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导学”的策略研究

2016-09-22张增祥

考试周刊 2016年6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互动导学

张增祥

摘 要: 现实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因素,高中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师生交流与互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造成课堂“高能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作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对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导学”进行有益探索,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幸福课堂。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互动 导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然而现实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因素,高中历史教学往往被压缩,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而这种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并未因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而彻底改变,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造成教学的高能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措施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开展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发挥教师引导、导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大胆质疑的能力,改变学生对传统教学的认识,使学生对历史教学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师生“互动与导学”的前提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心理互动总是在一定教学情境中实现的,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互动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用平等、博爱、赞许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民主教学”。因此,只有营造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营造教学中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为课堂互动与导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明确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在教学中的地位,把学生看做富有创造力和具有自我价值的平等个体。对学生要有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更多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留给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的空间。

二、师生“互动与导学”的主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心灵的接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提问—思考—回答。

“提问—思考—回答”是最常用的一种互动形式,但是考查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表述清晰,避免出现如“对不对”等简单、无意义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具体的教学情境,留给学生思考和组织答案的时间。回答问题时,教师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使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而教师要仔细听取学生的答案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2.自主—讨论—展示。

“自主—讨论—展示”是一种较新型的互动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互动形式要求教师首先选择具有争议性并引起学生发表观点、看法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其次,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避免出现讨论场面失控。如出现争辩时,教师要协调矛盾,引导学生看到双方的共同之处,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化解双方的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总结,并展示出来,同时对他人的讨论结果进行适当点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在学生对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亲身体会当时的情境,理解他的立场、观点和感受,对相关历史产生深刻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与导学”中的教师作用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和教育的方向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认真思考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怎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1.教师积极参与互动,调控课堂气氛。

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完成的教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分享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但是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参与起到调控课堂气氛的作用。如笔者上人民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经济发展对自身生活的影响,笔者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自家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几分钟之后,没有学生站起来讲述,课堂一片寂静,为了调控气氛,笔者抛砖引玉,讲述了自己家庭的物质生活变化,引起学生的共鸣,纷纷参与进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看似普通的话语,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师生互动中要随时关注课堂氛围,适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调节作用。

2.指导、引导学生思考。

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已经接近成熟,他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知水平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但是毕竟还没有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还存在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很肤浅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重新思考和认识。如人民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讲到福利国家特别是英国等北欧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学生无意识地流露出羡慕的眼光,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思想,学生只看到福利政策的表面,并没有深刻认识这一制度,表现出盲目的羡慕,此刻教师就要给出大量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实质,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因此,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做出理性判断。

3.适时适当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评价学生的表现是师生互动的一部分,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至关重要,可以激励学生更进一步,也可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适当给予最准确的评价,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因此,师生互动中教师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有力武器,采用多元化和发展的眼光,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取得教学的最大效益。

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导学”是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导学作用,通过多种途经的互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效益提升,构建和谐幸福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苏]马卡连柯著.磊然译.教育诗.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

[5]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互动导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