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如何巧妙激趣

2016-10-21苏晓燕��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课堂气氛历史

苏晓燕��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经广大历史教师的努力,如今已积累了许多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现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还会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一种是教师精神饱满、神采飞扬、生动传神;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而另一种场面是教师讲的唇干舌躁、声音嘶哑,学生却木然置之,毫无反映,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这就是不同的课堂教学造成的不同课堂气氛。显然,前一种课堂气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的学生所欢迎的。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师的精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备课备什么?一要备学生,二要备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教法。因此,备课无止境。改变古板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呢?我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供同仁借鉴。

一、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一个巧妙的导入如注入一针兴奋剂,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探知的欲望。又如乐章的序曲,一开始便让学生受到强烈感染,使整个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这样。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万事开头难”。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学习《盛世经济的繁荣》(《中国历史》第二册)一课时,不妨用杜甫的诗《忆昔》导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的描绘,正是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又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中国历史》第四册)一课时,不妨朗诵毛泽东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在朗诵之余,不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了解,而且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岳飞的《满江红》中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名句。通过吟诵这些佳句隽语,引入《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中国历史》第二册)的讲述。导入恰到好处,使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形象跃然纸上。而在讲唐宋文化时,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的名篇佳句,更是导入的好素材。

二、恰当的合作,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有些老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教师在不需合作的时候进行“合作”,有的在不需要探究的时候进行“探究”,小组合作流于形式。乍一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是在“作秀”。有的采取“放羊式”的合作交流,一声令下,学生围成一团,唧唧喳喳。教师往往能放不能收,这种合作表面热闹,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式要多样化、新鲜化,让学生多参与且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和学习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性学习,发挥活泼好动、求新好奇的特点。学生都有表现欲,参与度极高,因此要给学生一个展现的空间,并适时“收网”,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求知需要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为时空的阻隔,许多历史问题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时间久了,学生总是感觉到历史教学叙述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沉淀于现实中,现实里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历史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

如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当然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学生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与“中国为什么没出现像牛顿这样的人”有联系,于是,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只要我们勤于思考,不断反思,课堂就会变得精彩无限。历史不是老古董,历史不是木乃伊,历史不是孔夫子,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学习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历史就是要将“死”的历史知识讲活教活学活,以激发兴趣,引发激情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乐中解惑,乐中求学,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学生既愉悦了心境又获得了新知,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课堂气氛历史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新历史
新形势下自学考试制度的错位和实施战略定位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制度浅析及场地改造方案设计
大学体育课程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