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交互白板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思考

2016-09-10张卫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魔鬼白板课文内容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利用多种媒体组合,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需冷静地看待和运用好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以下是在设计和教学《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的感悟和反思。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堂教学研讨课,课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我想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回顾几个教学细节:

1.作者是怎样描写“魔鬼的海”这一光怪陆离的现象的?

在研读描写“魔鬼的海”这一光怪陆离的现象时,通过朗读、评点的环节让学生感受体会沙漠的奇怪,体会了文字表达的魅力,也适时地介绍了科学小品文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了这样的说明文就是科学小品。文中的生字词采用随文指点的方式,重要的一些字词如“即”、“戳穿”,利用白板的“淡入”功能呈现给学生,又用“探照灯”功能强调这些字词,引起学生对重要字词的关注。

2.阅读比较:“魔鬼的海”与“海市蜃楼”的成因有什么异同?

学生对“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景象是比较陌生的,我在白板上出示了“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要求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对文中应该掌握的重点,一是教师示例,授以方法,二是学生“习得”,实现技能迁移。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提炼,对行文思路的梳理,并适时进行情感体验教育。

因此在总结了第4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学习第5段。研读对“鸣沙”现象及成因后,利用白板的链接功能播放一段“鸣沙”的视频。接着在交互白板上给学生呈现相关资料:1979年和2009年的关于鸣沙原因的研究。初次备课,课外拓展仅限于此了。课上完了,和同事、前辈的一番研讨,发现这样的拓展是浅层的,如能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效衔接整合,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二次备课,这个环节就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对鸣沙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描写和链接资料用一段完整的话解释鸣沙的原因。这般修改后在第二个班级授课,发现学生更容易理解竺可桢1961年写作本文时解释“鸣沙”成因时为什么用了“据一些专家的意见”,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以及那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教案作了多次细节上的修改,交互白板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似乎更合理有效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方便地呈现了生动的画面,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活生生的信息,耗时少,收益大。它融合了黑板、电脑、投影仪等设备所拥有的功能,如在随文指点“戳”字的写法时,利用了交互式白板的动画记录,课前书写的“戳”字,学生能一起看到“戳”字的书写顺序,并呈现它的读音,保证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对字词的字音、字形的印象。适时合理地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优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有效借助白板的交互式功能实施了“多向型教学”,在课堂中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常会引导学生亲历课文情境,眼看,耳听,与课文对话,与作者对话。比如利用白板的链接功能播放“鸣沙”的视频。因为学生对沙漠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鸣沙的现象没有感性的认识,文中准确的语言配以直观的形象,为学生搭建了知识建构的桥梁,再让学生结合文中对鸣沙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描写和资料用一段完整的话解释鸣沙的原因,将课外知识的拓宽与课内知识有效衔接整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新的知识。这样既向课外延伸,又适时潜入课文内容,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实际,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服从教学目标,为课堂动态生成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留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媒体与教材的整合,必能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无论多媒体技术具有多大的优势,也永远是技术,比技术更重要的仍是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这对于教育活动的意义比拥有教育技术更重要!

张卫慧,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猜你喜欢

魔鬼白板课文内容
魔鬼也温柔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魔鬼鱼,翻啊翻
希沃白板在初中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