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9-19钟丽嫦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早产儿发育家属

凌 敏 凌 莉 钟丽嫦



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凌敏凌莉钟丽嫦

目的:探讨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家长参与式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发育商、体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早产儿护理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早产儿;护理干预;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29

早产儿又被临床称之为未成熟儿,是指胎龄≤37周降生的活产儿,通常情况下早产儿体重在2500 g以下且头围<33 cm,机体器官发育状态相较于足月儿明显较差,必须予以其特殊护理方能够保证早产儿顺利成活[1]。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是一种“破冰式”的护理模式,重在强调患儿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增加家长、医护人员以及早产儿的互动频率,在缓解患儿父母紧张焦虑情绪的同时,提高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成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前行的重要方向[2]。我院对早产儿护理干预中应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早产儿。(2)符合《儿科学》第7版中早产儿诊断标准内容者。(3)体质量<2500 g者。(4)胎龄<37周者。(5)降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8分者。排除标准:(1)免疫系统缺陷或代谢性疾病者。(2)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者。(3)先天性畸形者。(4)患儿家属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胎龄27~36周,平均(31.50±1.50)周;体质量950~2250 g,平均(1600±150)g。研究组中男32例,女18例;胎龄27~35周,平均(32.00±1.00)周;体质量950~2380 g,平均(1625±135)g。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包括:(1)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 ℃,湿度55%~65%之间,每隔4 h测早产儿体温1次并详细记录,同时根据早产儿病情实际情况给予其对应的保暖措施[3]。(2)保持呼吸畅通。将早产儿放置在病床之上并取侧卧位,头肩部抬高15°并偏向一侧[3]。存在缺氧症状时应遵医嘱给予早产儿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2%~90%,如出现短暂性呼吸暂停,则应及时上报医师并实施拍打足底、托背等措施处理[4]。(3)合理喂养。早产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展母乳喂养,对于吸吮能力较差或者是吞咽功能不协调者应再去鼻饲喂养。(4)感染的预防护理。严格执行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进出并与早产儿接触后及时对手部进行清理,同时限制患儿家属日常访视次数,并强调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病房。(5)密切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指标。护理人员应每隔4~6 h巡视早产儿1次并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肢体末梢温度等指标变化情况[5]。

1.2.2研究组采取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对早产儿家属进行培训。由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早产儿家属开展必要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活动,促使其掌握早产儿身体发育的基本特征,在护理人员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早产儿的喂养、洗澡等工作[6]。早产儿家属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各项消毒规范内容,佩戴无菌消毒口罩和帽子,并且定时更换其所穿衣物。此外,护理人员应将早产儿护理工作中必要的急救措施传授给患儿家属,一旦意外情形发生能够及时予以妥善处置,以降低早产儿风险系数。(2)积极沟通。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儿家属展开沟通,向其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艰巨性,尤其是所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早产儿体质及生存概率的重要意义,促使其能够全面掌握护理内容并积极落实在护理工作中,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措施,并定期向护理人员反馈存在的疑惑或问题,确保临床护理取得理想效果。(3)强化患儿家属与早产儿之间的互动。在早产儿脱离重症监护病房并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后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家属积极与患儿进行互动,如哼唱轻柔欢快的儿歌促进早产儿睡眠、利用玩具吸引早产儿注意力、拥抱早产儿等,促使早产儿能够处于活跃、兴奋、开心的状态[7]。(4)出院指导。当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并经医师允许出院时,叮嘱患儿家属定期回院复诊,日常生活中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如QQ和微信等将早产儿最新动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促使其了解和掌握早产儿身心发育状况,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开展各项细节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向患儿家属发放,问卷总分100分,得分>85分设定为非常满意,70~84分为满意,60~69分为一般,<59分为不满意[8]。

1.3.2发育商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撰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予以测定[9],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社交5个维度。发育商以76~85分为临界值,>85分为超过正常水平,≤75分为智能低下。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2.2两组患儿发育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发育商比较(分,±s)

2.3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比较±s)

3 讨 论

由于早产儿胎龄不足,在出生之后各项功能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能力相对较差,往往无法应对外界致病菌的侵袭,一旦诱发感染,必将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由于患儿呼吸功能相对较差,缺血缺氧情形较为普遍,常常被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予以生命支持,帮助早产儿顺利度过出生之后的危险阶段期。然而,当前我国卫生医疗机构在对处于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实施护理时,普遍采取了由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而患儿家属透过观察窗进行观察的方式。尽管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但是患儿家属无法直接参与到整个护理工作中,加之出于对早产儿的关心,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普遍存在,不仅干扰了整个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对立关系。因此,打破患儿家属对于早产儿救治的“神秘感”,为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搭建一个畅通的平台成为临床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正是基于患儿家属及临床护理工作需求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充分贯彻以患儿为服务中心,为方便护患之间交流的护理模式,通过将患儿家属纳入到护理体系之中,消除了既往我国普遍采取的患儿住院期间家属不能够进入病房探视的一些弊端,有利于促使患儿家属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在早产儿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艰辛,有力地推动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10]。特别是在增添了患儿家属与早产儿之间的互动频率之后,早产儿父母能够熟练掌握其各项护理技能及工作要求,熟悉早产儿自身的生活习性,降低了早产儿二次入院的概率。将其应用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干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1]。

结果显示,经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后,患儿发育商明显高于同期常规护理模式下对照组患儿的发育商,并且在接受护理期间身长、体重、头围发育状况更佳。由于患儿家属全程参与到了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早产儿护理的要点及内容。因此,患儿家属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由此可见,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不仅在早产儿的护理干预中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早产儿的体质和发育情况,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因沟通不畅所产生的误会发生概率,使得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这与李磊[12]所得结论一致,说明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且在患儿出院后仍然可以接受良好的延续性护理,对于其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次研究同样对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出了深入分析并指出早产儿在出生后往往需要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而该病房对于致病菌有着严苛的要求。在患儿家属独立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或者是访视时如何降低致病菌带入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早产儿护理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1]周玮玮.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运动发育与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26-27.

[2]王洁,郭庆玲,赵珍珍,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3):20-22.

[3]盛玮青,杨江兰,徐红.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出院指导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0):867-869.

[4]冯丽芳,周兰英,魏丽华,等.信息支持联合家庭访视对早产儿进行发育支持护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10-12.

[5]靳铁霞,高鹃,阳红华,等.口腔感觉运动刺激疗法协同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9.

[6]王芳,刘袁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1(10):133-134.

[7]肖文,王卫平,徐燕飞,等.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神经行为、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10(6):104-107.

[8]陈武璇.父母早期参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4,11(5):127-128.

[9]方莉萍,钟丽莉.居家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58-59.

[10]刘颖,卢晓春,魏红艳,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18-20.

[11]李小容,韦琴,孙俭凤,等.情景教育模式在早产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10(4):655-656.

[12]李磊.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提高早产儿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5(24):177.

(本文编辑刘学英)

Application effect observation of parents-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LING Min,LING Li,ZHONG Li-chang

(Huadu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zhou,Guangzhou5108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arents-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Randomly divided 100 premature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nursing;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parents-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and compared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of premature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mpared the development quotient and physique of premature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parents-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ffects of prema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Premature infant;Nursing intervention;Parents-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Application effect

510800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儿科护理

2016-04-13)

凌敏: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早产儿发育家属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