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新生儿235例死亡原因分析

2016-09-06欧阳向东邝晓敏郭汝珠王诚丽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郴州4230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足月儿早产儿死亡率

欧阳向东 张 健 陈 琴 邝晓敏 郭汝珠 王诚丽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郴州 423000

住院新生儿235例死亡原因分析

欧阳向东张健陈琴邝晓敏郭汝珠王诚丽▲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湖南郴州423000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探讨降低住院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17 220例,死亡235例,死亡率13.65‰。男女比例为2∶1,早产儿占死亡新生儿的61.7%,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占38.3%,早期新生儿死亡占71.1%。住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前4位包括重度窒息(18.7%)、先天畸形(17.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7.0%)、颅内出血(8.9%)。先天畸形是足月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早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加强产儿科合作,减少重度窒息、先天畸形、早产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新生儿;死亡原因;死亡率;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1yze the causes of death in hospita1ized neonates and to fi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reduce infant morta1ities.Methods The data of neonata1 death in our hospita1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 were ana1yzed.Results Among the 17 220 neonates hospita1ized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4,235 neonates were deceased with morta1ity rate of 13.65‰ and ma1e to fema1e ratio of 2∶1.Premature infants accounted for 61.7%and very 1ow birth weight infants consisted of 38.3%of the deceased neonates.71.1%of a11 morta1ities occurred within 7 days post partum.The main causes of neonata1 death were severe neonata1 asphyxia(18.7%),congenita1 defectsn(17.9%),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17.0%),intracrania1 haemorrhage(8.9%).Congenita1 defects was the first cause of death in fu11 term infants,and 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as the first cause of death in premature infants.Conclusion Decreasing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neonata1 asphyxia,congenita1 defects and premature through improving the prenata1 care and feta1 monitor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obstetrics and neonato1ogy department,are primary measures of decreasing neonata1 morta1ity rate.

[Key words]Neonata1;Causes of neonata1 death;Morta1ity rate;Interventive measures

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医疗卫生及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仍较高,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仍是妇幼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新生儿的死亡原因,找出薄弱环节,以期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死亡的23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方法

通过查阅病例资料,记录死亡新生儿的胎龄、性别、围产期高危因素、出生地点、出生体重、Apgar评分、死亡日龄、死亡诊断等资料。新生儿死亡病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1]进行统计分类,同一病例有几种致死因素时,死亡诊断按主要诊断统计。死亡率=某一段时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死亡的新生儿数/同期所有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总新生儿数[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5年内我院住院新生儿死亡23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3.65‰(235/17 220)。男157例(66.8%),女78例(33.2%),男女比例为2∶1。顺产124例(52.8%),剖宫产111例(47.2%)。足月儿90例(38.3%),早产儿145例(61.7%),其中胎龄<32周94例(40.0%)。低出生体重儿146例(62.1%),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90例(38.3%)。出生7 d内死亡新生儿167例(71.1%),生后8~28 d死亡新生儿68例(28.9%)。

2.2新生儿死亡与围产期高危因素

结果显示,在死亡的235例住院新生儿中,147例(62.6%)存在围产期高危因素,其中羊膜早破32例(21.8%)、羊水污染32例(21.8%)、双/多胎妊娠27例(18.4%)、前置胎盘25例(17.0%)、妊娠期高血压5例(3.4%)、妊娠期糖尿病4例(2.7%)、其他妊娠期疾病10例(6.8%)、脐带因素3例(2.0%)、其他9例(6.1%)。

2.3不同年份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新生儿共17 220例,同期死亡新生儿共235例,死亡率为13.65‰。前3年死亡率14.29‰(141/9867)较高,后2年死亡率7.43‰(56/7535)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8,P<0.01)。5年内由外院转入后死亡的新生儿例数共156例,占总死亡新生儿的66.4%(156/235)。其中有较大比例者是因为考虑经济及预后情况放弃治疗。各年度住院新生儿数、死亡数及死亡率见表1。

表1 2O1O~2O14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

2.4住院新生儿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

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是重度窒息18.7%(44/235)、先天畸形17.9%(42/23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17.0%(40/235)、颅内出血8.9%(21/235)。不同年份新生儿主要死亡病因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年份新生儿主要死亡病因情况[n(%)]

2.5早产与足月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

足月儿死亡病因前4位分别为先天畸形、重度窒息、先心病、败血症,早产儿死亡病因前4位分别为NRDS、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先天畸形。足月儿、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见表3。

表3 足月儿与早产儿主要死亡病因情况

3 讨论

新生儿死亡与经济水平、医疗技术和妇幼保健状况有关,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美国2003、2004、2005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63‰、4.52‰、4.54‰[3]。由于地域、医院级别及病例来源不同,近年来国内各个报道住院新生儿死亡率有一定差异,死亡率在4.50‰~30.60‰之间[4-7],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本组资料显示,我院2010~2014年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目前新生重症监护技术发展后新生儿死亡率下降的趋势一致。我院2010年、2011年、2012年死亡率分别为21.44‰、14.94‰、17.93‰,接近同期国内报道病死率的中上水平,2013年、2014年死亡率分别为7.74‰、7.52‰,后2年死亡率明显降低,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前3年外院转入比例高,该部分患者病情重,且因经济及预后原因放弃者占比例较大。

本组资料中显示,剖宫产与顺产对新生儿死亡影响不大。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与国内外报道资料一致[5,6],可能与男性肺成熟晚于同胎龄女性有关。胎龄和出生体重是影响早产儿死亡的的主要因素,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各器官发育越不成熟,因此死亡率越高。本组资料显示,早产儿占死亡总数的61.7%,其中胎龄<32周占40.0%,极低出生体重儿占38.3%,与国内外报道资料大体一致[5,8]。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总死亡数的71.1%,与国内其他报道资料相符[5,9],提示早期新生儿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本组资料显示,死亡患儿中大部分有产科高危因素,其中占前4位的分别为羊膜早破、羊水污染、双/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这些产科高危因素均可导致早产发生,与感染、窒息、NRDS、颅内出血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见新生儿死亡与产科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至关重要。

由于地域、医院级别及统计范围等因素的差异,各个报道中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顺位略有不同。国外学者Jehan等[9]报道新生儿死因前3位分别为早产儿、重度窒息、重症感染。伍军平等[10]对广州市花都区2003~2012年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前5位死因分别为早产、出生窒息、新生儿感染、先天畸形和意外死亡。白小红等[5]回顾性分析了2007~2011年期间180例住院新生儿死亡情况,发现早产儿占死亡新生儿的64.4%,早产儿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NRDS、肺炎、肺出血,足月儿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出生缺陷、肺炎、败血症。本组资料显示,我院住院新生儿死因前4位分别是重度窒息(18.7%)、先天畸形(17.9%)、NRDS(17.0%)、颅内出血(8.9%),其中NRDS为早产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先天畸形为足月儿死亡的首位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重度窒息是我院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但是后2年窒息死亡比例明显低于前3年比例,可能与近年来产科质量的提高与新生儿复苏技术在各级别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推广有关。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胎膜早破、胎盘异常、母亲妊娠期合并症、早产等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11],而窒息后正确、及时地抢救复苏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12]。国外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复苏技术项目的推广可使窒息相关死亡降低30%,而新生儿窒息造成了全世界约23%的新生儿死亡,也是导致脑瘫及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12]。因此,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以及广泛推广新生儿复苏项目降低窒息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本组资料显示先天畸形是我院新生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也是我院足月儿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先天畸形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畸形的近一半。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先天畸形在孕中期即可经B超检测出来,近年来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该类先天畸形理应减少,但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3],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辐射、环境污染增加及部分孕妇未进行正规产检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部分医院及技术人员B超检查技术水平不足有关。因此,加大围生期保健知识宣传如孕初3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定期产检的必要性等,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高产前诊断水平,才能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和病死率。

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我院新生儿死亡的第三位原因,也是我院早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随着产前激素及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使用,NRDS发生及死亡率较前下降,但由于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及存活增加,基数增大,目前NRDS仍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胎龄越小,肺发育越不成熟,NRDS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越高[14]。NRDS患儿多伴有围产期高危因素如羊膜早破、羊水污染、胎盘因素等,与早产、感染、窒息等发生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均可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并使其合成减少,与NRDS发生密切相关[15]。颅内出血是早产儿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也是本院住院新生儿死亡的第四位病因,亦与早产儿脑血管发育不成熟,窒息、感染关系密切。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围产期高危因素,减少早产的发生,对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总之,新生儿死亡原因与产科及新生儿科诊疗水平密切相关,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畸形的发生,加强产儿科合作,预防早产、窒息、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1]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3-637.

[2]傅华,段广才,黄国伟.预防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

[3]Mathews TJ,MacDorman MF.Infant morta1ity statistics from the 2005 period 1inked birth/infant death data set[J]. Nat1 Vita1 Stat Rep,2008.57(2):1-32.

[4]姜岚.537例住院新生儿死亡动态统计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61-2763.

[5]白小红,熊英,张德双,等.住院新生儿180例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88-91.

[6]马钊,李眉,韦丹.154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4):657-660.

[7]唐红强,姜燕,李和勤,等.263例死亡新生儿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220-1222.

[8]Batieha AM,Khader YS,Berdzu1i N,et a1.Leve1,causes and risk factors of neonata1 morta1ity,in Jordan:Resu1ts of a nationa1 prospective study[J].Matern Chi1d Hea1th J,2015,[Epub ahead of print].

[9]Jehan I,Harris H,Sa1at S,et a1.Neonata1 morta1ity,risk factors and causes:A prospective popu1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urban Pakistan[J].Bu11 Wor1d Hea1th Organ,2009,87(2):130-138.

[10]伍军平,韦荣忠,温金兰,等.广州市花都区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4):516-520.

[11]张雪峰,刘向梅,刘晓玲,等.545例新生儿窒息回顾性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4):240-243.

[12]Lee AC,Cousens S,Wa11 SN,et a1.Neonata1 resuscitation and immediate newborn assessment and stimu1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neonata1 deaths:A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1ysis and De1phi estimation of morta1ity effect[J].BMC Pub1ic Hea1th,2011,11(Supp1 3):S12.

[13]O1ney RS,Ai1es EC,Sontag MK.Detection of critica1 congenita1 heart defects:Review of contributions from prenata1 and newborn screening[J].Semin Perinato1,2015,39(3):230-237.

[14]Sakonidou S,Dha1iwa1 J.The management of neonata1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term infants(Euro pean Consensus Guide1ines-2013 update)[J].Arch Dis Chi1d Educ Pract Ed,2015,100(5):257-259.

[15]杨燕玲,单若冰.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7):423-426.

Analysis of 235 neonatal deaths in hosPitalized neonates

OUYANG XiangdongZHANG JianCHEN QinKUANG XiaominGUO RuzhuWANG Chengli
Department of Neonato1ogy,the First Peop1e's Hospita1 of Chenzhou City in Hu'nan Province,Chenzhou423000,China

R722.1

B

1673-97O1(2O16)11-OO35-O4

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B2014-177)▲

2016-01-06)

猜你喜欢

足月儿早产儿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4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析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足月儿临床转归研究
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