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6-09-08龙振江温雅国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5463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龙振江,温雅国(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5463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龙振江,温雅国(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54630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PVP,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VAS分值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VAS分值[(4.04±0.87)、(2.02±0.73)分]及JOA评分[(10.42±1.24)、(12.74±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2±0.96)、(4.32±0.58)及(7.25±0.68)、(10.22±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骨质疏松/并发症;脊柱骨折/外科学;经皮椎体成形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近几年统计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病率已达16.2%,说明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较多[1]。以往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常用方法是传统保守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逐渐完善,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势,日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2]。本院近年来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62~80岁,平均(68.7±2.1)岁;病程1~9个月,平均(5.4±0.3)个月。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25例,两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三椎体压缩性骨折7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1~81岁,平均(68.2±2.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6±0.2)个月。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26例,两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三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入选标准(1)患者均失去运动功能,需卧床休养;(2)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3)无脊髓受损或神经根受损症状;(4)无凝血功能障碍及病理学骨折;(5)无手术禁忌证。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养,在腰部和胸部垫软枕,给予抗骨质疏松类药物、止痛药等,后期适当进行腰胸部肌肉功能训练。(2)观察组:采用PVP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术前行X射线和CT检查,对患者椎体后壁的完整程度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并给予鲁米那(苯巴比妥)、阿托品等镇静和抗感染治疗。采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在C形臂X射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术。先观察患者侧位及正位片确定伤椎位置,再确定进针点和进针角度,对皮肤进行参观消毒后,采用9号穿刺针穿刺经过椎弓根刺入伤椎体前部1/3处,注入调好的骨水泥,注入量一般占椎体面积1/2以上为宜,待骨水泥在伤椎内分布均匀后停止注射,若发现骨水泥漏入椎管旁边的静脉丛、神经管时,立即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再将穿刺针取出。

1.2.2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0分:无痛感;0~3分:轻微疼痛;4~6分:疼痛影响患者休息,能忍受;7~10分:疼痛强烈,无法忍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的15分计分法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活动障碍越明显。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准水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分值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tP 2.02±0.73 4.32±0.58 15.601 <0.01 40 40 --7.92±0.82 7.91±0.84 0.053 >0.05 4.04±0.87 6.52±0.96 12.106 <0.0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s)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4周后tP 12.74±1.32 10.22±0.36 11.648 <0.01 40 40 --6.53±0.92 6.49±0.94 0.192 >0.05 10.42±1.24 7.25±0.68 14.176 <0.01

3 讨 论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脊柱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椎体压缩性骨折,随着脊柱骨质疏松病情的不断发展,临床症状逐渐表现为脊柱活动受限和骨折椎体部位的持续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3]。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以往常用传统保守治疗,以绝对卧床休息和服用止痛药物为主,老年患者若长时间卧床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易发生肺部感染、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而加重患者病情,使致残率和致死率升高[4]。长期卧床也会导致骨质流失,使椎体骨质疏松更加严重,易引发再次骨折,形成恶性循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由于创伤较大,不宜在老年患者中应用[5]。

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6-7]。临床应用椎体成形术时,应把握其适应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准确判断。术前常规行X射线、CT检查确定椎体骨折的部位。若方向椎体后壁完整性被破坏,但骨折片未发现明显突入椎管,神经未被压迫,则可增加骨水泥黏度及逐次分部位注射骨水泥[8];若椎体后复合体出现损伤,则需要恢复椎体高度,同时维持相应椎体节段稳定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由于一般发生于老年患者,术前需严格评定患者手术耐受能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认为,PVP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透视下精准定位,准确穿刺;(2)对骨水泥注入的量和时机严格把握,待骨水泥呈现糊状时注射,效果最佳。骨水泥的黏稠度、穿刺针的最后位置及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等均关系到骨水泥的弥散程度,对手术效果产生直接影响[9]。骨水泥最佳的弥散应该是呈现树枝状。骨水泥的注射量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每个椎体不同,但不超过6 mL。相关研究表明,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抗压程度及疼痛的缓解不具有相关性,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关联,故注射骨水泥时不应盲目求多[10]。虽然骨水泥的位置和注射量与术后疼痛关系不大,但少量适当且分布均匀的骨水泥比大量骨水泥能使脊柱稳定并更好地恢复。(3)骨水泥注入椎体后应观察20 min,因为骨水泥在注入后10~20 min才开始凝固,在1 h强度达到最佳,因此,骨水泥注射后应观察20min,防止渗漏。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与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V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PVP通过对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加快患者康复,防止出现再骨折。随着PVP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可能会更加广泛。

[1]黄春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11):559-560.

[2]江仕君,赵坚.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4):2209-2210.

[3]叶银静,杨光乾,刘家素,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6):57-58.

[4]吴耀,王峰,周建强,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5):385-370.

[5]黄刚,陈海云,刘卓勋,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2):2729-2732.

[6]庞安琪,谢章家,李兰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2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1):75-77.

[7]许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与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73.

[8]唐盛辉,李斯明,周子强,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高位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6):1601-1606.

[9]邬夏荣.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3):6920.

[10]李高陵,李宏卓,孙长英,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5):361-3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39

B

1009-5519(2016)01-0106-02

(2015-10-15)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