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2016-09-08童威何剑波陈谦谦石婕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研究生咸阳7046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西安70077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经炎面神经生长因子

童威 何剑波 陈谦谦 石婕(陕西中医药大学04级研究生 咸阳7046;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 西安70077)

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童威1何剑波2陈谦谦1石婕1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咸阳712046;2陕西省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西安710077)

目的:讨论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普通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参照Portmann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炎中应用临床疗效显著。

面神经炎;神经生长因子;临床疗效

面神经炎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该病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现在大多数治疗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1]。2014年9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神经生长因子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9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80例面神经炎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都是初次发病,未经任何处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2.67±11.61)岁,病程(3.66±1.52)d,左侧20例,右侧2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9.30±10.62)岁,病程(3.81±1.73)d,左侧19例,右侧21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1.2纳入标准起病时间小于1周;都有面神经炎的特点:眼裂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排除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面神经炎;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3处理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治疗:(1)泼尼松30 mg,晨起顿服,连续使用1周后调整,每1周减少5 mg,28 d后停止;(2)肌肉注射维生素B1,每次100 mg,每天1次,连用14 d;(3)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200 mg,每天3次,连续使用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国药准字S20060052),每次18 μg,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28 d。

1.4疗效评价依据House-Brackmann分级。痊愈:Ⅰ级,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闭眼、鼓腮可,面部表情正常;显效:Ⅱ级,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基本恢复,眼裂未紧密闭合,口角歪斜但不明显;有效:Ⅳ~Ⅵ级改善为Ⅲ级;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同时参照Portmann评分法,要求两组做皱眉、闭眼、动鼻翼、微笑、吹口哨和鼓腮6个项目,和正常一面比较,大致相同为3分,活动减低为2分,活动不明显为1分,彻底无变化为0分,在结束后加基础分2分,共20分;满分即痊愈,15~19分为疗效显著,10~14分为效果稍改善,小于9分为无作用[3]。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研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32/4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两组Portmann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8.5±2.01 8.4±2.13 17.80±1.85 15.75±3.34

3 讨论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主要支配面部的表情运动、味觉和腺体分泌以及内耳、外耳等处的皮肤感觉。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面部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肌瘫痪,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患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以及耳后乳突部压痛等。治疗应用改善面神经的供血、营养、促进神经生长及功能恢复为主[1]。神经生长因子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的,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神经生长因子包含α、β、γ三个亚单位,活性区是β亚单位,由两个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对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神经生长因子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分化成功能细胞以修复损伤,可能通过诱导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合成而发挥作用[4]。由小鼠颌下腺提取的鼠神经生长因子,沉降系数2.5 s,分子量13.5 Kd,其成分含有5%甘露醇和0.1%人血白蛋白作保护剂[5]。它可以作为靶原型逆向营养因子,也可通过顺轴突转运,还具有自分泌方式等,从而发挥营养外周神经细胞、调节损伤神经修复机制等作用,加速髓鞘的修复,促进病变纤维愈合[6]。综合现在国内外研究,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可概括为维护神经元、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支撑神经元的存活以及抵御发育中的神经元的死亡,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元受破坏都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这一作用过程中,我们已经得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可出现变化,这些都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被破坏后的恢复中至关重要,当前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结果与顾浩等[7]研究结果相一致。神经生长因子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结果可观,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能够增加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贾建平,陈生弟,崔丽英,等.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9-340

[2]史凌改.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19-120

[3]杨运周,胡文霞,翟宏江,等.更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6-17

[4]彭形.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203-204

[5]李培清,曾结平,吴伟伟,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8):2381-2382

[6]彭华,陈红,李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3-4

[7]顾浩,赵变歌,于会娜.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131-132

R745.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35

2016-05-24)

猜你喜欢

神经炎面神经生长因子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