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能型院校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提升的实验研究

2016-10-11汪品淳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团体体验式资本

姚 琼,汪品淳



应用技能型院校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提升的实验研究

姚琼,汪品淳

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是指大学生在求职、创业过程中的积极情感特征,并成功促进就业、创业的心理资源总和。研究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招募到49名应用技能型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选取其中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2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体验式学习的实验干预,六次共15小时的结构式团体辅导。采用《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为效标,所得数据通过SPSS20.0进行管理。结果发现,接受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的实验组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显著提高。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设计合理、针对性强的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是应用技能型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体验式学习

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面对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培养大学生的就(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足够的就(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1]。“心理资本促进就业论”(发挥个体积极心理资本的功效,促进就业、创业)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研究兴趣。[2-3]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四个核心成分。[4-5]心理资本是可持续的,具有类状态性质,具有可塑性和可开发性。[6]通过对心理资本针对性的开发和管理从而使个体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绩效[7]。

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是指大学生在求职、创业过程中的积极情感特征,并成功促进就业、创业的积极心理资源的总和。既包括处理事务的积极态度、坚韧性、乐观、希望等,也包括处理人际交往的包容、沉稳、奉献、礼让等。这些元素以生成和协同的方式发挥交互作用,通过有效的开发、管理和激励,将对大学生就业的绩效和态度等产生积极影响。

体验式学习崇尚“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的教育理念,通过“先行后知”透过个体在人际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经验,成员之间通过对差异化过程的观察反省,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的态度、信念[8],进而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已有研究发现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能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强意志;有利于培养学生果断、自信、敢为的优良品质。众多研究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素质拓展、团队合作等体验式学习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就(创)业心理资本,服务于广大学子的创新、创业,提升就(创)业的成功率,成功步入社会。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5年3月26日至4月15日,通过铜陵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募参加实验的被试,利用张贴招募海报、校园网络、广播等宣传形式,共有65名学生打电话、发邮件或前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报名参加活动。团体实验前,安排被试前往中心填写《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调查系列问卷》。选取《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总分低于4.5分的52名大学生作为本次团体干预的实验被试。

对52名大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内容包括对体验式学习的了解,时间安排等来遴选实验组成员。对52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考虑到本次团体活动持续6周,历时2个月( 2015年4月15日至2015年5月27日),实验组部分被试可能会流失,因此确定实验组被试为32人,对照组被试为20人。先后有3名实验组被试中途退出,最终实验组被试的人数为29人。本次团体心理活动最后有49名被试参加。

表1 大学生体验式学习干预活动被试一览表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在柯江林(2009)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基础上添设求职、创业的情景改编而成,包括事务型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个因子,共40道题。[9]在本研究中问卷的系数为0.903。

2.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采用王苑(2006)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10],包括自我意识、沟通合作、个体可靠性和认知能力四个因子,共23道题,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在本研究中问卷的系数为0.886。

(三)研究程序

1.实验前测,选定被试。对招募被试,经过初步筛选,选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前测,确保分组的等组性。

2.编定大学生体验式学习方案,开展实验。依据体验式学习的特点,针对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开发干预的理论制定大学生心理资本体验式学习方案。除“团队凝炼与团体结束外”,主要通过四周时间以“目标与方向、信任与合作、相信自己、创新实践”帮助团体进行自我探索认知、调控情绪、压力应对与沟通、提升心理韧性、开发自身潜能(希望)、思维创新拓展,通过学习体验、讨论、情景剧、才艺表演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探讨就(创)业情境中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

方案采取封闭式(全程参与)、结构式(指导者带领)的辅导方式,总干预时间持续6周,每周进行团体辅导一次,每次150分钟。体验活动全程有三名带领者,主带领者(研究者本人)负责团体方案设计、活动讲解、活动介绍和带领,另外两位作为助理负责观察记录、示范等辅助工作。所有体验式学习方案围绕提升团队成员就(创)业心理资本内涵进行设计。

3.实验后测。体验式学习结束后,使用《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后测。

(四)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20.0进行管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体验式学习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在实施团体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均被要求填写《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问卷》和《大学生就业能力量表》。对两组被试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体验式学习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均值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就(创)业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前测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可被视为同质的。

(二)体验式学习实施后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实施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体验式学习干预,对控制组不进行干预。在团体结束后,请两组大学生被试填写后测问卷(与前测问卷一致),为防止测试产生的练习效应,后测问卷的部分题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表4。

表3 实验组前后测均值分析

注:*p<0.05;**p<0.01下同。

从表3可以看出,在历经体验式学习方案实验干预之后,实验组大学生被试在就(创)业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个体可靠性”除外)各维度上均显著高于前测结果。对照组大学生被试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各维度前后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4)。

表4 对照组前后测均值分析

(三)体验式学习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就(创)业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各维度进行配对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在体验式学习干预后,除“个体可靠性”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均值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体验式学习方案干预的成效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就(创)业心理资本及就业能力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被试可被视为同质的。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被试在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认知能力、沟通合作和自我意识等维度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没有经过干预的对照组,在各维度上前、后测得分并没有显著提高(P>0.05),反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后测得分,除“个体可靠性”(t=-1.762,P>0.05;t=-1.436,P>0.05)外,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体可靠性”主要衡量个体的自我约束、品德、责任心、主动性等,短时间的干预对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型的大学生而言不一定会产生明显的效果。综合上述实验数据充分说明体验式学习方案的干预对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高校开展“双创”(创新创业)教育是可行的,是有路径可循的,高校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的干预来开发和提升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就(创)业能力。

(二)体验式学习方案干预有效的原因分析

1.干预方案的针对性强。众多研究已经证实:团体辅导方式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温磊等,2009[11];Demerouti, E.2011[12],方必基,2012[13])。大学生就(创)业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挥体验式学习“在体验中领悟”的优势,针对就(创)业情境中的心理资本设计干预方案。通过“三个阶段(初始、工作、结束)、四大主题(目标与方向、信任与合作、相信自己、创新实践)、六项活动”,以头脑风暴、游戏、冥想、音乐治疗、认知改变、情境模拟等形式来开展干预活动。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带领者(二级心理咨询师,三年以上团体实践经验)关注每位成员,以鼓励方式为主,通过积极反馈增强成员自信,“优点轰炸”的设计鼓励成员相互发掘优点、鼓励彼此,有效提升成员的自我效能。“我能行”和“相信自己”等激励口号不断植入到活动中,能起到积极的自我暗示和生理、心理唤醒的作用。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理论[14]提出可以通过成功体验、替代或模仿学习、社会说服与积极反馈等方式提高个体自信水平(自我效能)。实验结果发现个体的人际型和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干预后得到提升明显(t=3.561,p<0.01;t=3.248,p<0.01),从而也侧面验证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理论的有效性。

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个体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备受重视。采取认知疗法(CBT疗法)来矫正学生的不良、消极认知,提供并构建新的合理、积极认知,促进个体产生更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巧解绳结”、“钉子游戏”等创新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模式,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七巧板”活动模拟个体在面对困难时,如何更好运用资源,通过合作、另辟蹊径等方式战胜挫折,达成共同目标。

2.团体关系的和谐构建。干预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还有赖于积极良好的团体关系。一方面是团体自身的动力[15],考虑到团体规模、结构,实验样本等方面要求。成员均为自愿报名参加并接受过访谈,充分发挥成员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充分投入参加;实验组与控制组经过合理分配,尽量做到同质,从源头保证实验结果的推广性和迁移性。本研究中参与成员们普遍具有高自愿性、高参与性、高开放性等特点。在干预方案设计中注重团体凝聚力的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度、默契度逐步提升。良好的氛围更有利于心理资本的开发与培育,反过来通过活动促使成员更愿意参与活动,促进团体和个人的进一步成长。另一方面是领导者与成员良好的关系。指导者以积极反馈、肯定支持的方式,发掘成员积极优势,鼓励成员的自我开放与相互交流,促使成员和团队产生积极情绪。指导者以“真诚、尊重、热情、亲切、平等”的态度感染和带动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3.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值得关注。制定严格和结构式的体验式学习方案至关重要,通过结构式的团体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创)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路径与方法的借鉴。我们在重视同时团体干预后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团体干预效果的持续性。有合理的干预方案、强烈参与意愿的被试、高效的组织保障、严密的过程监控,取得的干预效果明显是我们愿意看见的。但是离开这些因素,体验式学习的效果能否会持续?会持续多长时间?这应该成为进一步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的缺憾在于:应在研究的后续阶段(6个月或者12个月)进行追踪评价,评估体验式学习干预的时间持续效应。

四、结论

采用“三个阶段、四大主题、六项活动”的体验式学习干预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应用型院校大学生的就(创)业心理资本水平和就业能力。体验式学习方案干预取得成效离不开设计合理、针对性强的干预方案,离不开和谐团体关系的营造,同时我们也应该高度关注体验式学习方案干预效果的持续性。

[1]张莉等.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模式[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59-60.

[2]励骅.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研究,2011(3):54-56.

[3]李海翔.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71.

[4]Luthans F., & Youssef, C. 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4, 33(2):143-160.

[5]Luthans, F.,Avey, J. B. Avolio, B. J,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resulting performanc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0,21(1): 41-67.

[6]Petterson,S. J., Luthans, F.,Avolio,B. J?,et 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a latent growth modeling approach [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11,64(2):427-450.

[7]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19(1):65-71.

[8]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20.

[9]姚琼,汪品淳.应用技能型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5,29(6):96-99.

[10]王苑.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0-43.

[11]温磊,七十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672-675.

[12]Demerouti, E.'Eeuwijk, E. V.,Snelder,M., et al.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a 'personal effectiveness' training 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ssertiveness and self-awareness using self-other agreement [J].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2011,16(1):60-81.

[13]方必基.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结构_特点_相关因素及团体干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1-132.

[14]Luthans, F.,Avey, J. B. Avolio, B. J.,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resulting performanc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0,21(1): 41-67.

[15]吴武典,钟志农著. 团体辅导[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22-39.

责任编辑:李应青

B842.2

A

1673-1794(2016)04-0064-04

姚琼,铜陵学院文艺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汪品淳,铜陵学院讲师(安徽 铜陵 24400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403和SK2015A534);安徽省振兴计划“名师工作室”项目(2014FDYMSGZS018)

2016-02-14

猜你喜欢

团体体验式资本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资本策局变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