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轮音训练中听觉与视觉的作用

2016-10-19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张艳霞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扬琴律动演奏者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张艳霞

扬琴轮音训练中听觉与视觉的作用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张艳霞

在扬琴学习过程中,轮音训练是扬琴基础技法中的一个难点。学习者通过手上的训练来提高轮音演奏的技巧,仅仅是一方面。因为真正要使轮音在训练中有所突破,从单纯的手上训练来提高是不够的,还需扩展到以视觉、听觉为视角来提高扬琴演奏中的音色、律动、情感、呼吸和意境,使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扬琴轮音听觉视觉扬琴演奏

扬琴是明末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又称“打琴”、“洋琴”、“扇面琴”、“蝴蝶琴”。音色清脆明亮,表现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扬琴有其多样的演奏技巧,然而在扬琴学习过程中,轮音训练是扬琴基础技法中的一个难点,不少的演奏者为了能够准确地弹奏出那一连串连贯、均匀的音符,在轮音训练中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依然事倍功半,错误不断。寻找其原因,除了各种技巧动作、技术上的问题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缺乏良好的听觉与视觉意识和正确的听觉、视觉的运用方法,使得听觉与视觉在轮音训练中发挥不出它们应有的作用,导致其击弦不准,分辨不出音位与音色的准确与均匀,甚至引发其训练中一连串音符的不连贯及不均衡的各种问题。对此问题,在目前的扬琴轮音训练及教学中还没有给予很足够的重视,也极为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与训练中的经验,希望就其听觉与视觉在扬琴轮音训练中各方面作用及运用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

一、轮音的特点

扬琴是一件没有延音的弹拨乐器,它的发音方式是一击一发音,属于典型的点状发音乐器,而轮音技巧能将这些散落的点组成连贯的线条,听起来有婉转连绵的感觉,还能起到装饰声音、延续情感的作用,从而加强乐曲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乐曲的风格,塑造出美好的音乐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单手的单轮音、弹轮、双竹八度轮还是双竹单轮音,在表现乐曲时都有各自的特点,或轻快或浓烈或轻柔或刚劲,其中的点状轮音明暗自如,线状的轮音松弛有度,支点轮音纵横交错,琶音轮音动静结合。

二、从听觉中寻找技术要点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它是靠人的心灵和听觉去感悟的。音乐、语言的天然媒介都是听觉即声音,声音是为解释音乐的乐曲而服务的。声音是一种看不到的、摸不着的存在,只是一种感觉。而扬琴音乐是通过对乐音的思想情感表达及和听众的交流所体现出来的,这个则能通过听觉直接感受到音乐。在传统的扬琴轮音训练中,教师及学琴者都只一味地注重在技法的训练上,而忽视了技法之外的训练,如听觉、视觉,而恰恰这些却又能很好地为技法服务,使得那些在技法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依然事半功倍的学琴者们能走出困惑。

1.音色——色彩体现内涵。判断一位扬琴演奏者艺术造诣深浅的标志之一——音色。音色是乐音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表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如同一幅图画一般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描绘出美丽与梦幻一样,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也要由丰富多样的音响色彩才能表达出它的音韵和情感内涵。不同的器乐之间存在着音色的差别,哪怕是同一样器乐之间演奏者、音区或力度等因素的不同它的音色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不同的人们对音色的感知能力也是不同的。

2.演奏者对声音色彩的掌握程度——即人耳的听觉对音色的感知能力。听觉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对发声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当对所弹奏出的音色进行监听,再将这种音色反馈进入大脑,经过大脑反馈之后再调整自己的发音方法,如弹奏姿势、弹奏手法或弹奏技巧等;最后对不好的音色进行修改,调整。

3.律动——韵律感染情绪。音乐听觉分为外部听觉与内心听觉两部分。音乐的外部听觉是外部音响对听觉器官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内心听觉则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调性、音乐风格等等引起的心理反应。内心听觉是在无声的状态下,人的内心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想像以及思维。外部听觉与内心听觉的结合下,我们能感受到演奏者的身体律动。在扬琴的乐曲演奏中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这种演奏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听觉来感受身体的律动,在轮音的训练中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如下表:

所以扬琴演奏者弹奏轮音乐段时,在有声的外部听觉与无声的内心听觉配合下能很好地用身体来表现音乐的律动。如在演奏开阔性的轮音长音时,伴随着音乐的拉宽展开,整个身体也要使之舒展、澎涨、直腰、扩胸、抬头、下肢也稍有伸展,在奏完这一乐段之后,身体的各部分再使之恢复到演奏常态。而在演奏中速、节奏比较轻松的轮音片段时,可在演奏每一强拍的同时即轮音的重音音头,头颈部可随着节奏的律动,配合以轻微的点头动作,然后马上放松,随节奏的弹性做恢复性后伸动作,这样可为乐曲片段辅助以轻松而又富有弹性的情感。

三、从视觉中探寻技术要点

1.呼吸——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扬琴的演奏中,气息的运用与外在动作的有机结合使所奏音乐不仅听觉上具有感染力,而且在外在的感官上给观众一种美的视觉享受。比如广东音乐《昭君怨》,乐曲表现的是昭君出塞时对故乡依依不舍的哀怨之情。整首曲子曲调柔婉而悠扬、深沉而哀怨。引子段由扬琴奏出长轮音,力度此起彼伏,如泣如诉。根据此曲所表现的情绪为例,演奏文曲时,整个气息要求平缓而悠缓,手上动作在速度和幅度上则相应减小,整个演奏在外观上都应比较含蓄,动作不宜过大,手上的动作要与乐曲的深浅相联系,可理解为某些演奏动作与呼吸运动的扩大和夸张。

2.意境——心灵与美的表达。音乐是借用音响来塑造意境,表现意境。意境在音乐的表现中极为的重要。作曲家把心中的意境及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感情,表现在以乐谱为载体的音乐作品上。而扬琴演奏家必须通过自己对乐曲的了解、理解、感悟,而把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境外化在演奏中,让观众能从演奏者的演奏中感受到那种意境。所以演奏者就是沟通作曲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因此演奏者在传递作曲家的意境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扬琴独奏曲《春到清江》,这是首采用湖北民歌素材改编而成,通过对清江两岸秀丽的风景描绘,抒发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结语

轮音是扬琴基础技法中的一个技术难点,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多下工夫。当然想要自己的演奏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重要的途径之一:将手上的技巧与视觉听觉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帮助学习者突破轮音这一技术难点。在听觉中我们能听出音色的美与不美、情感的变化和音乐的律动,在视觉中我们能感受到乐曲的呼吸和意境,这对演奏者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很好的效果,将使演奏者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扬琴律动演奏者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