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丑女贝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16-10-21陈樱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

陈樱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文本已不再是表达话语意义的唯一渠道,各种非语言模态在建构话语意义时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便逐渐从文本扩展到多模态语篇上来,多模态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关键词:《丑女贝蒂》;话语分析;多模态语篇

一、理论综述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是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所描述的三大元功能,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要同时体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这三种功能,它们为分析传统语篇提供了理论支撑。就多模态话语研究而言,除了语言以外,其它符号系统也同样是实现以上三个元功能的系统。随后,Kress&van Leeuwen将该理论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其研究中把元功能的思想延伸到了图像上面,提出了视觉语法的概念,这是第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视觉语法框架是由Kress&Van Leeuwen在他们的Reading Image: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一书中提出来的。在视觉语法中,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别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相对应。

二、再现意义分析

依照Kress 和Van Leeuwen对图像的解释,再现可以分为叙事性和概念性两类。叙事图像主要展现“动作”和“事件”,而概念图像则表现图像的类别和意义。矢量(vector)是叙事图像的特征。通过矢量我们可以区分图像为叙事的还是概念的。矢量就是指图像中显示或隐式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线。

(一)叙事再现

矢量在叙事意义再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通常表现为图片中再现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形式。图像中的再现参与者通过矢量相连接,如他们在与其他人交谈或做某事。叙事过程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言语和心理过程。

1.行动过程

在行动过程中,行动者通过矢量的手段来表现,矢量通常为一条斜线。当图像中有目标时,可以称之为相互性行动过程,如果没有目标,则称之为非相互性行动过程。行动者是发出矢量的参与者,行动者本身也可以作为矢量。由于行动者通常是此过程中最突出的参与者,因此可以通过尺寸、画格位置、背景对比等方面来判断。

图1                                        图2

MODE样刊丢失事件完美解决后,Betty为了感谢Daniel送给他一双舒适的皮鞋,并告诉他这双鞋子是美国制造的,并且穿起来和出自血汗工厂的马吉尼牌子的皮鞋一样舒服。图1中,Betty手拿皮鞋微笑的站在Daniel办公桌前看着Daniel:“oh,um…so these are American-made, non sweatshop,”Daniel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侧身看向Betty手中的皮鞋。Betty是行动者,Daniel是目标,最明显的矢量是Betty手拿皮鞋伸向Daniel。這个矢量形成了两个参与者之间的对话。由于图1中矢量将两个参与者相连接并且存在目标,因此图1属于相互性行动过程。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Betty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的路上,嬉闹的孩童从贝蒂身边经过,抬头看见自家门口姐姐和外甥刚刚出门准备去要糖果,还有那已和Betty分手的前男友Walter,形成强烈对比,更加衬托出Betty的疲惫和失落。图2中,只有一个参与者Betty。从图2中观众可以看到只有Betty独自一人在万圣节傍晚的道路上失落的走着。图2中只有行动者Betty但是没有目标,因此这是一个非相互性行动过程。

2.反应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矢量指的是呈现在图像中的参与者的视线。此时,行动者和目标用反应者和现象来替换。根据Kress&Van Leeuwen,“反应者”指的是呈现在图像中,执行“看”这一动作的参与者,“现象”指的是反应者所看向的人或者事物。在这里,现象的呈现成为了区分相互性反应过程和非相互性反应过程的标准。在《丑女贝蒂》中有很多这样的图像。

图3                                              图4

Betty向帮助自己的Christina表示感谢,而Christina却一连串的“No No No”,表示她是真心在帮助Betty并且把她当自己的朋友,好朋友之间不用客气的说谢谢。在图3中,反应者是Betty,现象是Christina。图3为由于Christina帮了Betty,Betty向她表示感谢,Betty(反应者)和Christina(现象)拉着一只手,眼睛望着对方,两个参与者均出现在图像中并且执行了“看”的动作,因此,图3属于相互性反应过程。

在图4中,反应者是Marc,他穿着一件Betty第一天上班穿的非常“时尚”的同款斗篷,粘着和Betty的又粗又黑的真眉毛十分相似的假眉毛,戴了一顶和Betty发型一样的假发,连Betty的牙套他也都模仿了过来,在进公司的时候Marc还开心的用西班牙语“Hola”和公司前台Amanda打招呼,让人瞬间又再次想起Betty那上班第一天的经典造型。图4中, Marc(反应者)微笑的看向Amanda(现象),执行了“看”这一动作,但是Amanda(现象)并未出现在图像中。因此,图4属于非相互性反应过程。

3.言语和心理过程

言语和心理过程包括言语和内心想法,一般通过图像和口头言语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常通过话语或不同面部表情来显示他们的情感和态度观点。

(二)概念再现

概念过程中不呈现动作或事件的再现意义,而是呈现其结构、级别或每个参与者的意义。概念再现包括三类:分类、分析和象征过程。

1.分类过程

分类过程指的是参与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图像中的参与者被分为所属类别和从属类别。如果图片中出现所属类别则被称为明确分类;没有出现所属类别则属于模糊分类。

2.分析过程

分析过程主要研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过程涉及两个分类:载体和所有属性,载体指的是整体,所有属性指的是部分。

3.象征过程

象征过程研究的是参与者是什么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象征过程是用视觉的方式向观众解释了抽象和深层次的意义。象征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对象是载体和象征属性。根据载体是否存在,象征过程可以分为象征属性过程和象征暗示过程。

三、结语

《丑女贝蒂》这部关于美国现代生活的电视剧,不仅情节吸引人、对话幽默,也反映了美国的文化与社会,为我们提供许多出现在美国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剧中多模态的体现尤为明显,各个模态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根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分析多模态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通过对作品中不同意义模态之间如何相互协同表达整体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电视剧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媒介批评话语分析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下语篇人际功能分析
多模态视角下外语教学研究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
《南方人物周刊》新闻语篇的话语分析与事实建构
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视角下小品幽默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