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00例自然人群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结果分析

2016-09-03李志海郭红节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治疗率贲门内瘤

李志海 郭红节



6000例自然人群上消化道早癌内镜筛查结果分析

李志海郭红节

目的总结分析6 000例自然人群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消化内镜筛查结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连续三年每年筛查2 000例自然人群,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统计分析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结果任务完成率10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检出率2.03%(122例),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早诊率)为81.15%(99/122),治疗率89.8%(79/88),随访率85.71%(402/469)。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段,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镜配合病理活检能有效筛查上消化道癌;上消化道癌检出率与性别及年龄有关。

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食管肿瘤;胃肿瘤;贲门肿瘤;内镜

【Abstract】Ob jective To summarizeand analyze the resultsof digestiveendoscopy screening for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 in 6,000 cases of natural population.M ethods Two thousand casesw ere detected and analyzed by endoscopy and pathologicalbiopsy via the clustersampling method in three consecutive years.Results The completion ratewas100%.The detection rateof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and cancerwas 2.03%(122 cases),including 81.15%(99/122)of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The treatment rateof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was89.8%(79/88)and follow-up ratewas85.71%(402/469).Positive rateofmalewas higher than female,the detection rate of personsaged 60 yearsor olderwashigher than thatof other age groups,the differencew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ndoscopy with pathological biopsy could effectively scree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cancer.The detection rateof uppergastrointestinal tractcancerwasassociatedw ith genderand age.

【Key words】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Project;Esophageal cancer;Gastric cancer;Cardia cancer;Endoscopy

我国是上消化道癌高发国,仅食管癌粗发病率即在30/100万以上,每年致死超过15万人[1]。为控制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威胁,卫生部多次于全国范围内开展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使大批国民受益。此项目旨在于疾病高发地区,对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一次性筛查及诊断多种不同部位的上消化道病变,使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能够在疾病尚可进行有效干预时得到治疗[2]。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该惠民项目在本地区的开展效果。

对象与方法

一、筛查对象

遵循整群抽样原则,纳入9个行政村为普查点,总人口16586人。按既往工作经验,40~69岁高危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7%,因此确定2012~2014年度每年筛查目标2 000人,理论覆盖16 216人,与目标人群接近。

二、纳入标准

40~69岁;本地常住人口;未表现出明显身体症状;未合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符合消化内镜检查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重症呼吸道疾病、哮喘持续、咽后壁脓肿、严重脊柱畸形等不宜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排除妊娠期妇女;排除碘过敏史者。

三、筛查流程

①对项目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将自主参加筛查的对象集中,讲解筛查相关事项,宣读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对象的同意。②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人口基本信息、生活习惯、消化道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③开展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内镜检查前必须去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内黏液及气泡开展病理活检;在食管内镜检查时,辅助开展碘染色及辅助性活检;认真检查贲门脊根部黏膜胃体侧区域、交界线下2 cm内、10点至1点处,此处为贲门癌高发部位,发现形态学异常必须活检;观察胃体区域时,可辅以靛胭脂染色,形态学异常必须活检。④对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患者,开展积极治疗;对其它癌前病变或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未能及时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筛查期间通过设计阶段、人员培训、现场工作的质量控制,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四、统计项目

①统计项目包括任务完成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随访率。其中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任务人数×100%,任务完成率≥100%为合格;检出率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的检出率,计算公式为:(食管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实际筛查人数×100%;早诊率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检出率中的比例,计算公式为:(食管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早期食管癌+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症)÷(食管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食管癌+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100%;治疗率=实际治疗人数÷应治疗人数×100%,治疗率≥85%为合格;随访率=实际随访人数÷应随访人数×100%,随访率≥70%为合格,其中应随访人数包括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食管轻度/中度异型增生患者、炎症及其它良性病变患者。②病变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五、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构成比(%),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一、项目筛查结果

2012~2014年度每年实际筛查人数均达到2 000人,任务完成率100%。三年累计检出食管重度异型增生、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患者122例,检出率2.03%;其中食管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食管早期癌症+贲门和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症患者95例(77.86%);接受治疗的患者108例,治疗率88.52%;需要随访对象469例,实际随访402例,随访率85.71%。治疗率、随访率均达到项目要求。

主要指标统计见表1。

二、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对象检出率高于其它年龄段,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见表2。

表1  2012~2014年度项目筛查结果(n)

讨论

上消化道癌包括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均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症状均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3]。为此,应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消化内镜筛查,实现上消化道癌的早诊早治[4]。本地区于2012年度开始全面开展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不仅使医疗工作者积累了肿瘤的诊治经验,也对其它疾病上消化道的防治提供了线索。

表2 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n(%)]

项目开展期间任务完成率持续达标,提示国家惠民项目已得到国民的普遍认可,也反映我院早期宣传工作效果良好。上消化道癌在本地检出率约为2.03%,在同类研究[5]中处于较高位置,提示本地为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早诊早治项目迫切需要更广范围地开展。早诊率持续达到70%以上,说明尚有较多患者处于医疗干预较佳时期,项目的社会意义充分。上消化道癌患者治疗率持续接近90%,较其他地区报道[6]的水平略高,随访率也处于国内高水平[7],说明尽早得到有效诊断,患者治疗意愿仍较高,这对控制上消化道癌的威胁有积极意义。

项目筛查结果还表明本地上消化道癌中,胃癌发病率最高,为300/10万人,这可能与本地居民多食辛辣、腌制、发酵食物有关;炎症、食管轻度/中度增生及其它良性病变被视为癌前病变,与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本地居民上述症状发病率约为9.23%,癌前病变高发病率与癌症的高发病率一致,提示积极控制癌前病变,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病率。

上消化道癌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这与孙惠昕等[8]报道一致,可能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有关,提示应密切关注老年高危人群,如有必要应对其开展定期内镜检查。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张志镒等[9]报道一致,可能是因为本地男性更喜饮烈性白酒、抽烟有关,提示需要强化健康教育,对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一定的遏制。

消化内镜联合病理活检对筛查上消化道癌效果较好,但仍需注意:①进镜观察接近贲门时,必须重点关注贲门癌高发位点黏膜,该位点在贲门脊根部黏膜胃体侧区域,交界线下2 cm内,10点到1点处;②完成进镜与退镜观察后,应该顺活检管道插入喷管,注入1.2%~1.5%碘液20m L,行碘染色指示性活检,为减少碘液所致不适,在喷完碘液后必须及时清水冲洗食管壁并清除残留碘液;③胃部内镜必须通过靛胭脂染色及放大内镜辅助诊断以提高诊断效率。

目前对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已有较可靠的治疗方案[10],本项目后期对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及黏膜内癌,主要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射频消融术等治疗,对食管黏膜下癌,在浸润深度超过200μm后,能有效施行食管切除术;贲门及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亦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或剥离术治疗,在内镜辅助手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建议进行根治手术。本项目中治疗率虽较高,但仍有少量患者因经济等因素,难以早期得到治疗,故应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对早癌患者,应该半年随访一次,其他良性病变可3年随访1次。

内镜检查虽可能造成如出血、呕吐等并发症,但已有规范处理方案,提示本项目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联合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上消化道癌的可靠方案,筛查报告显示本地为上消化道癌高发地区,且上消化道癌的发病与性别及年龄有关。

[1]杜灵彬,王买,吴伟,等.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43-144.

[2]张建功,王福让,张亚冰,等.食管癌贲门癌胃癌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结果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36(2):158-160.

[3]于素香,侯冰洁,马孝民,等.河北省唐县上消化道肿瘤内镜筛查结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6):925-927.

[4]孙惠昕,陈王洋,宋冰冰,等.黑龙江省2013-2014年度城市癌症筛查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5,29(4):315-318.

[5]严晓玲,毛阿燕,胡广宇,等.北京城市居民癌症筛查接受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8):1012-1015.

[6]陈函清,潘文胜,金冠福,等.色素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1):1134-1137.

[7]张澍田,李鹏.如何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率[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7):511-512.

[8]孙惠昕,宋冰冰,陈王洋,等.2009-2012年哈尔滨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果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7):2518-2521.

[9]张志镒,吴正奇,卢林芝,等.2009~2012年武威市凉州区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2014,23(9):743-747.

[10]刘杰,令狐恩强,卢忠生,等.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标本阳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10):554-557.

(本文编辑:郑浩轩)

Endoscopic screening for early carcinoma of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6,000 cases of natural population

LIZhi-hai,GONGHong-jie.Gastroenterology,Xiangzhou
DistrictPeople′sHospital,Xi-angyang,Hubei441001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1.010

441001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015-11-12)

猜你喜欢

治疗率贲门内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