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10-20覃琛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品管圈

覃琛媛

品管圈活动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覃琛媛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选定“降低口腔颌面外科胃管管道缺陷”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胃管自拔率为25.0%,实施后为6.3%(P<0.05);且圈员的能力均较活动前有所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管道缺陷,降低胃管自拔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广。【关键词】品管圈;口腔颌面外科;管道缺陷;胃管自拔率

缺陷发生率主要指胃管出现异常情况造成胃管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发生率计算为出现缺陷的胃管数与胃管留置总数的百分比[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圈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已达到业绩改善的目的[2]。为了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胃管自拔率,为更好的推动管道的品质管理,减少管道护理失误,降低护理风险,从2015年5月开始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活动实施直至2015年9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4月前口腔颌面外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患者13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9例,女67例,平均年龄为(63.2±7.5)岁。2015年5~9月开始实施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活动的患者128例为研究组,男65例,女63例,平均年龄为(62.7±7.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胃管置管适应症,排除标准:胃管置管禁忌证。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活动方法

1.2.1小组成立及培训 选出8名医护人员组成品管圈,其中包括1名主治医师(博士),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小组成员年龄22~41岁,学历为大专、本科及博士。品管圈命名能量圈,小组成员投票选出圈长,博士担任辅导员。分发品管圈相关书籍,对圈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2周。该品管圈活动历时5个月(2015 年5~9月),每2~4周讨论活动1次,会议平均历时1 h。具体品管圈活动计划按照PDCA循环管理方法,重点做什么、怎么做由圈长安排,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3]。

1.2.2活动计划 依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对活动计划进行制定,内容由小组成员选择、选定主题、制定计划、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制定对策、实施对策、确认效果、标准化、检讨改进和发表成果[4]。

1.2.3主题确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依据实际情况,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点一一列出,并就总结出的问题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采用“5、3、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最高者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即医护配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胃管管道缺陷。

1.2.4现状把握 为了对我科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工作现状进行充分把握,我们对我科2014年12月~2015年4月留置胃管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查检,共计术后留置胃管患者136例,发生非计划性胃管自拔34例,胃管自拔率为25%。通过对136例患者胃管留置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问题出现最多的有咽喉部疼痛、刺激,痰液不易咳出,呼吸不畅等。136例患者中,有13例因咽喉部疼痛、刺激不愿留置胃管,占38%,累计占比38%;有6例因痰液咳不易咳出不愿留置胃管,占18%,累计占比56%;有4例因呼吸不畅不愿留置胃管,占12%,累计占比68%;有4例因医护未讲解导管的重要性不愿留置胃管,占12%,累计占比80%;有3例因固定不牢或方法不当不愿留置胃管,占9%,累计占比89%;有2例因焦虑和恐惧不愿留置胃管,占6%,累计占比95%;有2例因腹胀不适不愿留置胃管,占6%,累计占比100%。

1.2.5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8.8%-(18.8%×78%×89.5%)=5.67%[4]。

1.2.6要因分析 按照分析结果,利用冰山图,对胃管管道缺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痰液无法自行咳出、口腔干燥,患者不理解留置胃管重要性,医护沟通不协调、宣教不到位,患者家属不参与,年轻护士较多、医患沟通不协调等主要原因造成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为改善方向。

1.2.7对策拟定 所有圈员根据要因以不等计分方法进行评价、制定对策,且根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评价指标确定对策,总分在100分以上判定采行对策进行组织实施[5]。

1.2.8活动实施 (1)护士及时与医生沟通,未行口腔皮瓣移植的术后患者6~12小时后遵医嘱给予经口进水;口腔皮瓣移植的术后患者,每班鼻饲水1~2次,每次100~200 m l;于2015年5月护士例会强调医护沟通,确定患者具体进水时间,除去管饲流食输注时间外,每4 h鼻饲水一次;并将执行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护士要多关心患者心理情况,及时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及配合;护士参加医生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每日查房评估口腔内伤口情况,病情许可时及时拔除胃管。(2)医生修改术后医嘱模板,常规使用雾化吸入方法稀释痰液;护士按医嘱执行,如发现无雾化医嘱,及时与医生沟通,确定患者是否需要雾化;指导患者按压腹部增加膈肌力量正确排痰[6]。(3)加强年轻护士继续教育;将胃管护理纳入新护士及轮转护士入科培训内容中;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4)严密观察患者疼痛情况,使用数字评分法,在术后回房、手术后6 h、术后每日9:00及21:00使用VAS可视化数字疼痛评分法进行评估,在静态或翻身、咳嗽时对伤口疼痛情况进行评分,评分在6分以上者使用止痛药物[7];医生术前与患者和家属术前沟通,详细说明留置胃管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1.3评价方法

每个月按照指定的措施标准,应用PDCA循环法由每个措施群的负责圈员对措施的落实率及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方便落实且效果好的措施继续督导实施,对于效果不佳落实不力的措施通过查找原因后进行改进、修正后再督导落实[8]。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包括观察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患者管道缺陷(包括非计划拔管、脱管等)发生及胃管自拔率的情况,另外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评价全体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评分标准为0~5分,0分为完全没有,1~2分为部分具备,3~4分为基本具备,5分为完全具备,对各项无形成果评价的平均分进行比较来评价所获得的无形成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择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有形成果

对我院收集的病例数据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胃管自拔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胃管自拔率分析(例)

2.2无形成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能力情况均有所改善,改善后的各项评分结果均高于改善前(P<0.05)。见表2。

表2 活动实施前后圈员能力评价(分)

2.3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标准化品管圈活动实施的对策,将各班交接流程、胃管留置注意事项告知书进行制定并监督实施,将流程事项纳入科室执行制度中[5]。将告知书发放给留置胃管的患者,做好书面以及口头健康宣教。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将胃管管理的各项流程进行了制定并促进其逐渐完善,在每个病房内都张贴了胃管相关知识告知书,加强了手术前后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宣教,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品管圈活动使得医生加强了对胃管的检查,减少了胃管管道留置的时间。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圈员的凝聚力,提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有效防止医患纠纷的出现,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1]回金.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颌面外科患者术后口腔自护力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s2):101-102.

[2]王利香,李旺君. 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全科护士,2008,6(3):255-256.

[3]陈韶雯,周雪芬,赵志娟.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4):1779.

[4]丁艳梅,秦洪杰.品管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引流管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3):191-192.

[5]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6]范慧芳,孙玉梅.品管圈降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引流管缺陷发生率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8(22):2802-2804.

[7]谢晓霞,张旭华.品管圈管理在围手术期患者管道标识中的实践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127-128.

[8]张洪,白乐乐.品管圈在提高病区盆腔引流袋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17):3849-3849

Application of QCC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in O 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QIN Cheny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uzhou, Liuzhou Guangxi 545006, China

Ob 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QCC in reducing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pipeline defect effect.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elect "reduce pipeline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 gastric tube defects" as the theme, to grasp the current status, goal setting, analysis of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u 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rate was 2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6.3% (P<0.05). And the ability of the circle members a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event.Conclusion Throug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help reduce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tube pipeline defects, reduce the rate of gastric tub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has a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w ide.

QCC,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Pipeline defects, Rate of gastric tub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R 473

A

1674-9308(2016)27-0208-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7.139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 柳州545006

猜你喜欢

品管圈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质量管理的助推剂
品管圈在降低灭菌物品包装标识固定不合格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性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