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的财税政策分析

2016-10-21王乐英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财税政策供给侧改革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财税政策的着力点一直是需求端,对需求的刺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必须进行一些结构性调整。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是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消化房产库存、防范金融风险等。自此,我国的财税政策的重点也开始发生变化,从总量扩增模式转化为结构优化模式,并且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财税政策

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分析

1.经济治理方式-总量扩增路线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存在“短缺经济”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短缺经济”,我国采取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总量扩增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生产力的活力,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种总量扩增的路线导致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与难题。过分追求GDP的增长导致高外向度的需求结构严重失衡,传统的重工业型产业向现代服务业型产业转变存在困难,收入差距不断地扩大。

2.财政治理的重心-需求调控

自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宏观调控的财税政策实质上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即政策的主要方向是促进投资、扩大出口和增加消费,从而增加经济总需求量,达到总量扩增目标。但过度的追求总需求及投资的增长,却忽视了结构性问题。最终导致过度投资造成过剩的产能,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实体经济获利的能力下降与投资不足。随着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供给总体上呈现出低质产品过多,高质产品缺乏,即有效供给不足。在这种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需求侧的财税政策调控难以解决产能过剩、创新乏力、附加值不高、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

3.财税政策调控机制-行政主导

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各级政府政绩的好坏直接与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挂钩。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大、影响深,大规模的进行投资,并且出现以地方政府竞争为显著特征的投资驱动。这种投资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机制,直接的、行政化的干预会扭曲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会造成产能过剩。

二、国际典型国家的供给侧改革

1.美国供给侧改革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效。1981年1月,里根当选总统后随即推出“里根经济学”,里根将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的理论相结合,主张通过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减轻通货膨胀。其政策主张主要有:

第一,大规模的减税,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率。首先在企业方面,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同时为降低企业的成本,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并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其次在个人方面,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并且还降低非劳动收入税率。这些税收政策增加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财产性税收的减少,增加了人们的投资意愿,从而带动了消费的增加。

第二,放松行政管制和推行私有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20世纪80年代后,对一些服务业也引入竞争和重组,放宽市场准入。由于资产收益税率的降低和资产加速折旧的实施,促进了美国企业的并购和重组,这有利于去掉过剩产能。

2.韩国供给侧改革

第一,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改革。1998年修改劳动法,放宽了企业解雇员工的条件,但另一方面,政府大力增加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开支,到2000年实施了覆盖全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公共部门的简政放权和缩减开支。从1998年开始,对30%以上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并实施减免税政策,让利于民,将政府的权力逐步转移给市场。

第二,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将重心放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上。在科技方面,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政策上大幅向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倾斜,以改变大企业研发的垄断局面,加强高科技行业的竞争度。在文化方面,韩国政府一方面在资金政策上大力扶持,加大对文化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供给侧改革的财税政策

1.实施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财税政策

第一,积极稳妥的推进企业的优胜劣汰。首先,要建立可行的机制促进过剩产能退出经济,以及整僵尸企业以释放更多资源,从而促进资源高效流动。其次,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淘汰产能过剩企业和国有改革的过程中,加大对处置不良资产、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财政奖补的财政支持,从而处理好这些等问题。最后,要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实施财政刺激计划,通过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促成大规模的产能通过自身消化。

第二,要大力支持房地产库存的减少。一方面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工作稳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住房优惠,可以减收或免收低收入家庭的租金并逐步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从而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减少库存,促进商品房与棚改安置房、公租房等的结合以减少库存,同时推动公共租赁住房通过PPP的模式进行投资建设。

2.鼓励企业创新创业,降低企业的成本

第一,消减行政、税收、融资等供给约束,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首先,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大对企业的减税空间,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涵养税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第二,深入推进税费改革,促进企业真正减轻创新创业负担。首先全面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创新创业。比如在流转税、所得税上给予企业优惠,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上对创业企业进行减收免收。其次全面整改企业的一些收费项目,停收不合理的收费以及规范与服务不符的收费,遵循能不征就不征,能少征就少征的原则,从而使企业的税费负担降低。

第三,创新财政投资的形式。一是财政资金要以股权、资本、基金的方式进入实体经济。在投资融资中使政府引导基金的主导作用得到体现,促进有效市场供给主体的形成。二是大力的任用与扶力持高科技人才,同时在财政资金允许的基础上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财政支持,例如对房屋租金、办公设施等方面提供优惠。

3.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着力“补短板”

第一,加大扶贫的财政政策支持。根据实际做到精准扶贫,以及据地区的经济情况实行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的相关政策。并且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助标准,使人们切实感受到财政支持的优惠。

第二,增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对教育的资金支持,促进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公平,实现均等化的义务教育。为提高供给质量,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和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增加财政的支持力度,从而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支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而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将能够用市场化方式及社会资本有能力提供的政府服务,都可以归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

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中高端产品

第一,建立市场化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通过有效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供给质量。产业结构升级中要加大专项资金的管理创新,创新激活“拨改投”“拨改融”等财政投入方式,逐步建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资金分配机制。而且要逐渐推动市场化,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更多的过剩产能,从而使更多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流入新兴产业,在供给端为提供高端产品给予更多支持。

第二,推动传统业转型升级。首先着重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减少对发展前景不好,潜力不大的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对于有发展前景、发展活力但有短期困难的企业,要更好的发挥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的作用,推动其实现技术改造、企业改制、管理升级、生产流程优化等。其次,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为附加值、科技含量、供给效率高的中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对于新起步的高新产业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对其相关税费方面给予优惠。

参考文献:

[1]湛志伟.财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6(05):45-46.

[2]连太平.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研究[J].西南金融,2016(07):68-71.

[3]付敏杰张平.供给侧改革中的财税制度[J].税务研究,2016(02):12-17.

[4]何承文.供给侧改革下财政政策的取向[J].财经界,2016(12):14.

作者简介:王乐英(1991.01- ),女,山东临沂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财税政策供给侧改革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关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和建议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与建议
东莞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研究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