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6-09-10兰海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德育课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德育工作为“五育之首”,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现代化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文道统一,学科教学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语言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中学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

下面就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的同时,要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各种文体中所包含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要把握德育大纲,熟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宏观上具备驾驭语文教材德育因素的能力,才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进行渗透。老师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知识点的同时要备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能是开篇导语,通过导语使学生具备理解课文的感情基础,使教学事半功倍。有的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有特定的历史因素,它们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要让学生了解。

如《背影》中的父亲,遭遇双重灾祸,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仍然强忍悲痛地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在教学《背影》时,让学生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又如学习《我的母亲》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文章结尾写到“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然后写一个片段。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德育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章,大多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领袖人物、英雄模范、普通劳动者学习。课文中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形象,我们老师如果捕捉得好,挖掘得深,就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国主义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能激发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苦难和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完全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文与道的统一。

其次,还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好坏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读物,列出书目,给予引导,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阅读收到实效。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他们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结合教学,可以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名著,并且每周开设专门的阅读课,从时间上给予保证,并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他们受到德育熏陶。

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便于操作,可接受性强,学生从中多方面获益,是中学德育工作一种很好的新途径。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承,学生在学习课文、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必会有所感悟,感悟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

兰海燕,教师,现居湖北秭归。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德育课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