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教学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2016-10-19秦晋芳李雪平

关键词:文献幼儿园游戏

秦晋芳,李雪平

(西华师范大学a.教育学院;b.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幼儿游戏教学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CNK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秦晋芳a,李雪平b*

(西华师范大学a.教育学院;b.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幼儿游戏教学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了解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轨迹。通过选用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第一,随时间推移发文量急剧上升,研究者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缺乏核心研究者的领导。第二,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幼儿游戏和教学的整合研究和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研究。第三,在发展趋势方面,从游戏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地位来看,从边缘走向中心;从游戏教学的主体性来看,从教师转向幼儿;从游戏教学的研究方法来看,要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

幼儿;游戏教学;研究热点;计量分析

0 引言

游戏教学是教学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利用游戏的因素和形式所编制和组织的具有一定的游戏性的教学活动[1]。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了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此我国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也有制可依。我国近现代著名儿童心理专家,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认为好奇、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儿童心理的基本特征,爱游戏也是幼儿最主要的天性。游戏作为一种自由、自愿、自主、快乐的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2]。把游戏纳入教学环节也成为幼儿园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研究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

那么,研究者们对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的研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当前研究的现状是怎样的?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用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尝试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以理清幼儿游戏教学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点击高级检索,以“幼儿”并含“游戏教学”作为主题词,检索发表时间从2000—2015年间所有的文献,共检索到700条相关文献,通过筛选之后,最终选定385条文献最为研究依据。本文将这385条文献选定并导出,包括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机构等题录信息,再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主要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命中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国际信息可视化专家、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老师所在团队研发的一款用于分析和可视共现网络的软件,能够了解可视化研究领域的知识演进过程,还能够标示研究领域的热点、预测领域发展的前沿趋势[3]。首先,对文献的年代分布、作者、发文机构等方面,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功能进行统计;其次,再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中的共词分析功能,对20世纪以来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共词分析,从而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2 结果分析

将CNKI中检索到的385篇文献数据导入到

Citespace软件中,通过对文献的题名、作者、关键词、摘要、发文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1文献年代分布

图1 发文量随时间分布图

由图1可知,2000—2009年每年关于幼儿游戏教学的发文量都在10篇以下,说明研究者对幼儿游戏教学的关注度不高。但从2010年开始发文量急剧上升,从2010年的12篇上升到2015年的125篇,表明从2010年开始,研究者对幼儿游戏教学的关注度急剧上升,特别是近两年的研究迅速增加。

2.2文献作者分布

在Citespace软件中对论文作者发表文献数量进行统计,以便了解该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者的情况。相应的参数设置为:时间分割为2000—2015年,Years Per Slice设置为1,node type选择“author”,阈值选择排在前50的作者,其他参数不变,点击运行程序。最终得到268个节点和19条连线的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其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年轮表示发文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年轮越厚表示相应时间的发文量越多,作者之间的连线表示他们之间的合作(图2)。

图2 2000-2015年幼儿游戏教学领域作者知识图谱

由图2可知,发表的论文数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周媛,陈艳蓉,张健忠,王新晨,李娜,李霞,张静,唐楠楠,陈敏,王红,刘莹等,发文量分别是4,3,3,2,2,2,2,2,2,2,2。发文量最多的是云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媛,但数量只有4篇,以此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核心人物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2.3文献发文机构

当前,我国幼儿游戏教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可以分为四类:第1类是占研究人员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第2类是幼儿师范等专科院校的工作人员,旨在对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第3类是高等院校的理论研究者,重在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第4类是其他人员,包括政府机构和组织,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发文机构统计表

由表1可知在幼儿教学这一领域中,幼儿园教师和高校理论研究者是研究的主体,其他机构的人员的参与也使得研究主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炼,能表达一篇文章的主题,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4]。为分析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其他参数设置不变,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关键词选项。运行程序后得到329个节点和419条连线,为方便观察和统计,选择出现频次大于8的关键词,生成如图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该图谱展现出了2000—2015年间我国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过程。

图3 幼儿游戏教学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由图3可知,幼儿游戏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探讨和教育实践两大部分。其中出现的高频次关键词依次为:游戏教学(173次),游戏(76次),游戏活动(60次),幼儿教育(51次),幼儿(49次),幼儿游戏(32次),幼儿园(26次),音乐游戏(22次),体育游戏(19次),教学(18次),幼儿教学(15次),幼儿英语(15次),教学活动(13次),游戏化(12次),幼儿教师(11次),游戏时间(10次),兴趣(9次),策略(9次),游戏教学法(9次),幼儿体育(8次)等。

根据图谱中出现的关键词,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总结近16年来我国幼儿教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面。

3.1基于游戏教学的理论研究

游戏产生于远古时期,历史悠久。据已有文献记载,从古希腊开始就有对游戏和教学关系的论述,并把游戏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之中。如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游戏不只是娱乐和玩耍,也应当与道德教育相结合[5]。法国教育家卢梭也十分重视游戏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幼儿要在生活中和游戏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对生活有实际的用处。但这些游戏教学理论较为零散,还尚未形成体系,直到福禄贝尔的出现,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了游戏教学的理论。福禄贝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了一套“恩物”和“作业”供幼儿玩耍和使用,这些“恩物”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想象、思维和创造力等心理和能力的发展[6]。蒙台梭利是第二个对学前教育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教育家,她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制作了一套固定的教具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活动中心”理论,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幼儿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这些理论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对游戏教学的论述,如宋明时期的蒙养教学重视幼儿的学习兴趣。近现代中,研究游戏教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他还提出17条教学原则,其中一条明确提出“教学游戏化”的原则,他的教育理论奠定了我国游戏教学研究的基础[7]。上世纪70年代后,国内学者翻译了诸多国外的幼儿游戏教学方面的著作来指导国内幼儿园的游戏教学的实践活动,如皮亚杰的《童年的游戏:梦和模仿》、布鲁纳的《游戏——它在发展进化中的作用》等著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发生巨大改变。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纷纷出版了诸多游戏方面的著作,如:赵梅荪的《在活动中成长——幼儿游戏》,刘焱的《幼儿园游戏教学论》等,这些论著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发展。198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纲领的形式奠定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幼儿游戏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幼儿游戏和教学的整合研究

游戏和教学是促进幼儿发展的2种重要途径和手段,游戏教学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两者的整合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点。刘焱认为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大量的学习活动,因此它理应被纳入教学指导的范畴[8]。彭海蕾认为游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游戏本身是幼儿活动的内在目标时,它才会是最合适的教学手段[9]。丁海龙和韩云龙把游戏和教学整合的实现路径分为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2个方面,游戏教学化是在游戏中融入教学的因素,但要确保游戏的主体地位,教学游戏化是利用游戏的手段服务于教育目标,是幼儿在教学中获得游戏的体验[10]。游戏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中包含着游戏,游戏中渗透着教学。

但是在研究游戏和教学怎样进行结合时,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如裴雷格勒尼(Pellegrini A.D.)认为可以把儿童的活动区分为“更多的游戏,或更少的游戏”而非极端地界定为“游戏,或非游戏”,儿童的行为应该被看作是一个从纯游戏到非游戏的连续体相关联的位置[11]。朱家雄教授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进行总结,他认为幼儿园中所发生的教育活动都是“游戏”和“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12]研究者还深入探讨了游戏和课程的关系,这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华爱华提出“在幼儿园课程中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途径”,当前不少幼儿园正朝着这一方向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改革[13]。游戏和教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只有牢牢把握其中的度,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3.3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研究

基于图3中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近16年来关于幼儿游戏教学指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3.3.1关于幼儿游戏教学的干预研究

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幼儿参与度不高、兴趣降低,或者争吵等行为而导致游戏行为偏离游戏目标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干预幼儿的游戏,使游戏能够正常进行。但是什么时候应该进行干预、怎样进行干预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研究表明,在进行干预之前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游戏仔细地进行观察,并对游戏和幼儿进行分析和解读[14]。但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存在着对幼儿游戏的分析和解读不深入、对干预时机把握不准确、干预方式和方法不恰当的问题,这些负效和无效的干预对幼儿游戏产生了干扰作用[15]。

3.3.2关于幼儿游戏教学的指导方法研究

有研究表明,教师用自身的语言和动作干预和指导幼儿游戏,可以分为外部指导和内部指导2种形式。外部指导是指教师不直接参与到游戏中,从游戏外的角色对游戏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内部指导是教师直接参与到游戏中,担任某一角色,与幼儿一起游戏从而加强游戏的目的性[9]。还有研究表明幼儿游戏教学的方法分为平行介入法、情景介入法和教学活动游戏法,平行介入法与内部指导的概念相类似,是指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以游戏者的角色和幼儿平等地进行游戏,情景介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引导幼儿游戏的发展,教学活动游戏法是完全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游戏化[16]。在幼儿游戏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游戏类型以及不同幼儿在不同游戏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介入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9]。

3.3.3关于幼儿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研究

基于这一研究,研究者大多基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教学领域的游戏活动进行探讨。基于图3中关键词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游戏和幼儿体育出现的频次共计27次,音乐游戏的频次是22次,幼儿英语的出现频次是15次,说明幼儿游戏教学在体育、音乐和英语这几个科目的研究相对较多,还有少量关于幼儿语言活动、科学活动和美术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17]对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下指导策略:(1)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有教育性和趣味性;(2)体育游戏的安全性和竞争性相结合;(3)体育游戏运动量应适宜并随时进行调整;(4)体育游戏的活泼性与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还有研究[18]对幼儿音乐游戏教学提出了指导策略:(1)积极开展训练幼儿听觉的音乐游戏;(2)开展唱歌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力;(3)展开训练节奏的游戏,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在研究者提出的指导策略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比如首先要科学地策划游戏,创设游戏情境;其次要密切观察幼儿和幼儿游戏,等等。

4 幼儿游戏教学的发展趋势

4.1游戏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从边缘走向中心

2010年11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到“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申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对于游戏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范围和程度、相关学者对游戏教学的研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游戏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在五大领域的活动当中,还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着政府政策的推动,研究者的深入研究和幼儿园中应用广度的增多,使得幼儿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游戏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幼儿

幼儿是学习的主动者,是成长的主人。在游戏教学中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例如在游戏教学的设计方面,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和游戏最为合适?我们试着走近幼儿,细致观察和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幼儿会不断地给我们建议,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样的游戏更具吸引力,或者怎样制定游戏规则,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因为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选择者、发现者和探索者。这样既可以使活动更加符合幼儿发展,提高幼儿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幼儿的问题意识、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的提高。在游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被流传甚广,教师要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幼儿是游戏的主体的这一角色定位真正地落到实处。

4.3游戏教学的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

结合历年研究者对幼儿游戏教学的研究,研究者更多是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结合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和探讨,没有达到把实证研究的结论和理论相结合,从而进行升华的高度。具体而言,对于幼儿游戏教学的指导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游戏和教学的整合研究方面众说纷纭,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19]。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加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和构建幼儿游戏教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祁岩.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69-71.

[3]CHEN,C.CiteSpaceⅡ:Deter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e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4]王庭照,许琦,栗洪武,等.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研究热点的领域构成与拓展趋势——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7—2012年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教育研究,2013(12):102-109.

[5]李屏,章晓谦.传说中的学校与游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73-85.

[6]福禄贝尔.人的教育[M].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张任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戴双翔.尊重儿童是游戏开展的前提——访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6):4-5.

[9]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10]丁海东,韩云龙.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7(12):50-52.

[11]PELLEGRINI A D.Applied Child Study:A Developmental Approach[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1991.

[12]朱家雄.从教学的视角谈游戏和教学的关系——二谈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J].幼儿教育,2010(7):4-5.

[13]华爱华.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游戏实践分析[J].幼儿教育,2009(4):11-13.

[14]陈美菊.幼儿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支持性策略[J].教育导刊,2008(8):18-21.

[15]万中,刘敏.幼儿游戏中教师的干预与干涉[J].学前教育研究,2013(8):56-60.

[16]唐楠楠.幼儿园幼儿游戏教学方法浅谈[J].教学研究,2011(25):25-26.

[17]张健忠,朱良.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与学.2005(4):19-20.

[18]张放.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有效开展[J].师者讲坛.2015(4):192.

[19]邓友超.“教学如游戏”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13-20.

On the KeyAspects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Based on the Bibliometrics of CNKI Database and VisualizationAnalysis

QIN Jin-fanga,LI Xue-pingb
(a.School of Education;b.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Primary Educ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is one of the hottest fields in preschool education.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the thesis quantifies and visually analyzes the papers from CNKI database by the visualization software citespace.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Firstly,the number of the papers increases rapidly as time goes by,and the researchers are quite diversified while there lacks the leading ones;secondly,the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children's games and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s'instructions in children's games;thirdly,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in teaching method in preschools.Beside,the children have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in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What's more,both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 researches.

children;children's game-based teaching;key aspects;quantitative analysis

G613.7

A

1673-1891(2016)03-0024-04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08

2016-05-29

高校教师心理福利保障机制研究(CJF012072)。

秦晋芳(1992—),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文献幼儿园游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爱“上”幼儿园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