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2016-09-19郭师玮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辽宁大连116024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社交

张 一,郭师玮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辽宁大连 116024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张 一,郭师玮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辽宁大连 116024

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及舆论形成模式都不同于传统媒体时期,以社交媒体为主要发酵空间的舆论形势显得更加复杂多变,网络舆情控制面临更大挑战。文章结合近期社会热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案例,从其信息传播及舆情控制等方面分析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控制新特点和关键点。

新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控制;社交媒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模式更加复杂并出现新的现象——社交媒体网络成为信息扩散和舆论形成的源头。近半年来,从“魏则西事件”,再到近日的“雷洋事件”,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上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强大舆论,致使网络负面舆论声音渐强,整体舆情呈现出严峻态势。

1 “魏则西事件”与“雷洋事件”

大学生魏则西病逝事件引爆舆情,源自他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针对“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的回答。此后,由微博网友转发其在“知乎”上的回答内容,加之魏则西病故消息的刺激,在一位医生转载后,引起了医生群体的注意,随后在微博、微信上被迅速点爆,相关文章也开始热传。从起初的矛头指向百度,再到转向“莆田系”及武警医院科室外包问题,整个舆情发酵的过程愈演愈复杂。

“雷洋离奇死亡事件”同样源自“知乎”上一篇名为《愿以十万赞,换回一公道》的文章,文章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网络上形成极大舆论。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警方第一时间通报的内容存在显著疑点,群众在面临种种模糊不清事实的情况下便更加情绪化,直至舆论恶化。

对比分析这两起事件,可以发现许多共同之处。1)两起事件的信息源均来自网络社区“知乎”,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迅速引爆舆情;2)两起事件的涉事方,不论是大学生、硕士还是百度、医院、警察,这些都是普通群众熟悉且关注的;3)网络舆情引爆都存在报道对象“标签化”的情况;4)由于舆情引导和控制不当,负面舆情较为突出。

2 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与舆情形成

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首先得从其信息传播模式上进行分析。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简单可控,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则复杂许多。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

2.1信息源和舆情空间的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个人就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源),社交媒体网络构成了舆情发酵的空间,而网民和一些大V便充当着舆情形成和发酵扩散的催化剂。社交媒体用户直接在网络上主动转发、评论,无需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历一个受众接受与反馈的过程。当个体成为网络舆情形成和扩散中心,政府“把关”功能严重削弱,出现传播权滥用和“网络串联示威”[1]。

2.2媒体报道“标签化”严重

近期引发关注的几起事件都存在明显的“标签化”情况,不少媒体报道时往往在标题中就强调“人大硕士”“嫖娼”等词汇。“标签化”的问题在新媒体传播领域尤为严重,“雷洋事件”被爆出后不久,不少微信公众号为吸引受众,发布的文章标题多含标签词汇,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整个事件的舆论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上涉事警方通报内容存在疑点,群众的情绪就更容易被点燃,导致更多人对公权力的质疑。

2.3“意见领袖”加速舆情发酵

网络意见领袖大致分为来自现实中的意见领袖、在普通网民中生成的意见领袖两类,他们往往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信息中迅速把握舆情内涵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加以表达,这部分人几乎主导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意见领袖的观点也并非都是客观理性的,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发布的内容一旦被意见领袖转发评论,很容易就被更多网民知晓、附和,进而引爆舆论。

3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与网络舆情

新媒体大环境下,随着信息发布渠道与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语境下的“受众”概念逐渐向“用户”概念靠拢。从传统的“信息发布—受众接受”到如今的“个体就可以信息发布,用户随时互动与表达意见”,社交媒体上的海量信息也使得舆情控制工作在前期就面临着信息收集与整合分析的困难。

2016年4月由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人们使用社交应用的主要目的中,“了解新闻热点”占63.4%,“发表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评论”占37.0%[3]。从研究报告来看,人们使用社交应用的目的与当前网民对突发公共事件参与情况是大致符合的,越来越多的用户正主动参与到热点事件的讨论中来。我国的网络和社交应用用户正呈现“三低”(年龄偏低、收入偏低、文化程度低)特征,而用户的媒介素养是与用户的特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

从当前引发较大社会舆论的突发事件及重大社会热点话题的实际案例来看,我国群众的媒介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如在“魏则西事件”中,有不少网民受到其他负面舆论或个人情绪化的影响,出现极端化的意见,整体舆论偏向负面。一旦群众的情绪被不当利用,其后果往往是难以预估的。网络舆情控制及引导工作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要重视群众媒介素养提升的问题。

4 网络舆情控制的几个关键点

4.1注意时间节点的控制

从近期引发网络舆论的事件来看,22点至凌晨1点是突发事件爆发的新高峰点,这与网民的网上活动时间及许多自媒体作者夜间创作的规律基本一致。

在《网络舆情分析师教程》一书中,作者将舆情态势的公式总结为“T=R×S×F”,式中T表示舆论态势,R表示公众人数,S表示摩尔中意见持续的时间,F表示意见的空间数值[4]。作者认为S持续时间越长,舆情态势就与强劲。

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舆情态势往往是在前期爆发期(0~72小时)就已达到舆论态势的最高峰,并随着S持续时间的变长,舆论慢慢消退,当前群众呈现出紧跟新热点、单一事件关注时间短的特征,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处理和引导,相当一部分不持续关注事件结果的受众则会形成心理上的阴影和对公权力的不信任。

4.2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新媒体发展强势的今天,社交媒体网络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发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就使得传统媒体在信息发布和舆论控制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从当前舆论态势来看,主流媒体必须适时改变,积极融合新媒体的传播优点,在网络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4.3转变思路,重塑信任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必须建立在“第一时间回应”的原则上进行,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并及时做好矛盾焦点的疏通引导,封杀信息的“堵截”最终只会导致群众的情绪化追问和不必要误解,舆论恶化带来更大的负面效果。在信息公开发布和舆论引导、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转变思路,力求达到“信任传播”的效果,即从群众真正的民意诉求入手,并辅之以人文关怀的手段重塑群众对于政府和媒体的信任。

4.4切勿忽视“隐藏的舆情”

一些突发公共事件之所以会引爆舆论,是因为其背后往往还隐藏着群众对于某些问题的迫切诉求。网络舆情的控制不能止步于事件结束,要及时分析舆情中隐藏着的、未公开表达的意见,为预防下一次相关事件的舆论爆发提供参考,提早解决可能引爆舆论的问题因素。

[1]魏超.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30.

[2]程工.网络舆情研究与应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98-99.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6(4).

[4]薛大龙.网络舆情分析师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35.

G2

A

2096-0360(2016)16-0046-02

张 一, 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