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维度评价
——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2016-09-18高玉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中国流通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非金融中央世界

高玉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维度评价
——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高玉婷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撑,既是国内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国际经营和竞争能力,由国内型向世界型转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的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与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和日本两大经济体的非金融企业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中央企业在2010年至2014年间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做大层面表现突出,然而多数中央企业“大而不强”,盈利水平与美日一流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品牌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跻身世界一流,仍是中央企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央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加大企业的创新力度、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投入,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世界500强;非金融企业

目前,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则取决于中国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国产业能力的发展,必然体现为单个企业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既表现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以及对国际资源的有效利用,也表现为国际市场上各国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要维护本国企业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条必由之路。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重视企业的转型,培养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洗礼,国有企业①的管理工作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市场向买方市场、从“引进来”到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借鉴和模仿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到消化吸收、自我创新的重大转变。过去的5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的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88万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10.3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由9.34%提升到13.30%。中国的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在不断收窄,2010年中国GDP总量占美国GDP总量的40.10%,至2014年已达59.48%。中国在GDP总量上已实现对日本的赶超,由2010年的1.08倍提高至2014年的2.25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愈加深远。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作为“精锐部队”的中央企业,②是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赶超的强大引擎。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015年7月22日,在《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06家,成为自榜单发布以来第三个上榜企业数量过百的国家。在106家企业中,94家来自内地,8家来自台湾地区,4家来自香港地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实质上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的一个缩影,世界500强版图的新变化表明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重任务。[1]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统计,2015年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7.97%,占全国国有企业的59.75%;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了15%,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0.13%;缴纳税金9 731.4亿元,同比增长41.58%,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7.03%。在94家上榜的中国内地企业中,中央企业46家,③占比48.94%,占全部上榜中国非金融企业的58.97%(参见表1)。

在2015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连续6年跻身世界500强前10名,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排名比上年提升1名,首次位居世界500强榜眼,与首位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相比只差8.69%;共计9家中国企业进入前50名,其中中央企业4家,占比44.4%;18家中国企业进入前100名,其中中央企业8家,占比44.4%。这些数据表明,作为“国家队”的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发挥着积极主导作用,预计未来对世界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尽管中央企业近年来在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且大多数已是各自所在行业的国内排头兵,然而,站在全球视野来审视中央企业,尤其是与世界500强大企业对比时,我国中央企业的不足之处便日益凸显,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相当明显。

评价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众多,本文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所提出的“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核心目标作为切入点,与世界500强的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在总体上反映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世界500强榜单中的美国、日本、中国企业分别代表了美国大企业、日本大企业和中国大企业的发展状况,三者之间的差异也相应反映了中国大企业,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央企业与美国大企业和日本大企业发展变化的差异。

本文以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参考标准,将中央企业与美日两大世界经济体的企业进行比较;以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非金融企业和中央企业两个层次作为研究对象;以“做大”“做强”“做优”和“世界一流”四个体系作为评价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概括起来,即“一个标杆、两个层次、四个维度”(参见表2)。

下面从规模、效益、效率和国际化四个角度,将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与美、日非金融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中央企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状况。

一、做大: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对比分析

表1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数目比较

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量是衡量企业规模常用的指标。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崛起,巩固了我国内地企业在世界500强的地位。无论是从入围企业数量、企业排名次序,还是从营业收入、资产总量来看,中央企业的规模优势尽显,对500强做大层面贡献突出。

“十二五”以来,中国企业异军突起,各方面竞争实力逐渐增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从中央企业历年的规模扩张来看,2010年其营业收入总额为2.48万亿美元,2014年大幅度增长至4.0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97%;其次,中央企业集中了资金、技术和政策的优势,世界500强中的中央企业则代表了中央企业率先崛起的部分。从国内比较上看,尽管5年来入围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央企业数目在攀升,但中央企业占全部上榜中国企业(内地)的比例由2010年的65.52%下降至2014年的43.40%;④同样,中央企业占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比例在5年内也呈现下降趋势,由79.17%降低到58.97%(参见表3)。这些数据表明,在“十二五”期间,中国企业的规模效应显著,中央企业当先锋、做表率,带领着更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冲击世界500强的版图。

2015年,上榜的46家中央企业营业收入累计达3.4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日本上榜的43家非金融企业的总营业收入(2.29万亿美元)。从相对占比来看,2014年世界500强中的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在同期世界500强总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11.1%,5年内份额提高了3.31个百分点;与美国非金融企业的相对占比由2010年的34.58%上升到2014年的50.05%;与日本的相对差距由2010年的76.94%缩小到2011年的94.51%,2012年已经实现赶超,截至2014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已是日本非金融企业营业收入的1.51倍(参见表4)。

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2014年中国76家500强非金融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609.7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624.24亿美元,越来越接近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在主要经济体中平均规模不占优势;入榜的46家中央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749.62亿美元,不仅高于国内平均规模,更超过于美国(682.18亿美元)和日本(532.56亿美元),对世界500强规模扩张助推作用明显(参见表5)。

表3 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与中国企业、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比较

表4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营业收入比较万亿美元

表5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平均营业收入比较亿美元

在资产总量方面,2014年500强中国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为7.22万亿美元,5年内累计增长了103.34%,在世界500强中占比由2010年的3.15%提高至2014年的5.87%,平均资产指标也位于世界之首。中央企业2014年总资产5.01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世界500强企业资产总额123.08亿美元的4.07%,其中每家企业的平均资产为1089.48亿美元,与世界500强平均资产指标2461.53亿美元的差距逐渐收窄,并超过美国(691.20亿美元)和日本(679.18亿美元)(参见表6、表7)。

二、做强:利润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对比分析

“做强”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不创造效益的企业难以为继。企业是经济组织,必须遵循经济运行规律。盈利水平是考察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最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绩效。中央企业要率先做强,就要改变企业发展路径,从过去盲目追求高产值和高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做提升质量、讲究效益的排头兵。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在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同样也体现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整体业绩表现中。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的影响,相比2013年世界500强整体利润的增长速度为26.96%,2014年同比下滑了14.76%,国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虽然我国内地上榜企业的利润增长也不尽如人意,但整体而言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盈利能力处于较好水平,即使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总体利润水平还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国内各行业资产配置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升级转型进程加快,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部分行业如电信、炼油、海运、建筑等已站稳海外市场,成为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一流企业。但是,“做大”层面的发展难掩中国入围企业的隐忧,特别是在企业的平均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方面与美国和日本两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表6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资产总额比较万亿美元

表7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平均资产比较亿美元

表8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净利润比较亿美元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不断提高,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500强非金融企业相比,净利润的差距由2010年的5.64倍和0.86倍变为2014年的5.88倍和0.96倍(见表8)。2014年500强中央企业净利润达825.84亿美元,占上榜国内非金融企业的79.12%,为世界500强整体净利润的4.95%。对比近5年来净利润总额指标可以发现,中央企业的净利润占世界500强企业的比例近5年来大体一致,保持在4%到5%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利润下滑迹象。

从企均利润指标来看,2014年中央企业的企均利润为17.95亿美元,高于中国内地上榜非金融企业企均利润水平13.38亿美元,但仅为世界500强总体企均利润(33.35亿美元)的一半左右。可见,尽管中国企业在500强榜单中的数量显著增加,但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2015年世界500强中,中央企业的企均利润虽然与日本相当,但与占据明显优势地位的世界500强美国大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的企均利润仅为其37.32%,差距明显(参见表9)。未来中国大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上与美国大企业进行竞争,需在提质增效发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评价企业效益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它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及经营绩效最核心、最具综合性的指标。近5年来,世界500强整体的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2014年500强中央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5.93%,不及日本(9.05%),也低于500强整体的平均水平(10.91%),与美国高达19.95%的收益率差距更是明显(参见表1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央企业在我国地位特殊,拥有国家众多优惠政策支持,相比较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央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绩效并非真实绩效。如果没有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中央企业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并不高,地方国企则更低。[2]毕竟,真正的国家竞争优势不能只看总量,只有不断追求企业发展内在的“质”,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强”。

三、做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对比分析

“做大”和“做强”只是一流企业成功的一个侧面,一个企业要做到长盛不衰,关键则在于“做优”。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成长力,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向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界定“做优”主要看两个指标。其一是劳动生产率,一般以人均收入和人均利润来衡量;其二是科技创新的能力,主要以科技研发投入水平和强度来衡量。

表9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平均企业利润比较亿美元

表10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比较%

表11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人均收入比较万亿美元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7.97万美元,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中国非金融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33.70万美元,分别相当于美日500强非金融企业的67.34%和67.23%,500强中央企业的数据与美日对比也不占优势(参见表11)。在人均利润方面,中国企业差距更为明显,世界500强榜单中的中国企业人均利润仅为0.74万美元,中央企业也仅有0.76万美元,落后于世界500强整体水平2.56万美元,与高效率的美国大企业相比,中央企业人均利润仅为其五分之一(参见表12)。

从行业领先者来看,世界500强中的中央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只有在金属、工程建筑、汽车与零部件和采掘业4个行业中高于世界500强企业,其他行业均远远落后于世界500强企业;在人均利润方面,电信业、机械业、综合商业和公共设施业等8个行业高于世界500强企业,其他行业也均难以企及(参见表13)。

科技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的根本保障,也是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大幅增加,2001年至2010年间共增长了6倍,从246.38亿美元增长到1 567.26亿美元,2014年达到2 663.99亿美元。中国的研发经费已经在2009年赶超日本(1 050.31亿美元),与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的差距不断缩小(参见表14)。

表12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人均收入利润比较万美元

表13 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与世界500强行业之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比万美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直接体现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中央企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更要发挥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80%的科技研发投资、71%的技术创新由世界500强企业承担。[3]虽然近年来中央企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也应该看到,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同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在各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如在企业的研发经费方面,中央企业与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型企业相比明显落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仍严重不足,不仅远低于国外企业,甚至难以企及国内部分民营企业。当前我国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左右,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则普遍在2%以上,一些优秀跨国公司的研发强度甚至超过了5%。[4]

表14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企业研发投入比较

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笔者统计了进入2015年R&D Scoreboard榜单的中国、美国和日本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数据。从分布上看,在2 500个企业样本中,中国企业共有301家,仅次于美国的829家和日本的360家。从研发投入总额来看,中国企业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361亿欧元,榜单占比5.9%,仅为美国的15.55%,日本的41.69%;从研发强度上看,中国企业仅为1.9%,与美国5.2%和日本3.3%尚有较大的差距。

在中国大企业中,有多少可以堪称创新型企业?这取决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每年发布的“TOP100全球创新型企业”,该榜单根据申报企业的专利总数、专利申请成功率、专利组合的国际化程度和文献引用次数等4大标准评选出结果。在2015年最新的排名中,日本力压美国(35家)独占鳌头,共计40家企业进入排行榜,占比40%,而中国大陆无一家企业上榜。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根据经营者的领导力、拥有专利的数量、产品开发情况、顾客指向等标准,每年评选“最具创新性的50家企业”,2015年中国内地仅有腾讯、华为和联想3家企业上榜,苹果连续11年位居第一。

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源泉。尽管中央企业在创新方面已经取得许多喜人的成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没有完全摆脱“模仿”的束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基础前瞻研究较为薄弱,支撑企业中长期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储备匮乏,不少领域尚未摆脱关键核心技术依靠引进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5]其次,科研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速度较慢,科技支撑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有待强化。

四、世界一流:品牌价值和跨国指数分析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深化各国间相互联系和利益的交融,各国企业大力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不断优化国内外产业布局。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逐渐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占全球品牌不到3%的世界名牌,其产品却占据全球市场的40%以上,销售额占到了全球市场的50%。苹果、可口可乐、IBM、谷歌、微软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成为市场最活跃的因素,不仅引导着各自行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也决定着国家竞争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更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形象。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实现从制造能力强的“橄榄型”向研发和销售能力强的“哑铃型”产业价值链升级。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但还只是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制造虽然冲击着世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但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是贴牌或低附加值的产品。英国Interbrand公司每年评出的世界品牌排行榜中,能够榜上有名的中国品牌寥寥无几,这与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中的地位是极不匹配的。在世界市场上畅销的大约2.5万个名牌产品中,90%以上集中在发达和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6]即使是在国内的驰名商标排行榜中,中央企业品牌也未能占到绝对优势地位。中央企业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有些企业的产值甚至超过一些小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绝大部分中央企业的实力是地方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但是中央企业的品牌建设却远远滞后。

总体说来,知名的中央企业品牌与世界品牌相比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同时中央企业的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世界品牌实验室与《世界企业家》杂志联合颁布的2015年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占据228席,品牌大国风范尽显;榜眼由英国夺得,以44个品牌超越法国;其次是日本、中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中国虽然有31个品牌入选,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品牌显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份榜单中,国内排名最高的为中国工商银行,位列第54位,其中中央企业品牌中最高的为国家电网(56),其次是中国移动(89)、中国石油(218)、中粮集团(232)、中国石化(251)、中国联通(265)、中国电信(270)、中国铁建(345)、中化(348)和中国建筑(376)。

与世界知名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品牌价值过低,2015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中仅有华为和联想上榜,没有一家中央企业品牌。从表15中可看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苹果的价值为1 703亿美元,中央企业最有价值的品牌国家电网为403亿美元,两者相差约4.23倍。世界最有价值的十大品牌的总价值为7 161亿美元,中央企业最有价值的十大品牌的总价值为2 230亿美元,两者相差约3.21倍。这都说明中央企业品牌资产价值与世界品牌还有相当的差距。

无疑,中国GDP总量已跻身世界第二,中国企业也与美国稳居世界500强第一梯队,有超过200种产品产销量居于世界首位,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工厂”,但由于自主品牌匮乏,核心技术缺失,大多数的产品仍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少于10%,是名副其实的“品牌小国”和“贴牌大国”。[7]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虽被冠以“Made in China”,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意味着该产品“在中国制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这种状况的延续,不仅使中国产品生产的利润被摊薄,中国企业能分享到的利益少得可怜,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使我国经济在国际竞争中遭受重大的利益损失,无奈地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打造中国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提高中国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竞争中争取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是每一个中国企业的历史责任。中央企业肩负着创建世界级中国一流品牌的重任和期盼,更应义不容辞地成为打造世界级中国品牌的排头兵。

表15 中央企业品牌与世界企业品牌价值比较⑤亿美元

考察企业“做优”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跨国指数。中央企业抓住“走出去”的有利时机,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15世界投资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 231.2亿美元,投资区域涉及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14.2%。“十二五”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累计增长70.87%,年均增速达到17.72%。从全球范围来看,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3 165.49亿美元)和日本(1 135.95亿美元);占发展中经济体对外投资总额的27.63%,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资本输出国,占同期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9.34%(参见表16)。与此同时,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投资促进体系逐渐趋于平衡,预计未来对外投资将超越吸引外资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形成日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表16 2010—2015年中国和美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

表17 2014年按不同指标排序的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10强

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存量为7 450.2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的投资占53.6%,较2010年的66.2%下降了12.6个百分点。投资主体结构持续优化,虽然国有企业仍占主导,但近几年来非国有企业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占比由2010年的33.8%提高到46.4%。[8]2003年以来,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迅速增长,海外经营绩效稳步提高。截至2014年底,106家中央企业在境外设立了8 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从2.7万亿元增加到4.9万亿元,年均增长16.4%;营业收入从2.9万亿元增加到4.6万亿元,年均增长12.2%。中央企业境外投资额约占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0%,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约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60%。[9]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跨国经营企业。在国内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4)》公布了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100强,入围中国非金融类跨国经营企业前10强企业名单和排序如表17所示。从中国100强跨国经营主体来看,榜上有名的企业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为主,但入围的民营企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前10强中,只有联想公司一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央企业的规模优势暂时难以撼动。

在国际排名方面,中央企业国际化水平与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根据海外资产排名的“2015年世界跨国企业100强”名录中,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的平均海外资产为797亿美元,平均海外营业收入492.09亿美元,平均海外员工9.17万人,各占总体指标的61.96%、64.21%和56.87%,跨国指数为61.01%。榜单中,美国共有21家企业上榜,日本有11家企业入围,海外资产、营业收入和员工分别占世界100强的21.71%、21.82%、26.45%和12.98%、11.9%、9.54%。相比之下,中国仅有中海油和中国远洋运输两家中央企业入榜,海外经营能力暂时无法与美日跨国企业相抗衡。

结合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公布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可将国内外前10强跨国公司进行对比(参见表18)。前10家美国企业的海外资产总规模达到1.24万亿美元,其中全美最大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公司2014年的海外资产2 577.42亿美元,为中国最大跨国公司中石油海外资产总规模的1.75倍。与日本相比,中国前10强整体海外资产总额仅为日本的54.45%。从平均跨国指数来看,前10强中央企业的平均跨国指数只有21.75%,远远低于美日非金融企业的53.88%和55.76%。

大型跨国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产业根基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使之能与实力雄厚的国外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抗衡。毕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才具有足够话语权,才能维护国家的利益。中央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放缓,增长动力转换衔接存在阻滞,但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皆为“走出去”构建了新的宏观架构,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走出去”的内生动力将持续助推中国经济发展。中央企业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尽管国际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但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发展仍待破解。

表18 中国和美日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比较⑥

五、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成绩斐然,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对世界500强规模扩张的贡献突出,并局部实现了“做大”和“做强”两个目标,“做优”和“世界一流”方面的努力也已初见成效。尽管这五年来中央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也应看到,中央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外延性扩张模式,增长方式还属于粗放型,整体而言,中央企业经济发展的效益还有待提升。一是许多中央企业“大而不强”,与世界一流500强企业相比,在净利润水平、企均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等重要指标上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企业发展的质量不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许多产品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劳动生产率有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不少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三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国际化经营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仍显不足,中央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在“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央企业应有全球视野,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仍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注释:

①国有企业是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简称,包括中央企业和我国大陆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②按照中国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中国的国有企业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中央企业,即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企业(中央管理企业),且不包括国有金融类企业。截至2015年12月12日,中央企业共有106家。

③本文主要研究非金融企业,剔除了招商银行,共46家中央企业上榜,下同。

④根据《财富》世界500强的评价方法,申请的企业需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上一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并依据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排名形成当年的世界500强榜单,每年7月公布。因此,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反映的实际是2014年或更早财年的数据。在本文中,为了保证不同数据来源数据指标的可比性,采用滞后一年的方式对世界500强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例如,2015年度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和利润数据在本文中记为2014年的财务指标。

⑤美国和日本的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数据来源于按国外资产排序的“世界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统计,中国非金融类跨国公司数据来源于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的“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

⑥中央企业品牌排名依据世界品牌实验室“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股份制银行及保险公司未纳入该榜单;世界企业品牌排名依据2015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排行榜;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取为6.14:1。

[1]李荣融.大力推进中央企业自主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6(5):5-17.

[2]赵杨,谭洁,赵颖斯.我国中央企业近年经济运行研究——基于2006-2012年的财务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3 (8):117-124.

[3]李阳.要把央企作为自主创新的“国家队”[J].中国人才,2013(9):32.

[4]李政,薛营.新常态下中央企业自主创新及其生态环境建设[J].学习与探索,2015(6):84-88.

[5]李保民.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1(61):70-71.

[6]蒋诗萍.中国品牌符号学研究现状[J].丝绸之路,2012 (16):5-7.

[7]赵武斌.广东:要做皮革制作大省,也要做皮革品牌大省[J].皮革科学与工程,2007(3):78-80.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R].2015:6.

[9]左永刚.国资委部署央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央企欲加大联合出海力度抢机遇[N].证券日报,2015-06-23(A02).

责任编辑:方程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nalysis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Fortune Global 500

GAO Yu-ting
(Liaoning University,Liaoning,Shenyang110036,China)

As the backbone of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pacesetter enterprise involv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fer great support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During the Twelve-Five formulation of planning,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mplement the"going global"strategy vigorously,we witness a dramatic shif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domestic to the world,promoting overall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this essay will establish“one Benchmark,two levels,four dimensions”evaluation mode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in comparison with the Fortune Global 500 in the period of the year 2010 and 2014,thereby analyzing the vari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Chinese companies,especiall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size index in the Fortune Global 500,however,most of national enterprises focus on making it“big”rather than making it“strong”.When contrast with top-ranking enterprises in the US and Japan,the discrepancy is obvious.There is still more room desired to be improved,including the profitability,labor productivit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brand building and international operation,all of which still have far to go.Now in the beginning year of 13th Five Year Plan,it is a question to be settled urgently for national enterprises of China,that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not only make it larger,but stronger and better,striving to leap into the front ranks among world top class compani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Fortune Global 500;non-financial enterprises

F276.1

A

1007-8266(2016)09-0116-11

2016-07-07

高玉婷(1987—),女,广东省河源市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学。

猜你喜欢

非金融中央世界
前10 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
前8 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7.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今年前2个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71.8%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