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

2016-09-09陈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规律美的

陈杰

素质教育,德育为首。数学作为中学教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可以、也应当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育人。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教师适时地运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和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周易》中的组合思想,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十部算经”以及此后的《数书九章》《杨辉算法》等数学著作中所记载的十进制算筹记数法,负数的引入,圆周率的计算,线性方程组、高次方程和不定方程的解法,等等,都是世界上最早的,无不令炎黄子孙感自豪。当代,我国数学也有许多骄人的成就,如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等人的研究成果,银河超级计算机的优越功能,都令世界注目。这些生动鲜活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数学应用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一课时,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劳动人民就巧妙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中高程测量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比西方三角术的研究早两千多年。通过这个事例,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乏味的学科,它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把无数零散的点,对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发学生:“你们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较其他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大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字之间、运算法则之间的对立统一,都是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教师在讲授新课的同时,适时、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科学的世界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从而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规律美的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打破平衡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美的校 美的人
找规律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巧解规律
找规律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