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临床应用

2016-09-19王永刚蒋仁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固定装置胃管舒适度

王永刚 蒋仁莲 廖 容



胃管固定新方法的临床应用

王永刚蒋仁莲廖容

目的:探讨胃管固定新方法在ICU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3月ICU收治的86例进行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脱管、固定胃管时间、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管脱管、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固定胃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固定新方法能够提高胃管固定质量。

胃管;固定;新方法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57

利用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和肠内营养是 ICU 最常用的诊疗手段之一[1-3]。妥善固定胃管是进行有效胃肠减压、肠内营养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固定胃管方法是患者插管成功后用医用胶布两条交叉固定在鼻翼和同侧面颊部。该方法脱管发生率高、对患者的皮肤刺激性强、病员舒适度低[4]。为此,我科对胃管固定法进行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ICU并行留置胃管的患者86例。纳入标准:(1)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3 d。(2)年龄18~80岁。(3)患者和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昏迷患者由直系亲属同意并代签)。排除标准:(1)入组前头面部皮肤已有损伤。(2)中途退出的患者。(3)患者或家属不同意者。(4)有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对照组41例,男19例,女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胃管固定方法(1)试验组。采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专利号:201320273140.7)来固定胃管。新装置如图1所示,为一“工”形面罩,材质为硅胶类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制成。使用时将胃管游离段安装进卡槽中,再将面罩利用可调节大小的钩扣固定在病员头部即可。固定后鼻罩与人体鼻部贴合。胃管在体外的游离段均被纳入卡槽中,可防止患者抓扯。(2)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患者插管成功后用胶布两条交叉固定在鼻翼和同侧面颊。

1.钩扣 2.鼻罩 3.卡槽 4.固定带

1.2.2质量控制方法86例患者均采用14号硅胶胃管,胃管插入深度均为50~65 cm。需要鼻饲时营养液均为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每天总量均为1000~1500 ml,输注时均使用加温器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8~42 ℃,输注完毕后均采用20 ml空气冲管[5]。 进行鼻饲时患者体位均为抬高床头35°~45°。项目组成员均经过规范培训,统一操作流程。试验过程中,指定专门的高年资护士负责控制质量及判断记录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1)胃管脱管。将胃管外露刻度改变≥3 cm定义为脱管[6]。(2)固定胃管时间。指用某种方法固定胃管时,护士每次妥善固定胃管所需全部时间。(3)留置时间。从安置胃管到意外拔管或计划拔管的间隔时间,最长<42 d[7]。(4)患者舒适度评分。患者舒适状况测评,引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并加以改进。赋予不同舒适度以不同的分值,设计舒适度打分表(非常舒服5分,比较舒服4分,无特殊感觉3分,稍微不舒服2分,很不舒服1分)。患者根据不同固定方法的舒适度进行评分。(5)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包括:①过敏。病员有局部痒感、皮肤黏膜出现发红、水疱、溃烂等不适。②湿疹。局部皮肤出现丘疹,糜烂,渗出。③咽部刺激。咽部有异物感、恶心。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固定胃管时间、留置时间、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管固定时间、留置时间、病员舒适度比较±s)

注:1)为t值,2)为t’值

2.2两组胃管脱管、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胃管脱管、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表2显示,试验组胃管脱管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新胃管固定法因为固定力量强并且暴露段少,因此胃管脱管率明显下降;且新方法不会在皮肤上产生难以去除的胶布痕迹,能减少患者发生皮肤过敏、湿疹等情况,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8]。

3 讨 论

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因患者鼻腔分泌物、鼻翼皮肤分泌油脂、汗液浸湿等原因,使胶布黏性降低或消失,患者在咳嗽、翻身或者打喷嚏时容易出现胃管滑脱。我科设计的新型胃管固定装置其固定力量主要来自于带钩扣的固定带,不会因为患者鼻腔分泌物、皮肤分泌油脂、汗液浸湿等原因使固定力度降低或消失,固定力度明显强于传统的胶布黏附力,并且固定力量更持久,可有效降低胃管脱出率。

同时,因为使用传统的胶布固定胃管法时会有较长一段胃管暴露在外,加上医用胶布粘贴在皮肤上带来的不适感以及胃管本身导致的咽部不适感,导致患者常会在睡眠、躁动等无意识状态下将胃管自行拔出[9]。而我科发明的新装置在使用时将胃管纳入了卡槽之内,几乎没有产生暴露段,患者不易接触到胃管暴露段,有效避免了意外拔管的风险。

另外,用胶布直接粘贴皮肤,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水泡、过敏等皮肤损伤,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影响治疗、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而新装置采用的是硅胶材质,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可有效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胃管时,能有效降低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 小 结

临床上在使用留置胃管时,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正确安置和密切观察,还需要我们正确选择胃管的固定方法,以免出现滑脱或者不良反应进而加重患者的损伤[10]。结果发现利用新型胃管固定装置固定胃管,可使胃管固定稳妥不易滑脱,在不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基础上同时能减少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科室固定胃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参考。

[1]St Peter SD,Valusek PA,Little DC,et al.Does routine nasogastric tube placement after an operation for perforated appendicitis make a difference?[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07,143(1): 66-69.

[2]Ali A,Michelle C,Ameeth S,et al.Head and neck surgical patients;is it time for a bridle era?[J].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2014,271(5):1321-1325.

[3]Jottard K,Hoff C,Maessen J,et al.Life and death of the nasogastric tube in elective colonic surgery in the netherlands[J].Clinical Nutrition,2009,28(1):26-28.

[4]钟就娣,郑美春,林少琴,等.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法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872-874.

[5]阮芝芳,林蓉,刘丹,等.极低出生体重儿经胃管喂养后冲管方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752-753.

[6]张秀媛.留置鼻胃管固定的新方法探讨[J].河北医学,2009,15(9):1119-1120.

[7]张源,汪志良,蒋中平,等.社区住院患者胃管留置时间研究[J].上海医药,2014,35(14):38-39,45.

[8]黄饶英,彭丽惠,陈恬,等.耳挂式固定胃管方法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9):2612-2613.

[9]徐妙娣,袁菊明,吴东梅.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905-906.

[10]Bitter T,Pantel M,Dittmar Y,et al.Stent migration to the Ileum: a potentially lethal complication after montgomery salivary bypass tube placement for hypopharyngeal stenosis after laryngectomy[J].Head Neck,2012,34(1):135-137.

(本文编辑刘学英)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ew method of gastric tube fixation

WANG Yong-gang,JIANG Ren-lian,LIAO Rong

(Yongch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216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of new method of gastric tube fixation in ICU.Methods:Randomly divided 86 patients taken gastric intubation admitted in ICU from July 2013 to March 2015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5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41 pati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new gastric tube fixation device to fix gastric tub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ape fixation method, compared gastric tube detachment, gastric tube fixation time, retention time, patients’ comfort scores and th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nc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gastric tube detaching, retention time, patients’ comfort scores and occurrence cond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ll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gastric tube fix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new method of gastric tube fixation can improve gastric tube fixation quality.

Gastric tube;Fixation;New method

402160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骨科

廖容,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

2016-01-19)

王永刚:男,硕士在读,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固定装置胃管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旋转滑动式全程监控摄像机固定装置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