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2016-09-16叶长祥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模式数学

叶长祥

(甘肃省山丹县马营小学,甘肃 山丹 734100)

“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叶长祥

(甘肃省山丹县马营小学,甘肃 山丹 734100)

文章从“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的含义入手,探讨了其教学环节和操作程序,以及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

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

一、“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的含义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研究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教师从整体上去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而且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是为了求得教学模式的特色性和概括性的较好统一,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情景,以及探索将相关理论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研究出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层面与结构框架。教学结构框架如下:

这一教学结构框架具体描述为:问题的呈现知识化、问题的探索民主化、问题的解决多项化。

这一教学结构框架的特点是:有一定层次的概括性,因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它以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为基础、以认知教学心理为依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突出学习主体,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突显新课改教学论核心;(2)改革课堂教学,民主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环节

实施“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活动过程大致经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测尝试、验论交流;归纳优化、变化开拓三个环节。而要优化这三个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教师采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探索质疑,并提供给学生交流探索成果的时间与空间等。这样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想要“尝试”一下,“探索”一下,以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三、“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的操作程序

(一)创设问题,引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创设的问题得当,就可以起到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的作用。尤其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引导,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具备创新意识,长此以往,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问题要有新意、有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创设问题应难易适度,符合教学实际情况;(3)创设问题要有开放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广泛思考,引发学生创造性地发问。

(二)引导探索,深化思维

学生要认识与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益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发现蕴含于教材中的创造因素,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观察、类比、联想、归纳等活动,让他们亲自探究与发现知识的结论、规律与方法等。学生通过探索所获得的知识才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并应用于实践。

(三)问题解决,聚散思维

“问题解决”是美国在即“现代数学”和“回到基础”之后提出的又一个新口号,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始终是数学教育的中心课题,其核心是使学生去探索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而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的目的在于巩固探索新获得的知识,反馈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为此,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每一道题的实质与功能,可将问题的条件、结论进行交换,也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放,或者将一个数学问题变化出其他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再思考、再创造,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探索与实践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问题三步教学模式设计”在实施中确实有成效,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前提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观念不改变,重 “教”的思想放不下,学生的“学”就不能落到实处,他们的学习能力难以提高,创新能力也难以形成。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难以提高。

(三)激发学生参与是关键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一句好的导语能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唤起学生探索热情,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活动。

(四)培养学生的学力是根本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类比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激发他们善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五)增强学生自我意识与创造能力是目标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深层次后,应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世界,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学会学习和创造,增强自我意识和创造能力。

[1] 马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4).

[2] 彭国庆,黎阳.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

[责任编辑 赵景霞]

Research on Three-Step Teaching Model Design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YE Chang-xiang
(Maying Elementary School, Shandan Gansu, 734100, China)

The article goes from the meaning of three-step teaching model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nd discusses its teaching link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as well as several considerations on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ree-step question teaching model; design

G62

A

1673-9132(2016)11-0360-069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60

叶长祥(1957- ),男,汉族,中师,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