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干预对急性期中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6-09-18张海英刘若训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中风科药剂科山东淄博55300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淄博5530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情志急性期中风

张海英,刘若训.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中风科药剂科,山东淄博 55300;.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淄博 55300



情志干预对急性期中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张海英1,刘若训2
1.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中风科药剂科,山东淄博255300;2.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山东淄博255300

目的分析情志干预对急性期中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 月68例急性期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情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P<0.05);SAS、SDS评分值分别为(40.45±4.61)、(38.59±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2± 6.74)(49.65±5.25)(P<0.05),用药依从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情志干预有助于缓解急性期中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中风;情志干预;焦虑抑郁;用药依从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motion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Method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4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emotion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5.29%vs 61.67%),P<0.05,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0.45±4.61),(38.59±4.17)vs(52.72±6.74),(49.65±5.25)](P<0.05),and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7.06%vs 82.35%),P<0.05.Conclusion The emotion intervention contributes to relieving th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enhanc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Stroke;Emotion interven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Medication compliance

中风发病率逐年递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及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患者的不良治疗结局除了与病情本身相关,还与护理人员的干预恰当与否、患者的主观治疗依从性等直接相关[1]。情志干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全新护理干预措施,强调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来改善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优化治疗行为[2]。该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情志干预对急性期中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急性期中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或者MRI证实,且伴有典型神经功能或/及偏身肢体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8~69岁,平均(53.27± 7.19)岁;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7~72岁,平均(54.18±8.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焦虑、抑郁评分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注意事项告知、生命体征检测、突发事件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并遵医嘱执行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入情志干预,具体如下:①急性期中风患者发病迅速,会突然带来生理功能障碍,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易产生烦躁不安情绪,此时应采取镇静抑怒为主,护理人员陈保持诚恳热忱的态度外,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优雅的就医环境,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以免郁怒伤肝;②中风患者恢复期较长,患者需长期依赖他人,易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可能会出现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中风病的基本常识及危险因素,采用心理疏导法消除患者心理危机,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调整患者情趣,多陪护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悠闲安静气不达身,气血舒畅形神并行;③中风患者多伴有后遗症,患者容易产生绝望情绪,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护士和陪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障碍征象,及时予以疏导,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关爱,满足其心理要求,让患者感觉到存在的价值;④病友交流:护理人员组织病友进行交流,分享治疗经验,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及抑郁情绪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主观焦虑、抑郁感受。SAS、SDS评分值>50分为筛查阳性,分值越高、焦虑及抑郁症状越严重。

1.3.2用药依从性 两组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整体评估,包括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不依从三类。

1.3.3临床疗效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率判断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病死程度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病死程度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焦虑抑郁情绪等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痊愈8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0例,有效率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焦虑及抑郁情绪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以抑郁情绪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值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干预后SAS、SD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值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值比较(±s)

组别SAS干预前 干预后SDS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61.55±6.47 61.27±6.38 0.18 >0.05 40.45±4.61 52.72±6.74 8.762 <0.05 58.12±6.74 57.45±6.39 0.421 >0.05 38.59±4.17 49.65±5.25 9.619 <0.05

2.3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28例,一般依从5例,依从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中风是临床多见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以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由于中风发病突然、功能障碍显著,患者多承受较大的心理冲击,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甚至产生消极治疗态度、影响最终治疗结局[3]。护理人员是与中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群,护理人员的干预措施及言行均可影响患者的治疗行为及心态,故目前对中风患者的护理干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护理观念中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放在首位,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由此带来的治疗行为变化则缺乏重视[4]。最新护理学认为,护理工作应“以人为本”、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该次研究也将情志干预应用于急性期中风患者中,重点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情绪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等带来的影响。

中风患者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主要来自对疾病严重程度的不了解,对不良治疗结局的恐惧等,也是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情绪干预不到位的结果[5]。该次研究中,根据急性期患者发病迅速、病程与恢复期较长、可能伴有后遗症等情况,给予镇静抑怒、修神养气、心理支持等情志护理干预,以化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鼓励患者主动表达悲伤情绪、宣泄对治疗及护理工作中的不满,正视远期可能存在的肢体残疾。同时护理人员可以组织病友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治疗经验,激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并积极康复训练。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情志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对不良治疗结局的担忧,通过诱导不良情绪宣泄降低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分析表明,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情志干预有效树立了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激发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的积极性,最终促使患者遵医嘱服药。

该文研究表明,情志干预有助于疏解急性期中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

[1]李春莲,孙建萍,郑秀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情志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8):673-676.

[2]杨晶,王非,肖文华,等.耳穴电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102-105.

[3]张依群.五经推拿法配合情志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6,34(2):190-193.

[4]陈迎.延伸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7(2):155-158.

[5]韩春林.综合性情志干预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6):1538-1541.

Effect of Emotion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ZHANG Hai-ying1,LIU Ruo-xun2
1.Department of Stroke,Zib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ibo,Shandong Province,2553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Zib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ibo,Shandong Province,255300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7(c)-005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1.055

张海英(1973.9-),女,山东淄博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刘若训(1974.11-),男,山东淄博人,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药剂。

2016-04-20)

猜你喜欢

情志急性期中风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