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科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研究

2016-09-19刘世兰张翀旎邵秀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康复科高压氧反流

刘世兰 张翀旎 邵秀芹 熊 欢 邓 娟



·临床研究·

康复科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研究

刘世兰张翀旎邵秀芹熊欢邓娟

目的:探讨适合康复科患者的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康复科60例鼻饲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鼻饲,每次200 ml,间隔2 h 1次,共9次;试验组采用改进的鼻饲方法,首次6∶30给予200 ml的鼻饲液,9∶30第2次鼻饲给予400 ml,之后每次间隔4 h,每次400 ml鼻饲量进行鼻饲,共5次。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状况、护理工作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日鼻饲护理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更适合康复科鼻饲患者,既能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又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创建优质护理有积极作用。

康复科;鼻饲量;间隔时间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03

康复科收治的患者一般为颅脑损伤、脑卒中、一氧化碳中毒、骨科患者的康复、吞咽功能障碍、植物状态的患者,其中大部分不能正常进食,需要进行鼻饲。鼻饲是供给患者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1]。临床上一般按照《新编护理学基础》上“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 ml,间隔时间大于2 h”给患者进行鼻饲[2]。而康复科的患者需要进行较多的康复功能锻炼,如电动起立床、坐位适应性锻炼、高压氧治疗等锻炼,鼻饲时间和训练时间经常冲突,鼻饲不能有效及时地执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国内的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安巧等[3]研究单次鼻饲量为400~600 ml,间隔5 h。谭英葵等[4]针对老年不同年龄段研究单次鼻饲量为300~400 ml,间隔3~4 h的,但是针对康复科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没有注意康复科患者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对饮食有一定要求,基于这种特殊性,本文对康复科患者单次的鼻饲量和间隔时间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康复科鼻饲患者寻找一个相对合适的鼻饲量和间隔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9~12月我院康复科鼻饲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1~68岁,平均(53.00±6.30)岁。其中脑卒中24例,一氧化碳中毒4例,植物状态2例,颅脑损伤后遗症18例,吞咽功能障碍12例。所选患者病情稳定,并且无糖尿病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代谢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将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鼻饲方法选择相同材质,同一厂家生产的鼻胃管,护士按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插管,同时插管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插入8~10 cm[5],采用临床上普遍的“Y”字型胶带固定。鼻饲时注意鼻饲前后的体位、鼻饲液的温度、注射鼻饲液的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两组早餐鼻饲液均为鸡蛋,肉饼汤和适量的米粥组成的匀浆液。其他餐数鼻饲液组成:粗粮、米粥、馒头、大米、面条,肉、鱼肉、鸡蛋,各种蔬菜,适量盐和植物油组成的匀浆液。上述所有食物都先加工煮熟,有壳有刺有骨头的食物都先剔除,再用搅拌机搅成匀浆,按餐数均匀装于容器中,置于冰箱中保存,每次使用时加热,1 d内使用完。

1.2.2鼻饲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每次200 ml,每次间隔2 h,从6∶30开始到21∶30,22∶30加餐1次,给予200 ml牛奶和小米粥,一共进行9次鼻饲。6∶30给予200 ml鼻饲液,为鸡蛋、肉饼汤和适量的米粥,其他时间为自制混合匀浆液。试验组首次6∶30开始给予和对照组一样的鼻饲液200 ml,其他时间间隔4 h,为9∶30,13∶30,17∶30,21∶30,每次给予自制混合匀浆400 ml,一共进行5次鼻饲。两组患者每次鼻饲前后都用20 ml温开水冲管,每次鼻饲前判断是否有胃潴留。判断胃潴留的方法是用注射器连接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临床上普遍以胃残留物大于150 ml时为胃潴留,当发生胃潴留时延长鼻饲时间,或给予促进胃蠕动的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鼻饲14 d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胃潴留、反流、误吸、腹泻、腹胀、便秘)、营养状况(总蛋白、体重)、护理工作量及家属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表格记录护理人员从准备鼻饲液到鼻饲结束所需要的时间。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每组家属分别发放30份问卷进行调查,均有效收回。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鼻饲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鼻饲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s)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鼻饲护理工作时间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鼻饲护理工作时间比较±s)

2.4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例)

3 讨 论

3.1改进后的鼻饲方法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3.1.1改进后的鼻饲方法不增加患者反流和误吸发生率反流和误吸是鼻饲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2例反流,1例误吸;试验组发生1例反流,但是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食物反流和误吸。可能与护士将胃管在常规长度再插入8~10 cm有关,这样可以保证胃管的最末侧孔在胃内,减少了呛咳、反流和误吸[6];并且采用上述的固定法可以减少胃管的脱落,保证了胃管在胃内,减少了因胃管脱落引起的呛咳、反流、误吸。鼻饲时采取坐位,鼻饲后维持坐位或者半卧位30 min,以及康复科鼻饲患者需要进行电动起立床,行走等练习,这些都可以利用重力的作用,让食物存留于胃幽门部和胃体,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道反流,从而减少食物的反流和误吸。

3.1.2改进后的鼻饲方法不增加患者胃潴留发生率鼻饲之前判断胃残余量是保障鼻饲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7]。有文献报道[8],胃的容受性舒张运动可使胃腔容量由空腹时的50 ml增至进食后的1.5 L,正常人每餐吞咽到胃内食物和液体可达1000 ml或更多,胃内容物的量与排空速度成正比关系,胃中液体内容物体积愈大,胃排空率越高。康复科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锻炼,能量消耗较一般的患者多,并且混合物在胃里的排空时间为4~6 h,所以本实验每次400 ml鼻饲量,间隔4 h的设计并没有增加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

3.1.3改进后的鼻饲方法不增加患者腹泻发生率腹泻是鼻饲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有文献报道为57.7%[9],本文腹泻的发生率26.67%明显更低,均匀分配减少了重复多次对鼻饲液的加热,将鼻饲液置于冰箱中减少了细菌的滋生,匀速缓慢的注射鼻饲液,鼻饲前洗手,以及合理的鼻饲液组成成分和鼻饲液温度,这些都大大降低了腹泻的发生。匀浆液中的纤维素也能促进结肠对电解质与水的再吸收,起到预防高渗性腹泻的作用[10]。

3.1.4改进后的鼻饲方法不增加患者腹胀发生率在高压氧治疗中患者腹胀腹痛发生率不高。由于每位患者7∶30都得进行2 h的高压氧的治疗。在高压氧治疗中气压较高,腮腺分泌受到明显抑制,胃液的反射性分泌也明显受抑制,高压氧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强,肠道内液体被压缩,体积缩小肠蠕动增强,气体弥散,吸收增强,常会引起便意,进食过饱会引起舱内排便。所以不宜饱餐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应该提前0.5~2 h进食。并且产气的食物在肠道内产气,治疗减压时,气体膨胀而易引起腹痛[11],所以在进行高压氧治疗之前不应吃得过饱,不应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等,应食用优质蛋白质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肉、鸡蛋、鱼等。故本研究一改其他学者设计的每餐都相等的方法,将对照组和试验组早餐设定在6∶30,鼻饲液为鸡蛋,肉饼、汤和适量的米粥制成的匀浆液,鼻饲量为200 ml。本研究表明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将高压氧治疗考虑在其中很有必要。

3.1.5改进后的鼻饲方法不增加患者便秘发生率两组便秘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鼻饲液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植物油可以润滑肠道,以及每天进行一定量的锻炼这些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针灸治疗,这也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12]。

3.2改进后的鼻饲方法能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表2显示,两组患者观察前后的体重和血清总蛋白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鼻饲次数的减少,没有降低患者的营养质量。首先,改进后的鼻饲模式虽然减少了鼻饲次数,但是日鼻饲总量并没有减少,仍然满足患者机体要求;其次,鼻饲液选择匀浆液,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合理分配,符合人体对营养素的不同需求。但是与谭英葵等[4]对老年患者鼻饲量和间隔时间的研究中白蛋白总量增加不符,可能与本实验观察的时间比较短有关。

3.3改进后的鼻饲方法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改进后的鼻饲方法大大减少了鼻饲次数,日平均护理工作时间明显减少,并且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表3显示,试验组鼻饲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于鼻饲间隔时间延长,鼻饲次数的减少,减少了家属重复多次对鼻饲液加热所消耗的时间;单次鼻饲量的增加,也减少了对鼻饲液的分配时间。试验组的鼻饲时间为6∶30,9∶30,13∶30,17∶30,21∶30,通过调查患者治疗时间,发现试验组的鼻饲时间大部分是功能锻炼间隙和下班时间,避免了对照组的手忙脚乱现象,这种时间设计更适合患者和家属,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并且此方法符合中国人的进食习惯。

3.4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表4显示,采用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进后鼻饲方法,患者的并发症,营养状况均未受到影响,并且日平均护理工作量大大减少,鼻饲也能基本按时完成,鼻饲时间与康复锻炼时间不冲突。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对于清醒患者而言,每次400 ml的鼻饲量,清醒患者的饱足感增加,间隔4 h也更符合正常人的饮食习惯,患者和家属更乐于接受改进后的鼻饲模式,也与优质护理的理念相符,同时也促进了护理工作的优质化。康复科的患者最终都是要回归家庭的,也对护士为康复科患者及家属进家庭鼻饲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结 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改进后的鼻饲方法既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又不会增加鼻饲并发症,且能大大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对创建优质护理有积极作用,也为护士给康复科鼻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家庭指导提供了一定依据。但是在具体实施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患者病情、年龄、康复运动量、生病之前的饮食习惯等来决定鼻饲量和间隔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张晓霞.鼻饲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6(3):134-135.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298-299.

[3]安巧,李俊香,司彤云.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6):869.

[4]谭英葵,张燕燕,黄美香.老年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03.

[5]戴海萍.成人胃管插入深度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1(8):7-8.

[6]李彬.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35-36.

[7]Johnson AD.Assessing gastric residual volumes[J].Critical care nurse,2009,29(5):72-73.

[8]朱大年.生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8-179.

[9]李晓芳.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8):7-8.

[10]孙莹,王醒梅.老年卧床患者使用能全力与瑞素行肠内营养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5):444-445.

[11]李恩丽,李英,陈洪艳,等.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饮食护理[J].中国伤残区学,2010,18(3):136-137.

[12]李新平,蒋春灵,陈海英.不同方法治疗放疗患者急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20):1804-1805.

(本文编辑陈景景)

Research on single nasal feeding amount and time interval of nasal feeding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LIU Shi-lan, ZHANG Chong-ni,SHAO Xiu-qin,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single nasal feeding amount and interval time suitable for nasal feeding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Methods:Selected 60 nasal feeding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in September 2015-December 2015,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ducted nasal feeding 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200ml for every two hours, altogether 9 times;adopted improved nasal feeding metho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ave the patients 200 ml nasal feeding fluid at 6:30 for the first time, gave the 400 ml nasal feeding at 9:30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then conducted nasal feeding with 400 ml nasal feeding fluid every 4 hours, altogether 5 times.Observed the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condition, nutrition condition, patients’ family member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workloa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Both the difference of complication and nutrition condi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f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daily nasal feeding nursing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tients’ family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d nasal feeding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nasal feeding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for it can satisfy the patients’ nutrition demand without increasing patients’ complication incidence rate, meanwhile, it can reduce workload of nurses and families, improv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for which it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cellent nursing.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Nasal feeding amount; Time interval

330000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翀旎

2016-01-10)

刘世兰:女,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康复科高压氧反流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