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改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6-09-08陈芳芳刘婷胡鑫雨胡敏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铜陵2431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6期
关键词:后遗刮痧神经痛

陈芳芳 刘婷 胡鑫雨 胡敏(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 铜陵243100)

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改善效果观察及护理

陈芳芳刘婷胡鑫雨胡敏
(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铜陵243100)

目的:观察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改善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实施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并联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为(3.01±0.18)分,对照组VAS评分为(3.59±0.2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SAS、SDS、SES评分分别为(36.24±3.86)分、(32.44±2.91)分、(43.93±3.80)分,对照组SAS、SDS、SES评分分别为(41.95±3.93)分、(39.09±3.52)分、(38.19±1.98)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治疗,并配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且能拉近护患关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刮痧;闪罐;疼痛;护理

带状疱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而神经痛是本病最主要的一个临床特征[1]。研究表明,临床上有30% ~50%的中老年患者在病情好转后遗留下顽固性的神经痛,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2~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引发患者出现失眠、烦躁、焦虑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4]。营养神经药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但疗效不甚理想[5~6]。刮痧与闪罐均是中医学的特色治法,研究表明刮痧与闪罐均具有改善局部疼痛的作用[7~8]。笔者通过2015年10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中医院进修期间总结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并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均为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病例。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实施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并联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则实施常规临床治疗及护理。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2.5±8.9)岁;病程2个月~6年,平均病程(1.7±2.4)年;病变部位:胸背部16例,腰腹部1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52.8±9.2)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1.9±2.2)年;病变部位:胸背部15例,腰腹部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每次0.5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刮痧以及闪罐。太阳经循经刮痧:刮痧的部位选择腰部以及下肢后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其中腰部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下肢后侧从承扶、殷门过委中至承山。操作前在相应的皮肤区域涂抹刮痧润肤油,然后使用刮痧板进行操作。操作时采用重刺激手法,刮拭力度4~5 kg,每个部位刮拭3~5 min,以皮肤出现潮红、出血点痧象等为宜。每次刮痧治疗间隔为4 d,共治疗7次。局部闪罐:操作部位均为患侧,以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操作,吸拔、摇罐、取下,再吸拔、摇罐、取下,反复操作直到局部皮肤温度略微升高,皮肤红晕为度。每次操作时间约5 min,每日1次,共持续1个月。

1.3综合性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程较长,因此患者在长期的疼痛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纳谷不香、夜寐不宁等情况。因此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应该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详细介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知识、病情演变、治疗预后等,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病。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及时掌握其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安慰,以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积极、主动配合临床的治疗及护理工作。(2)疼痛处理:教会患者运用减轻疼痛的技巧,指导患者使用各科非侵袭性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音乐疗法、逐步放松法、分散注意力等,转移注意力,使其心情愉快,提高痛阈。(3)因大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抵抗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应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利疾病康复。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3)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类,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满意情况分为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人文护理等内容。

1.5临床疗效评估标准[9]SDS为四级评分制,偶尔有或没有为1分;有时有为2分;大部分时间有为3分;全部时间及大多数时间有为4分。抑郁阳性:50分(临界值),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SAS为四级评分制,包含20项,焦虑阳性为50分(临界值),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ES由5个正向计分及5个反向计分组成,分为A、B、C、D 4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自尊水平越高,总分为10~40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无法忍受;1~3分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8~10为重度疼痛。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30 30 t P 5.21±0.37 5.32±0.40 1.106 >0.05 3.01±0.18 3.59±0.27 9.790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AS、SDS、SE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E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SE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SES评分比较(分,±s)

SES治疗前 治疗后SDS疗前 治疗后±5.55 ±5.69 32.44±2.91 39.09±3.52 7.975 <0.05 24.02±1.93 23.34±2.09 1.309 >0.05 43.93±3.80 38.19±1.98 7.337 <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神经性疼痛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由于尚无治愈的有效方法,因此治疗上一般以预防为主[10]。刮痧以及闪罐均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临床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刮痧与闪罐具有改善局部疼痛的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笔者总结了于江苏省中医院进修期间6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首先,我们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组间比较,可以发现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缓解疼痛的作用要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本病的病程较长,很多患者在长期疼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焦虑甚至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SAS、SDS、SES评分,我们证实了上述观点,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通过治疗,我们发现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E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高的临床意义。最后,我们还分析了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利于护患双方共同合作,战胜疾病,保证各项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太阳经循经刮痧配合局部闪罐治疗,并配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且能拉近护患关系。

[1]王晓丽,张跃营,邱曙光,等.通络止痛方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 212-215

[2]宋文英,查旭山,胡文娟,等.中药联合围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4):3274-3275

[3]马晓红,李娜,李燕妮.中药热烘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2014,36(12):1804-1805

[4]刘银妮,何权,康朝霞,等.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评价研究 [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 1904-1906

[5]田浩,王莹莹,王兵,等.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J].陕西中医,2014,35(7):903-904

[6]黄锡婷,李飞舟,刘世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101-102

[7]孔宇虹,李元文,杨碧莲,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4,7(12):909-914

[8]薛建凯,余忠诚,李建平.浮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116-1117,1128

[9]肖卫敏,李振民,范淑凤,等.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4):517-519

[10]魏宝兴.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7):70-71

R473.7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43

2016-03-17)

猜你喜欢

后遗刮痧神经痛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刮痧疗法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