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对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2016-09-07祖雅桐杜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节效应自我效能感抑郁

祖雅桐+杜健

摘要 为了探讨青少年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对抑郁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采用青少年理想一现实自我差异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266名初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奄。主要结果如下:(1)青少年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抑郁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理想一现实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升高;(3)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降低;(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调节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即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速度随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关键词青少年,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抑郁,调节效应。

分类号R844.2

1引言

青少年期是“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ErikBon,1968),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自我概念的分化与整合,分化是指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形成关于自我的多重观点,包括对于自我状态的觉知,例如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以及处于不同角色当中的自我,例如作为子女的自我,和作为学生的自我(Ferguson,Hafen,& Laursen,2010;Harter,Bresnick,Bouchey,& Whitesell,1997)。整合是指将自我的多个部分结合成为一个相互协调.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有机整体。正如埃里克森所说:“年轻人为了体验整体性,必须在漫长的儿童期已经变成了什么人与预期未来将成为什么人之间感到一种不断前进的连续性”(Erikson,1968)。反之,如果多个自我观点不能被良好地统和,而是互相矛盾或冲突。将会引发各种心理困扰和情绪问题。找到这些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的建议,从而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顺利地度过成长的关键期,是本文的重要目的之一。

“持有不和谐的信念会导致苦恼”这种观点并不是新的(Festinger,1957)。并且许多经典的理论已经关注对于自我的不同信念间的冲突所引发的心理困扰(Erikson,1968;Homey,1950;James,1890;Maslow,1962;Rogers,1961)。然而这些理论不能预测哪一种苦恼或情绪问题是由哪一种特定类型的信念不相容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iggins在吸取了前人关于自我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于1987年正式提出了“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9-ancy Theory)”(Higgins,1987)。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存在三种基本的自我领域:现实自我(actual-self),是一个人(你自己或另一个人)相信你现实地具有的某种属性的表征:理想自我(ideal-self),是一个人(你自己或另一个人)希望你理想地具有的某种属性的表征(即,一个人对于你的希望,抱负或愿望的表征);应该自我(ought-self),是一个人(你自己或另一个人)相信你应该具有的某种属性的表征(即,一个人对于你的责任,义务或本分的意识的表征)。而自我差异(self-discrepancy)就是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之间的差距。不同类型的自我差异联系着不同类型的情绪障碍。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意味着积极结果的缺失,它联系着抑郁相关的情绪(如沮丧、失望和悲伤)。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消极结果的出现.它联系着焦虑相关的情绪(如恐惧、威胁和坐立不安)。并且自我差异的程度越大,经历的消极情绪越强烈。

如前所述,由于同一性的形成集中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此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这一群体更易受到自我差异所造成的抑郁的危害。例如,已有研究表明同一性延缓和扩散的青少年将会具有更大的现实-理想自我差异(Makros & McCabe,2001)。虽然总体上讲,自我差异的危害已经被其后的许多研究验证(Ferguson et al.,2010;Manian,Strau-man,& Denney,1998),但如果更加细致地考虑,情况似乎并非总是如此。试想。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实现理想的人,或许会因为自己目前的状态与理想状态间的差距而消沉,而对于那些坚信自已有能力实现理想的人,这种效应可能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

这种对自己的能力所持有的信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概念。其同的是从社会学习的角度,发展一个综介的理论架构,去解释行为改变疗法中的普遍机制。Bandura反对行为主义观点。强调认知在新行为的习得与保持中的作用。他认为关于强化的期望的信念比起强化本身,对于行为具有更大的作用。Bandura将期望区分为结果期望与效力期望。结果期望(Outcome expectations)是指一个人对于一个特定的行为将会导致某一结果的评估:而效力期望(Efficacy expectations)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可以成功地执行被要求去产生特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心。Bandura进一步认为,无论心理疗法的形式是什么,它的作用机制都是充当创造和加强个人的效力期望的途径(Bandura,1977)。

在其后的研究中,Bandura又多次对于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于1997年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对实现特定目标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的能力的信念”(Bandura,1997)。自我效能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时,它将会影响人们的活动选择;自我效能感的判断也决定当面对障碍或令人厌恶的经历时,人们将会花费多少努力,以及他们将会坚持多长时间;人们对于他们的能力的判断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Bandura,1977,1982)。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于抑郁发挥作用,通过三个途径(Bandura,1997;Bandura,Bar-baranelli,Caprara,& Pastorelli,1996)。一是通过未能实现抱负的无效能感。为自己设定了被自我判断为小能够实现的目标的人就会产生抑郁。当人们意识到在获得高度重要的结果上是无效力的时,他们是悲伤的和抑郁的。不能挽回的损失或不能获得渴望的有益的结果,突出地导致沮丧(Bandura,1982)。但是这种消极的效应可以被一个人对于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信念所调节。相信自己具有效力去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并且继续随求它的人们,会产生高动机和较少沮丧的心情:而判断他们自己不能够达成一个困难的目标,但是为了满足感或成就感而继续追求它的人们,会产生低动机和较高沮丧的心情(Bandura,1991)。我们认为这条途径是尤其与自我差异理论相关的。

二是通过社会无效能感。认为自己有能力获得社会支持的人,会主动地培养社会关系。支持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了如何去应对困难情境的榜样,并且缓冲压力源的有害效应。相反,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发展良好社会关系的人通过社会的孤独增加了对于抑郁的脆弱性。研究表明,对于社会支持的自我效能感显著地积极地联系着接下来的实际的支持,并且进一步相反地联系着一年后心理上的苦恼(Ho-lahan & Holahan,1987)。

三是通过思维控制的无效能感。一些认知疗法的研究者们已经强调对于控制抑郁思维本身的效能感在抑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Teasdale,1985)。即人们更可能避开或终止一个抑郁心境,如果他们对于他们在心情一相关的任务(例如对于短暂的烦躁不安的控制。以便它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被缩短)上的表现感到确信(Kavanagh & Wilson,1989)。相反,当人们感到无力扭转反反复复地思考消极事件时,抑郁就会加重。

根据自我差异理论,现实-理想自我差异意味着一个人感觉到目前的状态与他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并没有匹配。并且这种差异联系着无法实现愿望的挫折和积极结果的缺失,从而导致抑郁。然而,心理状态是外部事件的特性与人对于这些事件的解释两者的结果(Higgins,1987)。如果说自我差异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客观存在的距离,那么它应当与人们对于这种客观差距的主观解释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已有的研究已经从一些侧而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如Renaud和McConnell(2007)的一项研究表明,内隐人格理论能够调节自我差异对于自尊的消极影响。即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较大的个体报告了更低的自尊,但是这种现象在持有实体人格论的人身上(相信人格是同定和不变的)比那些持有增值人格论的人(相信人格是可改变可塑造的)表现得更为明显(Renaud & Me-Connell,2007)。

沿着这种思路,我们认为自我效能感也是影响自我差异后果的主观解释之一。即它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是否拥有缩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差异的能力的信心和信念。这样,虽然具有较大的自我差异的个体应当产生强烈的抑郁,但是相信自己具有效力去达成理想自我(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相比于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成理想自我(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应该更加能够抵御自我差异所造成的危害。

因此。我们做出如下主要的研究假设: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水平与抑郁水平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水平与抑郁水平呈负相关;自我效能感调节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水平间的关系。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在长春市某初中和高中8个班级进行集体施测。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66份。其中男生125人,女生141人;初一年级87人、初二年级75人、高一年级51人、高二年级53人。被试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4.13岁。

2.2研究工具

2.2.1自我差异

采用杜健和祖雅桐(2015)编制的《青少年理想一现实自我差异量表》。该量表专门用于测量我国青少年的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由37道题目构成,包括:学业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生活自我、总体评价6个大维度(详细维度见表1)。采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的6等级式评定,且每道题目均包括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次评价。自我差异得分为理想自我得分减去现实自我得分的绝对值.得分越高自我差异水平越大。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1,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0~0.88。与使用《Song-Hat-tie自我概念量表》调整措辞所测得的自我差异得分相关为0.86(p<0.01)。

2.2.2自我效能感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gcacy Scale,GSES),该量表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中文版由Zhang和Schwarzer翻译(Zhang & Schwarzer,1995)。该量表由10道题目组成,采用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的4点评定法,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7,分半信度为0.90,间隔10天重测信度为0.83。对GSES各项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其具有单维性(王才康,胡中锋,刘勇,2001)。

2.2.3抑郁水平

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13项目缩减版。由美国心理学家Beck编制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的版本由21道题目组成。1974年推出了13项的版本(Beck,Rial,& Rickels,1974)。对于每道题目,被试从4个叙述中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一个选项。总得分越高抑郁水平越高。根据Beck于1988年对使用该量表的多个研究的回顾,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0.90(Beek,Steer,&Garbin,1988)。

2.3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3.1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抑郁与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关系

自我差异总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13,p<0.05)。在分量表上,学业、容貌、师生及亲子关系、生理、社会分量表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值r范围从0.12(p<0.05,生理自我)到0.23(p<0.01,容貌)。自我差异得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M=55.9,M=57.2,t=0.46,p=0.643)。

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年龄呈负相关(r=-0.22,p<0.01),与年级呈负相关(r=-0.22,p<0.0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效能感得分在逐年下降。此外,t检验表明男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M=28.1,M=26.3,t=2.56,p<0.05)。

抑郁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14,p<0.05)。说明抑郁得分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并且,男女在抑郁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M=18.8,M=18.8,t=0.01,p=0.993)。

3.2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得分的所有方面均与抑郁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表1)。说明自我差异得分越高,抑郁得分越高,验证了假设1。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32,p<0.01)。说明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抑郁得分越低。从而验证了假设2。

为了验证假设3,我们检验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对于抑郁的交互效应。为方便研究,根据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分数对其进行分组,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上的个体(M自我效能=27.1,SD自我效能=5.8)称为“高自我效能感组”,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以下的个体称为“低自我效能感组”。对自我效能感高低两组分别进行以自我差异得分为预测变量,以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的一元回归分析。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β=0.20,t=1.44,p=0.158),对于低自我效能感组(B=0.58,t=4.75,p<0.001)(图1,图表制作使用Joses 2013,ModGrpah程序)。说明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自我差异得分与抑郁得分之间的关系很弱,但对于低自我效能感组,抑郁得分随自我差异得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为了进一步检验自我效能感对于自我差异产生的抑郁的调节效应,我们遵循温忠麟等人的建议(温忠麟,侯杰泰,张雷,2005),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第一步,以标准化后的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为预测变量,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二步,以标准化后的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感得分和两者的乘积为预测变量,抑郁得分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2)。第三步,进行交互效应的检验(表3)。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对于抑郁的主效应都显著,且交互效应显著。第二步中。乘积项回归系数显著(t=2.86,p<0.01),AR2变化显著(大约13%),因此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显著。说明随着自我效能感得分的增高,自我差异得分与抑郁得分间的关系强度减弱。即自我效能感得分高的个体更不容易产生由自我差异引起的抑郁。

4讨论

4.1青少年年龄,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自我效能,抑郁之间的关系

首先,结果表明,青少年的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验证了Ferguson等的结果(Ferguson et al.,2010)。Hatter等人使用Fischer的新皮亚杰主义来解释这一现象。根据这种理论,青少年早期的思维特点在于“单一的抽象”能力,在其中一个人可以建构基本的,抽象的自我描述符。这种能力限制了他们自我描述的复杂性程度。到青少年中期,认知发展的结构允许个体去发现自我表征中冲突的属性,但是此时他们尚不具备足够的认知整合技能去应对内部的自我矛盾(Harter et al.,1997;Halter&Monsour,1992)。

其次。如许多研究已经证明的那样,抑郁水平随着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水平的升高而增加(Hig-gins,Klein,& Strauman,1985;Martian et al.,1998)。根据自我差异理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一个人自己的立场来看,他目前的现实属性状态与他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之间没有匹配。因此人们认为他们自己的希望或愿望已经无法实现了。这种差异象征着积极结果的缺失(Higgins,1987)。

最后,作为本研究原创部分的结果证明了,自我效能感可以调节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自我差异和自我效能感是自我实现过程中的两个侧面。前者是对于自我实现中客观存在的困难程度的判断,后者是对于自己能够克服这种困难的主观信心。抑郁水平会随着对于客观难度的判断(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会随着克服困难的主观信心(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我们推测,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并不认为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完全意味着积极结果的缺失,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缩短这种差异,从而获得积极的结果。因此自我差异对于他们造成的影响很小。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认为自己无力克服自我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从而将会失去积极的结果,最终造成抑郁。

4.2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的研究的价值之一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内部一致性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基本地重要的”这种观念。自从Lecky(1945)将自我一致性的观念变成一种流行之后(Leeky,1945),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多个侧面论证了自我的多个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对于个体心理调节的重要性(Donahue,Robins,Roberts,& John,1993;Festinger,1957;Homey,1950;Rogers,1961)。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的不同表征之间的差别对于个体所造成的伤害因人而异,对于某一些个体所造成心理上的损害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如在我们的研究中,对于高自我效能感组,自我差异几乎不会造成抑郁。并且我们可以进一步大胆地假设自我差异并不只有导致抑郁情绪的消极作用,而是很可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一方面由于它的存在,使得个体意识到自我实现的道路的艰辛,从而将其视为一种威胁,给个体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扰;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差异将会被个体视为一种挑战,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从而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些设想都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证实。

4.3缓解自我差异造成的抑郁的建议

对于缓解自我差异导致的情绪问题的方法,Higzins(1987)已经从逻辑上提出了三个建议。分别是①通过改变个体的现实自我概念来缩减自我差异。②通过改变理想(或应该)自我概念来缩减自我差异。③通过改变自我差异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来实现这一目的(Higgins,1987)。具体地说。应用在青少年身上,我们应当: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现实自我,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避免产生自卑心理;设立恰当的理想自我,鼓励青少年设定切实可行的理想和目标,最好可以为自己设定分阶段的目标(短期,中期,长期),这样有利于看到努力的成果:对于那些对自我差异过于敏感的青少年,尽量使他们避免接触到环境中使得他们感到理想实现无望的线索,从而降低自我差异的可接近性,减少抑郁的发生。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也提出了新的建议。通过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来抵御自我差异造成的抑郁伤害。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起(Bandura,1977)。具体地说,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应当做到:让他们亲身体验目标实现的成功:向他们展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他人的事迹作为榜样示范;向他们讲解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最终实现目标;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他们经常处于愉悦的身心状态,从而增加他们缩减自我差异的信心。

5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青少年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抑郁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自我效能感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理想-现实自我差异的增加而升高;(3)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降低;(4)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水平调节现实一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即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现实-理想自我差异的升高而升高,但升高速度随自我效能感的增加而减慢。

猜你喜欢

调节效应自我效能感抑郁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人格特质P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