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第二季度河南省生猪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2016-09-08胡亚楠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临储麸皮猪价

胡亚楠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正阳 46361263612)

2016年第二季度河南省生猪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

胡亚楠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正阳46361263612)

全国生猪价格延续稳中下滑态势,东北市场稳中震荡调整,不少屠宰企业无收购压力,压价动作频现,华北、华中市场稳中小幅下滑,南方整体保持稳定,个别地区猪价微跌,天气炎热,肉制品滞销较严重,屠宰企业降价收购意愿强烈。

第二季度临近6月底,大中专院校已经步入暑假的节奏,而高考、中考大幕已经完全闭上,集团性消费明显在缩小;炎热淡季对猪肉这种高脂肪类肉类有很大的排斥性;相对较高的肉价反过来是对消费的抑制;消费的放缓对屠宰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就意味着白条的走量放缓,白条市场的竞争性更强。而供给方面来看,虽大环境处于供应紧缺阶段,但小环境下的供给情况比上两月情况要好,虽然不少养殖户将大体重毛猪出售,但大毛猪的实际销售难度比较大,基本供应外地,主要是内蒙古、四川、贵州地区居多,好多养殖户的大体重猪还处于卖不出去的阶段,大体重毛猪价格走低的行情也拉低了肥猪行情。鉴于这段时间的钝刀割肉,毛猪行情好转无非要靠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是大体重毛猪出栏殆尽,第二个是消费有所提振。消费淡季的提振要靠莘莘学子的升学宴与谢师宴,估计时间节点到8月下旬了。为什么说屠宰企业顺势而为呢?打压生猪价格减少采购成本,成为一种手段,更是一种降价的信号,而猪场面对供给量改善,消费面减弱的不利局面,也不得不暂避锋芒。猪价涨跌互现,幅度不大,整体稳定。目前各地屠宰企业多采取缓降的策略继续压价,短期内提价意愿依旧较低,季节性需求淡季掣肘猪价涨势。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 第二季度市场行情分析

1.1仔猪高价推高后市养殖成本

仔猪价格一再飙高不仅推高了后市生猪的养殖成本,更是加大了单纯育肥户的风险隐患。端午节过后,随着生猪价格的降温,仔猪价格也出现了回落态势。生猪价格涨势放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目前补栏过热的迹象已经有所转变。最近饲料原料如玉米和豆粕开始反弹,大大增加了仔猪价格上行的压力,后市来看,仔猪价格下行趋势或日渐明显。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5月份中国冷鲜冷冻猪肉进口量高达56万吨,接近2015年全年78万吨的进口量,超过2014年全年的进口量。其中5月份进口量16.4万吨,环比增长37.86%,同比暴涨202%。预计到2016年下半年猪肉进口量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1.2豆粕价格上涨趋势不减

2016年上半年,豆粕现货可谓扬眉吐气,4月开始,价格犹如破竹之势,涨势汹汹,整体上涨31.55%,部分地区最高价突破3 500元/吨,屡创新高。上半年行情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宽幅振荡期:1-3月,强势上涨期:4-6月。豆粕现货价格受期货主导为主,走势基本相同。

第二季度豆粕强势上涨,涨幅接近40%。4月初,受需求低迷制约,豆粕价格小幅走低。4月10日开始,极端天气炒作,美豆不断上扬,连豆粕上演疯狂上涨行情,豆粕现货价格一路飙涨,部分地区重现2 700元/吨大关。5月10日,USDA报告调低美豆库存,利多支撑,豆粕价格持续疯涨,主流地区价格最高超过3 000元/吨,单日涨幅超150 元/吨。USDA6月报告下调巴西大豆产量200万吨,降至5 700万吨。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增加,油厂挺价,豆粕价格再次强势大涨,部分地区报价突破3 400元/吨,屡创历史新高。4月5日豆粕期货结算价为2 347元/吨,6月24日豆粕期货结算价为3 217元/吨,价格上涨37%。

2016年上半年4月开始,豆粕受极端天气影响,持续发力。下半年,涨势过猛的豆粕或将收敛。预计7-9月,外盘天气炒作气氛转淡,豆粕期现价格整体将回调。10-12月,美豆步入收割期,炒作之风再起,终端养殖行业需求或将增加,豆粕期现价格仍有望上行。

1.3麸皮价格短期内有小幅下跌趋势

原本6月10日左右全国各地新季小麦将会大量上市,但阴雨天气让农机无法下地使用,小麦收割进度放缓。小麦和阴雨的这场“约会”让人有些无奈。前期部分制粉企业采购了一些新季小麦用于加工生产,使得成本下调,利润有所好转。但新麦的使用让麸皮的质量受到一些影响。山东、河北等地部分制粉企业近期下调了麸皮的出售价格,市场主流成交价在1.12~1.18元/千克之间,这就让一些贸易商对麸皮价格未来的走势有些看跌。短期麸皮价格有下跌趋势,但不具备大跌可能,甚至在经历了6月中上旬的低迷期后可能出现触底反弹的上涨行情。

据统计,6月7日与4月10日相比:豆粕每吨上涨700元;棉粕每吨上涨650元;玉米每吨上涨460元;鱼粉每吨上涨2 000元;豆油每吨上涨1 500元;进口DDGS每吨上涨600元;面粉每吨上涨600元;米糠每吨上涨600元;麸皮每吨上涨400元……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麸皮的上涨幅度远低于其他饲料原料的上涨幅度,这就使得麸皮价格即便出现下跌,幅度也不会太大。

1.4玉米市场谨慎乐观

一季度国内玉米市场在满足自身供需及政策性因素影响下,其价格整体呈现弱势运行格局,一方面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超过亿吨,创下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实施以来最高纪录水平,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并对玉米价格形成底部支撑,同时,吉林省出台2016年上半年深加工企业自购补贴政策,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另一方面传统售粮高峰来临,市场供给较为充足。此外,有关超期玉米定向销售及拍卖传闻不断,加之2016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取消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利空影响。

对于二季度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分析认为以下几方面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及市场心态的影响极其重要,一是临储玉米收购总量已经破“亿”,尽管目前已逐渐接近尾声,但在未结束前其对玉米价格底部支撑作用依旧;二是高达2.6亿吨的临储库存需要向市场释放,首批2012年及2013年上市玉米7 000多万吨库存的投放已经迫在眉睫,大规模陈粮出库对玉米价格将会形成一定打压;三是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建立新的收购和补贴机制,既是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的这一只“靴子”已经落地,目前人们更关注另一只“靴子”——“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将如何展开,因此后期该政策对市场各方的影响至关重要;四是4-5月份进口廉价谷物将集中到港,可能会继续挤占一部分国产玉米消费空间,也为即将开启的临储玉米拍卖蒙上一层阴影,同时我国未来谷物进口是否会在下半年就此“打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总的来看,二季度临储玉米拍卖节奏和价格定位将成为市场走向新的“风向标”,同时按照目前国内玉米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后期农户手中余粮基本消耗殆尽,饲料养殖下游需求逐步复苏,国家“近拍卖,远控盘”格局或将再现,此外,我们对优质玉米的前景仍持乐观评估。

2 后市展望

2.1控制成本

2016年饲料原料价格相比2015年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在此情况下,控制好成本才是赚钱的根本。无论是规模养殖场,还是中小散户,控制成本都将是未来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加盈利的关键点。特别是对中小散户来说,在与规模猪场的竞争中,经营灵活、饲养精心,都有可能使其成本控制得比部分规模猪场还要低些,以此来抵消自己在资金和市场方便的劣势。

2.2压栏适度、拒绝抛售

猪价长期走势向好,当前相比2014年之前的供应量来说,生猪总供应已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需求也在下降。在大形势下,适度压栏有利于卖好价,但一旦过分压栏,则势必有人会在之后的集中出栏中受到伤害。

因此,笔者建议养猪人,2016年一定要摆脱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压栏要适度,同时在猪价有下调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查询猪价,及时掌握本地的猪价动态,不要急着抛售。

猜你喜欢

临储麸皮猪价
麸皮掺假咋识别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麸皮价格后期涨幅不大
供大于求,猪价上涨乏力
黑米麸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麸皮价格为何再次上涨?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