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教学中的课堂训练

2016-10-21周雷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周雷

【摘要】练习是必要的,但做练习不能代替课堂训练。把训练材料分解成支离破碎的试题形式去训练,既忽视了语文工具之不同于一般机械工具的因素(它有情感性),又割裂了语文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不利于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课堂训练;共生教学;《葡萄月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曾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可见,语文课的任务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实施训练。有远见的语文教师无不早已打破多年来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变知识传授课为素养训练课。

当然,历来就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多读多练”的说法,但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堂训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漫无边际的读与写,而是充分体现共生教学训练观的课堂训练。本着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原则,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应抓住每一个45分钟,向课堂要效率。从这个思路出发,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1.课堂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使用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2.课堂训练的过程是反复操作与实践。因为只有反复操作,才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进而创造性地使用。

3.课堂训练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体现在学生获得某种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训练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误区。笔者有幸观摩了江苏省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给高二学生上的一堂散文课《葡萄月令》,传统却不陈旧,生动却不煽情,四两拨千斤,如行云流水。教学内容重在品味语言和思维训练。他强调“读”书,强调问题探讨的意义,强调语文课堂学习的平等意识,强调师生关系的自然和谐和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不仅充分展现了黄老师的本色语文思想,而且智慧而有效的矫正了目前高中语文课堂训练的操作误区。对于这堂课笔者粗略划分了几个环节:激趣导入(提问“什么是‘散文中的散文”)、初读感知(包括朗读课文段落并点评、归纳语言特点和行文结构特点)、深入探究(包括把散文压缩为精短的说明文、解释题目、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升华主题)和简单的课后延伸(讓学生课后阅读汪曾祺的其他散文)。整堂课讲解精准、训练到位,都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由简单而富有启发性的小问题一步步推进,过程中师生配合融洽,没有明显的环节划分和生硬的衔接,共同享受语文课堂和谐的快乐。下面笔者就以这节课为例,谈谈当前高中语文课堂训练的操作误区及其矫正。

一、新授课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老师上语文课,甚至是公开教学时,常常预先设计一套详细的教学方案,课堂上就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框架进行思考、答问,如果学生答得与自己设计的说法不一样,就反复“启发”,旁敲侧击,逼其就范。学生不得不像完成填空题一样,帮助教师完成板书设计,学生不停地读书、发言、思考,时刻揣摩老师想让他们怎么做。这样的语文课表面上采用启发式“调动”了不少学生,但实际上这样的启发和调动无非是为老师的“教”服务,课堂上虽热热闹闹,但学生仅仅是配角,回答“错了”被简单否定,最终不知道为什么错。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实际上是教师灌输知识的点缀,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

【黄厚江课堂传真】:

生1:(朗读课文中描写“五月、浇水”的选段,语气平淡,语速中等)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认为读得好的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这么多同学认为读得好,请一位同学说说好在哪里?

生2:他读出了汪曾祺先生语言的特点,就是平淡、朴实、自然。

师:很好。这篇文章其实不好读,一般来说情感比较外显的文章比较好读,而这种情感比较内敛的文章很难读。因为它不能用语音的技巧,一用,就破坏了文章的原汁原味。就如我们这位同学归纳的。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是平淡、质朴,读这类文章的最高的技巧就是不用技巧。刚刚那位同学读得非常好。他读得很陶醉。如果让我建议的话。我认为还可以读得再慢一点,节奏还可以再舒缓一点,这样能将这种平淡的味道表现得更好。

师:品味一篇文章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从语言本身入手。有人说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就体现在好几个“多”上。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看看能找到语言的几个“多”? (板书)找到越多的“多”,说明读得越细、越深入。大家发现几个“多”了? 找到一个就说一说。(学生阅读课文,小声讨论)

师:找到“多”的举举手。(有学生举手找到一个,有学生找到三个)

生3:首先找到很多描写时间的词。

师:这些表现时间的词有何作用?

生3:成为全文的线索。

师:这篇文章行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生3:他种下了葡萄。1月到12月,是葡萄的生长过程。

师:这个“多”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再找找语言方面的“多”。

生3:文中写色彩的词语多,还有很多的语音助词。

师:举个例子说说。

生3:比如说,“树枝软了”“树绿了”“树醒了”。

师:这位同学找得很不错,其他同学有没有找到?

生4:描写多,抒情多。

师:抒情有直接有间接,那么是直接抒情多还是间接抒情多?

生4:直接抒情多 。

师:哪些句子是直接抒情的? (学生未能举例)找了半天还没找到。说明(直接抒情)多不多?

生4:不多。

师: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因为找不到而着急。老师和你们一起找好吗?从句子长短来看,文中长句多还是短句多?

生(齐):短句多。

师:再从修辞的角度看,哪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多?

生(齐):拟人多,比喻多 。

师:从整篇文章来看,用比喻的句子多还是不用的多?

生(齐):不用比喻的多。

师:不用比喻的语言是什么语言呢?

(学生在下面说:白描、平实)

师:对。所以。虽然文学性的语言不少,但总体来讲,口语化的语言比较多。(板书“口语多”)可见,文章的“淡”,主要就体现在口语多上。如果这篇文章就是淡,就是口语化,它就算不得是散文语言的极品。这篇散文是淡,但是淡得好,那什么样的语言淡得好呢?

生(齐):淡而有味的语言。

师:这篇文章淡而有味的“味”体现在哪里呢?它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同时又有文学的色彩,这非常难。一般人写不好。要把口语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融合得天衣无缝。这非常非常难。它的句式是短得多,其中有没有长句啊?

生(齐):有。

师:长句和短句又结合得这么好,这也增加了语言的味道。当然,更重要的味道就像吃葡萄一样,我们还要慢慢地欣赏。因为语言的“味”不仅仅在语言本身。

这个环节的最大亮点就是学生能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理念。黄老师有精当的诵读方法的提示,读书要“微微地摇着头,微微地闭着眼,节奏可以再慢些”。在这样的提示下,学生的学习兴致被极大地激发,个个跃跃欲试。在师生品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黄老师顺势利导,适时引导点拨,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结构的把握、对表达技巧的领会。黄老师半开玩笑式的询问、有启发性的提问、认真的倾听、略带禅机的学法指导、中肯的评价,这些互动有效地引导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为教师的思路所左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整堂课不囿于预设,呈现不曾预约的精彩生成。

我们实施语文课堂训练,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整个教学过程都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和老师的组织教学等等,都应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整个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活动(学习),课堂上尽量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应多想办法使学生“学会”,而不应过多地考虑自己如何“讲好”。

二、課堂训练没有时间保证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每节课只有45分钟,所以我们必须向45分钟要效率,正确处理讲和练的关系,从而正确安排讲和练的时间。一个普通的提法叫“精讲多练”,要多练,练充分,就必须有时间保证,否则蜻蜓点水,达不到练的目的。有人说,高中语文知识内容多而琐细,又不能依靠课外漫无边际的自学积累,所以,课堂必须“大容量”地进行灌输,甚至认为学生知识掌握多少与教师课堂灌输多少成正比。于是,每篇文章都从题目、作者、中心、结构,面面俱到,细加分析,并且自我陶醉,越俎代庖。讲析占用大量时间,临到下课几分钟才随意设置几个题目象征性地进行练习。

【黄厚江课堂回放】:

把《葡萄月令》压缩成最精要的文字这个活动,黄老师只给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实践证明这个时间是合理的。当得出最精要的压缩内容后,黄老师让大家给这段文字加个题目,通过这个题目和“葡萄月令”相比,同学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并进一步理解了说明文和散文的不同点。

这堂课临近尾声时一个女生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她认为葡萄是汪曾祺的心。这个问题受到黄老师的关注,最后得出“葡萄是汪曾祺的心,晶莹剔透的葡萄,晶莹剔透的汪曾祺的心”。

这两个环节,时间利用非常精。预设得以实现,生成被及时捕捉,精彩纷呈,灵活高效。

课堂上因害怕时间不够用而大讲特讲,这实际上是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这个出发点,认为学生要学到的全部东西是从教师口中讲出来的“知识”。持这种想法的人没能进一步想到,一个教师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当学生走向考场、走向社会所遇到的多是老师没讲过的、课本笔记上也没有的问题,那时他们该如何解决?所以我们搞课堂训练,要达到的效果主要的不是使学生记住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获得某种能力。为此,教师的讲析、拓展、小结等全部活动,都应尽量做到精炼。但是,讲和练究竟分别要占到多少分钟,这要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而定,整篇和单元教学还要统筹安排。一般地,训练不少于一半时间,也并非是每堂课都要一刀切。又曾听说有的学校为了强调课堂训练,规定每节课只能讲解15分钟,每课进行至15分钟就统一吹哨:以下转入练习。这无疑也是荒唐可笑的做法。再说,语文学科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有时讲和练融为一体。所以,我们可以把课堂教学以训练为主看成一条原则,而不一定就得追求某种形式。

三、课堂训练的形式杂乱

高中语文课的训练内容是广泛丰富的,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智力的开发、眼界的拓宽、美育的熏陶等等。所以,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阅读、写作、听话、说话、思考、讨论、辨析、鉴赏等等。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围绕老师的“指挥棒”,一会儿查字典,一会儿读课文,一会儿讨论,一会儿发言,在有限的45分钟内,听说读写面面俱到。但每一种训练都只是仓促进行,浅尝辄止,流于形式。

【黄厚江课堂传真】:

师:下面我给同学们一个更有难度的任务。假如让你把汪曾祺的文章缩写成一篇短文,你能缩写到多少字。要求内容比较全,而且要忠实于原文。看谁缩写得最快、最短,内容最全。在草稿纸上写一写也可以;在书上圈一圈也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商量也行。

学生讨论、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约3分钟后——

师:缩写的字数在5O以内的同学请举手。(一学生举手)请你来说说,其他人看他说的是不是符合忠于原文和内容不缺少的要求。

生8:一月,葡萄未出窖;二月,葡萄吐芽;三月,葡萄上架;四月,为葡萄浇水施肥;五至七月,喷药修枝;八月,葡萄成熟;九到十二月,葡萄下架入窖。

师:嗯,不错。大家一起来评改一下。他的内容全不全?

生(齐):全。

师:的确全了。有没有比他写的更短的?一个都没有?我就认为他的缩写内容还可以再精短。那该怎么做?大家想一想。

(学生七嘴八舌)

师:需要每个月都写“葡萄”吗?

生(齐):不用。

师:一月葡萄怎么样。二月葡萄怎么样,十二个月就多了二十四个字。(学生笑)其实我们只要把葡萄移到最前面去就行了。(示范)葡萄一月在窖,二月出窖。三月上架,四月五月六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五月中下旬开花,七月膨大,八月着色,九月十月自然生长,十一月下架,十一月十二月葡萄入窖。

师:假如把我和这位同学缩写的内容加一个题目,能不能用“葡萄月令”? 好不好?

生(齐):不好。

师:“月令”是什么意思?“月令”有两个意思:1.气候;2.物候。这里主要指气候还是物候?

生(齐):物候。

师:什么叫物候呢?物候就是植物生长的周期特点以及与气候的关系。

(学生记笔记)

师:不要记。上课记笔记是最不重要的。这个记下来有什么用?给你们的孙子看?(学生笑)那重要的是什么? 听比记重要,说比听重要,想比说重要。所以我们要多想一点,多说 一点。

师:尽管解释“月令”说什么“气候、物候”,但是用了月令两个字,从语感上看上去, 有了“月令”我们就有一种什么感觉?

生(小声说):美感。

师:太好了。这就是良好的语言素养。你去查了字典就没有美感了,你不查反而有美感。刚才我和那位同学压缩的几十个字,美感还有没有?

生(齐):没有了 。

师:我们也想一个没有美感的题目。

生:“四季葡萄”;“葡萄的生长周期”。

师:如果题目叫“葡萄的生长周期”,这篇文章就成了什么文体?生(齐):说明文。

师:那我们现在读的《葡萄月令》是什么文章?生(齐):散文。

师:(板书:说明文、散文)汪氏散文是说明文的内容,散文的意境,诗的语言。这就是汪曾祺的散文。《白杨礼赞》比它好写多了,《背影》你和我都能写得出来。这种文章,一般人写不出来。所以,我们才称之为“散文中的散文,散文中的极品”。

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是作者情感和性情的表达,所以散文的阅读和欣赏也应该以解读作者的内心世界为指向。而这样的阅读与欣赏又必须由品味语言入手,从而一步步深入品读作者的精神境界。这个环节,黄老师用一个50字以内压缩概括文章内容的小练习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位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后说出了自己的答案,黄老师借此又引导学生做了更进一步的压缩。学生的思维就这样一步步地得到训练。黄老师把压缩后的文字与原文进行了一番对比,使得学生较清晰地认识到散文语言与说明文语言的不同。过程中黄老师适时地进行指导,以语言品味为主线,训练了学生概括文章内容、拟题的能力,提高了比较、鉴赏的素养。

我们主张课堂训练的形式要相对集中。一堂课往往要有一个训练重点,即要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充分训练,反复操作,形成能力。这里仍可以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行理解,使用语文是一种能力,任何能力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熟练,反应慢,就不成其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能力都是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因此,在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时间内,最好集中采取一种练的方式,以便于学生充分实践,通过反复操作,形成能力。否则,一会儿读,一会儿写,一会儿说,面面俱到,学生摸不着规律,也无法举一反三,不利于能力的形成。那么,也许有人要说,一堂语文课训练的内容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同的知识内容又需要不同的训练方式。所以,要求集中、单一地采取某种形式,是否太机械、太死板?是的,“因材(教材)施教”是无可置疑的教学原则,但教师作为课堂训练的主导者,应就教材本身加以取舍、改造。叶老说得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样看来,要上好语文训练课,真正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就应有侧重地以课时为单位选择、利用好教材,以能力的形成发展构建框架体系,使篇篇课文为我所用,而绝不能被动地围着教材转。

四、以练习代替课堂训练

表面看来,當今高考语文试卷与中学教材的关系已经不那么密切了,所以一些教师认为要想适应高考,必须多做题。于是大量的单元练习、专题练习、迁移试题、模拟试题涌入高中语文课堂,语文课变成了练习课,语文课变成了考试课。学生忙着做,教师忙着改,似乎只有每天一套题,才能充分体现课堂训练,教材被视为多余,许多学生将其束之高阁。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黄老师的教学片段。

【黄厚江课堂传真】:

师:其实我们这样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下面黄老师来读一段话,是汪曾祺女儿写的。 我读一遍,看你能记住几个关键词。不是记得越多越好,而是记得越关键越好。然后想,汪曾祺是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朗读汪曾祺女儿汪明的文章选段)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知道,父亲自己对于《葡萄月令》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形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果园是父亲干农活时最喜爱的地方,葡萄是长在他心里最柔软处的果子,甚至那件为葡萄喷“波尔多液”而染成了淡蓝色的衬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艺术意味,而父亲的纯真温情和对生命的感动也像“波尔多液”一样盈盈地附着在葡萄上。

师:让我们看看同学们都记了几个词。记一个词的同学请举手(没有)。记三到五个词的举手(有一部分同学)。记五个以上的举手(很多)。你们记笔记的功夫很厉害。(学生笑)我们看看记的是不是最重要的。同学们主动说说看?

生9:我记得比较多。一个是“偏爱”。这是对葡萄园的感情;第二个是当时的身份,“右派”;还有“劳动改造”是他为什么到这个地方去;“单调”是别人的生活;而他(汪曾祺)是觉得生活“有滋有味、有形有款”;还有“生命的颜色”,这也是对葡萄的感情;还有 “平实朴素”是这篇文章语言的风格;还有“纯真”“温情”是汪曾祺先生这个人的特点。

师:我觉得你记得够全了。如果让你删掉一个,你删哪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讨论)

生9:删去“单调”。

师:那“偏爱”你为什么舍不得删呢?你也“偏爱”吗?(学生笑)这一段的关键点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当时他的处境很不好,同时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信息,在这个非常不好的处境当中,他显得很乐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用一个词形容。

生(齐):乐观 。

师:有没有更好的词?

生:豁达。

师:从这个时候的汪曾祺,你有没有想到一个类似的人?

生(在下面答):苏轼。

师:对,苏轼。苏轼的人生境界跟汪曾祺的人生境界的确有相通之处。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可以用什么词?

生10:超脱。

生11:悲惨。(学生笑)

师:听到你这个答案,我觉得很震撼。(学生笑)他的处境是有点悲惨,但是悲惨的生活他过得有滋有味,就不悲惨了。对吧?

生12:有爱。

师:也对,爱是永远不能没有的。假如让你们从黑板上的词语中找一个词来概括汪曾祺的人生境界,可以选哪个词?

生(齐):淡而有味。

师:汪曾祺之所以这么乐观,在这样的生活中还能充满爱,确实是他的恬淡的人生态度决定的。(板书:恬淡)所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葡萄来,只有这样的汪曾祺才能写出这样的汪氏散文来。

高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多年来老师费尽心思,始终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像黄老师这样教课文,问题当迎刃而解。这个教学片段,仍然以语言品味为核心,首先,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了情操。其次,学生回答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葡萄月令》”这个问题,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资料赏析散文的能力。再者,学生听读一段汪曾祺之女回忆其父“文革”下放时在葡萄园种葡萄的经历的文字后,迅速意识到汪曾祺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心中有诗意的人。这就训练了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可谓收到一石三鸟之效。

我们认为练习是必要的,但做练习不能代替课堂训练,这是因为:其一,课堂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内涵很丰 富,而检测性试题只能挂一漏万。其二,语言的訓练离不开思想、认识、情感的参与,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即表情达意的工具,而做练习则不能充分感受、揣摩和体味语言和情感内涵。其三,语文能力的养成要靠一个个过程,课堂训练中教师要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设计操作步骤,而试题只是对训练结果的检测。因此,把训练材料分解成支离破碎的试题形式去训练,既忽视了语文工具之不同于一般机械工具的因素(它有情感性),又割裂了语文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体,不利于能力的形成。所谓“题海战术”,或许在复习阶段能暂时提高一些应试能力,但它只能作为正常课堂训练的一点补充,如果以做题代替课堂训练,那显然不符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