将信号放大了332倍,采用分压电阻设置直流偏置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2,使放大后的信号被单片机的AD采集到.

心率传感器的接口一共有三个,sout是模拟信号的输出线,然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上[7].由单片机进行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经过计算得到心率的数值,然后通过单片机传输液晶显示屏幕上.电源引脚VCC接3.3v电源输入或者5V入电源输入,GND引脚接地.

3.4紫外线指数电路设计原理

本设计采用的ML8511受光器件是模拟化输出,所以我们在设计电路的时候要应到到模数转化,把传感器的模拟化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传给MCU处理,最后才显示到液晶显示屏上.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

图3-4 ML8511传感器工作原理

4 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整体的设计思想如下,系统上电之后对STM32F103C8T6进 行 串 口 初 始 化 , 接 着STM32F103C8T6采用I2C协议读取各种参数传感器当中的数据并且产生串口中断,STM32F103C8T6检测串口中断是否发生,判断各种数据数据是否在规定值之内,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那么为错误数据,继续等待串口中断.如果在这个范围内,那么为正确数据,响应串口中断对角度数据进行处理,运算得到相应数据,然后把测试的参数显示在LCD屏上.

5 测试结果

在腕表设计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检查程序和硬件都没有问题之后,就把程序通过硬件电路上预留的下载端口,通过下载器下载到单片机内,然后开始测试各个功能.如图5-1为多功能智能腕表的设置界面及时间显示.

图5-1 多功能腕表的设置界面

根据设计的内容抽取部分数据进行测试,以下数据是在通上电后,根据现场测试得出的数据.如图5-2所示.

根据上图的分析可以发现,实际温度和测量温度、实际湿度和测量湿度的两条折现都是很贴近的,说明了测量的准确度是较高的.

图5-2 温湿度测试数据分析图

图5-3 脉搏测试数据分析图

在脉搏测量仪功能模块设计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将测试对象的手指放入光电传感器,应保持适当压力,通过单片机分析计算从数码管读取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将该结果与同一测试对象“人工把脉”(实际测量)进行比较,共选取五次测量结果作为比较对象,具体比较结果见图5-3.

根据上图的数据和折线图可以看出,测量的脉搏次数和实际脉搏次数的折现是非常接近的,而且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在±1左右,误差可能是由于在指端按压测量的时候,没有接触好所造成的,由此,此脉搏检测的精度是很高的.

6 结论

本设计的系统核心控制器是STM32F103C8T6单片机,及其温湿度传感器电路、计步器和指南针传感器电路、脉搏测量电路、紫外线检测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等.软件设计是将各个功能模块分开实现,最终整合在系统硬件上实现功能.本系统最终实现的功能有时间显示、温湿度的测量、测量脉搏次数功能,而计步功能、指南针功能和紫外线检测的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是要使本设计功能更加强大,功能更加丰富,还需要在后面的研究上下更大的力,才能使该产品更加的完善.

〔1〕刘铮,陈拓.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SHT2x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3(01):19-21+ 25.

〔2〕刘春阳,徐军领,程洪涛,王东方,薛玉君.MPU 9250传感器的姿态检测与数据融合[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14-17+22+ 5.

〔3〕杨培科.基于SOPC的磁阻电子罗盘的设计实现及其误差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12-1.

〔4〕高建民,翁惠辉,陈永军,丁福坤;张辉.基于AVR单片机的高精度紫外线检测仪的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12.(01):28-30+34.

〔5〕戚耀楠.光电传感器件与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TP311

A

1673-260X(2016)09-0009-03

2016-05-11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G20142004)

猜你喜欢

脉搏紫外线温湿度
紫外线指数,提醒你保护皮肤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让人又爱又恨的紫外线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跟踪导练(五)6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