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研究

2016-10-20周利斌柳公元齐嘉玲

商情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统金融对比研究互联网金融

周利斌 柳公元 齐嘉玲

[摘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信息的对接和交易,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且具有手续简单,收益比较高,周期短,风险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大规模增长下,传统金融被冲击,尤其以银行业尤为显著。互联网开拓了金融市场,传统金融行业势必会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未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很有可能会进行互补整合发展,在互相竞争中完善金融体系。因此,本项目拟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等方式对传统金融模式与互联网金融模式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详细划分两者的优缺点,从而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对比研究

1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源于美国的大众筹资网站Kickstar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风投等机构,人人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从事某种事业或者活动的资金。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所结合的新兴领域。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已经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大破银行、保險、证券的行业界限。所以传统金融在未来的发展很有可能会整合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业务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

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之下,互联网金融的传播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咂舌。那么到底互联网金融是如何传播开来的呢,在本文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56%的人群是自身通过互联网或电视等传播媒介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而23%是通过身边同事认识的,其余的9%和12%分别是通过同学和亲朋好友得以认识互联网金融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平台却是互联网,得利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品牌传播和推广。但这并不代表传播全部依靠互联网,虽然中国网民众多,但也有资料显示部分人群是通过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群来知晓互联网的,也就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从传播途径的分层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还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与了互联网金融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几乎普及到了年轻一代的所有人,通过使用广泛的调查问卷采集调研信息还是可以很直观的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用户和传统金融行业各自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一些顾虑和各自的反应。

2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差异

目前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两个行业在用户上面的选择还是有稍许区别的,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而衍生所以对于年轻一族来说是很容易上手和接受的,相较那些中老年来说已经习惯传统金融的各种服务,让他们转而去使用另一种形式的服务可能比较难。我们通过实地的发放调研问卷收集到了各个年龄段使用者对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看法。

通过我们调研问卷最后整理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模式的使用者在年龄上的分布情况,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从小到大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其他年龄段,他们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先一批的接触者和使用者,网上商城例如淘宝,从03年建立至今都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提升自己的地位,作为在互联网发展年代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他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相比其他人要亲切许多。而80后这一群体,大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家庭,他们并不是接触互联网金融不多,只是在他们目前的阶段有着房屋贷款的压力,有着为家庭未来储蓄的责任,所以他们平时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也是不少的,在房屋贷款以及现金存储方面,传统银行业有着互联网金融暂时无可替代的优势。再者,年龄偏大的这一群体,他们有一部分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了解不够导致他们无法像年轻人那样对于互联网金融完全放下戒心,他们大部分在银行有着一定的存款,参与着银行的理财计划。但仍有一部分人在朋友已经家人的推荐带领下尝试着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便利。

总体而言,目前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各项便利使得接触互联网金融的人数多于使用传统金融业的业务的人数,并且根据以往的数据,这个数字也在逐年的增加。

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已经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金融谋求到了发展的良机,最早ebay进驻中国开始了中国互联网商城的先河,但由于那时候尚未完全普及的互联网阻碍了其在中国的势头,而后来的淘宝则成功的在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中占据了几乎不可撼动的地位,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P2P,P2C,等一些互联网业务为自己所带来的便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买到自己心意的东西,只要按下一个付款键就会有专人送货上门。而互联网金融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网上购物这么简单,网上众筹网站的出现使得一些拥有梦想且有付诸实际的计划但又没有资金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可以让其实现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众筹的方式向其他人展示他的理念,而透过网络人们可以为其筹款,就算一个人只能为他投资很少的钱,但互联网拥有庞大的用户。筹资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如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而学生则是这些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但高昂的价格让他们无法一直向父母开口,一些互联网公司则瞅准了这一商机开始了网上商品的分期付款工作,他们通过与银行建立用户的信用机制让学生可以以0首付拿到他们心意的产品再通过每月的还款来支付商品的余款。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还款期数来让他们每个月的经济压力不是太重。而互联网公司则通过收取手续费的方式从中获取利润。这种方式也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但互联网金融带给我们的也不单只有好处,淘宝被评为假货根据地不无道理,网上商城由于没有完善的真假货管理机制让许多山寨商品横行,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商家屡见不鲜,而买卖双方隔着十万八千里也让买到假货的客户维权困难。

在本文调研中,72.62%的受访者表示网上货物的虚假性,是他们目前在网上购物上的主要顾虑。而另一个问题就是网上购物的售后问题,尽管一些商家同样打着三包的旗号,但一旦顾客遇到产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退款时,商家便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表示只能换不能退,而客户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选择妥协,而往往换回来的商品也不尽如人意。网上商城的管理困难,造成了目前的这种乱象。同样的问题虽然也存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店铺中,但由于有着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使得顾客可以较好的维权。

网上商品的分期付款类似与传统金融业中的贷款,二者的不同是前者的金额比较小,而后者则比较大。后者拥有完善的信用审查制度以及客户还款能力的调查。在这一切都审查通过的情况下,银行才会选择放款,而网上分期付款则没有这么繁琐的步骤,他们往往只会对顾客个人所填的信息进行核对,并不会去审核他是否有这个还款能力。还有一点,他们为了推广已经获得用户额往往会简化审查步骤,这使得他们有时候会让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买到一些大金额的商品。这不仅让自身公司蒙受损失,也让学生轻易的破坏了自己的信用指数。

3用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顾虑

我们接触的互联网金融中很多一部分源自于网上购物,本文通过抽样调查用户,对于“网上购物中的顾虑”一题(多选)中,大部分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资金流通的安全性”(60.71%)以及“网上购物的虚拟性”(72.62%)

对于“资金流通的安全性”,由于现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壮大,以及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与完善。关于“网上购物的虚拟性”,这一点正是互联网经济的与传统实体经济最大的区别之一,也正是互联网经济自身的特点之一。

互联网的虚拟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流程的虚拟性。与传统经济不同,互联网经济的操作流程大多全在网上完成,首先在操作期间面对程序获得的信息量不如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时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获得的信息量来的全面,容易造成对商品信息掌握的还不够全面就需要操作的心理。其次是对于法律保障的担忧,具体体现在对于电子收据等脱离纸质的电子信息凭证是否与传统纸质凭证同等具有法律效应的担忧。所以比起传统经济更加容易产生担忧和怀疑的顾虑心理。

第二是商品本身的虚拟性。就现在所谓“虚拟商品”的种类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无形产品,与有形商品相对应,第二类是指网络产品,第三类是无形的但却能够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物品。我们所说的虚拟商品,往往是指在网络特定的虚拟环境中,经过设计、通过系统平台的运行而在交易中显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网络物品。人们只有在虚拟环境下才会对它产生需求,而一旦脱离虚拟环境,这种需求就会削弱甚至消失。它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但却可以用来交换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类商品可能仅仅是一个网络游戏ID、一种游戏道具、一片意念上的虚拟土地或一种符号性的装饰物等。也就是说,网络虚拟商品借助于虚拟网络这种虚拟环境而存在,对环境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具有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两大特点。与传统商品具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差异也使得消费者容易产生困惑。

4传统金融对于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大热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担负了资金融通和中介的功能,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虽然不能完全说去中介化,但也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了三个冲击。

第一,从支付来看,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传统上是社会结算,但从去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像支付宝、财富通这些等这些“宝宝”们,第三方支付成为线上支付的主流。在交易链条的重构过程中,客户的交易信息和消费信息被隔离开来,对银行有釜底抽薪的颠覆性作用。它大大减少了人们在传统金融方式下购物、结算等等活动时或遇到的等候时间、繁琐手续,同时也减少了很多传统金融活动中的运营成本。

第二,从负债端来看,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冲击。传统的金融机构需要多少年才能累计到余额宝的用户数量,对存款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大规模资金流向互联网的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在资产端。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主要还是从事个人消费信贷、小微金融业务,贷款客户绝大多数还是传统商业银行不能覆盖的客户。现在来看冲击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型的网络借贷方式所覆盖的客户会与传统银行业覆盖的客户有所交集。从这方面看来,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长较短、交易范围比较广泛,而在逐步的进步改进之中,互联网金融的借贷平台会逐渐完善,风险问题相信也能够得以改进。

除了业务层面的支付、负债、资产端的冲击以外,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的冲击以及互联网获取客户和流量的能力比商业银行大。

那么,面對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局面,监管层既要支持其发展创新,更要监管其风险。在5月12日召开的“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之“互联网金融”专场,与会专家在关注互联网对金融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的同时,更多地谈及传统金融业应对互联网持开放态度,才能做到优势互补。

其实,银行和互联网始终密不可分。樊大志表示,银行一直在推动高科技在银行系统的应用,他列举了几个数字:2013年整个人民银行系统支付的业务235万亿笔,现在每天处理量三千万笔,2013年末银行累计发的借记卡38亿张,信用卡将近4亿张。“如果没有这两个卡和系统的支持,互联网金融是很难有今天这些‘宝宝的。”

但是,如今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整个金融的经营业态,银行在效率与安全两个元素的抉择下,还是更多向安全倾斜,宁可牺牲效率也压保证客户安全。樊大志认为,在现今条件下,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提升银行自身的服务能力。他建议,银行应该放下身段为基层百姓和小型客户服务,同时,要学会针对互联网特点来优化自己的产品。樊大志说:银行以前有很多产品类似于现在的“宝宝”,比如原来银行推的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等,都是银行在努力通过一种变相的改变周期期限来提高收益的产品,但是商业银行没有把这些产品按照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和客户需求去整合和提升。他同时提到,银行也一定要学会从客户的投诉批评声中发现商机。

马蔚华认为,传统银行的优势是资金的优势,是经验的优势,尤其是风险管理,是渠道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用大数据和后发优势,“所以,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寻求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不要过多的把对方看成敌人,应该看成是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5结语

总的而言传统金融面对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是做出了一定妥协的并推出了相应对策。首先,扩大了银行业务,加大了与互联网的合作力度。一方面,银行业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发展电子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拓电子、移动智能银行。银行要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量大的特点,把握客户信用记录,提高客户信用评级精确度,了解客户购买力与消费习惯,提供更适合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案。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传统金融会陆续推出相应对策,吸取互联网金融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让传统金融依旧立于稳固地位。

参考文献:

[1]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金融论坛,2015.

[2]刘鑫.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的支付、负债和资产端[J].上海:大智慧阿斯达克通讯社,2014.

[3]樊大志.传统金融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N].中国妇女报,2014-05-14(B1).

[4]马蔚华.传统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本质上是优势互补的[R].中研网,2014.

猜你喜欢

传统金融对比研究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路径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