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6-09-10陈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高中语文交流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辩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阅读教学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因而收效甚微。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巧妙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参与体验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不断深入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

一、巧设情境,营造氛围,引领探究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将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往往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活跃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紧扣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探究情境,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探究《项脊轩志》的写法时,笔者首先投影孟郊《游子吟》和朱自清《背影》片段,创设氛围,激发情意,然后提出问题:①你认为本文在题材选取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②本文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③生活中最细小的事往往也是最感人的,在家庭生活中有你感受最深的小事吗?这样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问题情境,既点燃了学生探究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震撼了学生心灵。

二、研读文本,深入探究,挖掘深意

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展开多元对话的过程,只有潜心会文,深入研读文本,细细品味、反复推敲、认真揣摩,才能挖掘出文本的深意,让学生透过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予学生充足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感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知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意蕴,领略作者精神世界的深奥,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比如,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笔者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创设了以下问题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深入探究,多角度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明确文本思想主旨,让学生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①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②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贝尔曼先生的地方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③有人说:老贝尔曼用牺牲自己来救活他人,不值得。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联系生活实际,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多向互动,合作交流,内化提升

互动、交流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开展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构建多向互动、平等交流、合作研讨的探究平台,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碰撞思维,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多向互动中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阅读见解,促进与文本、作者的深度对话,使学生的认识逐渐趋向成熟和深刻,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譬如,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文时,笔者注意到“毛泽东原创手迹”中的“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和文本内容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存在一字之差,于是笔者提出问题:自古以来,文人作诗讲究炼字遣词造句,往往为一个字而苦苦斟酌,甚至捻断胡须。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主席诗词的细微处值得我们反复推敲。请同学仔细欣赏“毛泽东的原创手迹”,结合文本内容,想一想“向中流击水”中的“向”与“到中流击水”中的“到”有何区别?你认为哪个用法更胜一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对比分析、合作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化理解,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洋溢着智慧和创造。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优化策略和方法。将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往往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究、分析研讨、合作交流,深入研读文本,细细品味、反复推敲、认真揣摩。构建多向互动、平等交流、合作研讨的探究平台,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碰撞思维,从而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的深层对话和知识的自主构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陈飞,教师,现居江苏盐城。

猜你喜欢

探究性高中语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