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肽激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的变化影响

2016-09-03静郭立华姜琦李笑蕾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瘦素

张 静郭立华姜 琦李笑蕾



胃肠肽激素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的变化影响

张静1郭立华1姜琦2李笑蕾3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的变化情况。方法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的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观察组A的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是胃肠肽激素的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是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胃肠肽激素;胃肠道症状

胃肠肽激素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胃肠学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胃肠肽激素对消化道的吸收、分泌、运动、周身代谢以及免疫等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1]。肾脏是胃肠肽激素的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当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脏清除能力的下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导致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浓度下降[2]。肾衰竭与血压有关,西医学认为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与机理较多且复杂,任何可以引起血容量迅速下降、再充盈缓慢、血管扩张或者心功能不全等的因素,均可诱发低血压;有时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血容量大快速减少是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后AN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水平下降,可能受透析膜清除和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的影响。

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而血液透析治疗又可对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水平造成影响,致使发生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为此,笔者以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后胃肠肽激素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A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2.6±3.1)岁,身高为(164.20±6.53)cm,体重为(63.5±8.69)kg;观察组B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1.4±5.2)岁,身高为(165.20 ±7.53)cm,体重为(64.5±7.69)kg;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49.5±4.5)岁,身高为(167.20±7.59)cm,体重为(64.5±7.69)kg;三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二、病例选取标准

患者均符合《内科学》[4]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病情稳定2周以上,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透析指征为Ccr<15mL/min,或Scr在440~528μmol/L。排除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者、其他疾病导致的继发性肾病,如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等;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者。入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三、透析方法

观察组B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行碳酸盐血液透析,每周2次,每次治疗时间在5 h左右。仪器采用德国Fresenius4008S型血液透析机,透析时的参数设置如下:透析液的流量设置为500mL/min,血流的速度设置为200~250mL/ m in,透析温度设置为36~37℃,透析面积为1.3m2,超滤系数为5.5[5]。

四、研究方法

1.血液采集及处理

观察组B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抽取5mL空腹静脉血,观察组A和对照组患者抽取5m L清晨空腹静脉血。将2mL静脉血做离心分离血清处理,剩余3m L静脉血置入含有30μL 10%EDTA二钠和30μL抑肽酶塑料管中混匀,在4℃的环境下离心取其上清液,分装后将其置于零下70℃的环境中冻存待测。

五、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在透析血液前后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将其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6]。

六、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由专业记录员交叉记录,同一样本,进行三次重复性检测(无离群检验),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均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P<0.05,则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三组透析血液前后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透析血液前后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比较(±s,m L)

表1 三组透析血液前后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比较(±s,m L)

n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 F值P值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 F值P值胃动素(m L)血清胃泌素(m L)生长抑素(m L)血清瘦素(m L)40 478.35±115.15 33.25±6.35 42.35±6.35 3.01±0.58 29 689.50±135.58 71.25±7.32 69.58±7.36 5.12±0.84 53 758.58±126.68 92.36±6.58 72.63±8.51 8.45±1.12 3.3774 80.2043 3.0766 13.4750 0.0000 0.0000 0.0000 0.0002 40 426.24±106.51 30.16±4.21 51.62±8.41 4.02±1.21 29 284.60±72.83 136.00±37.56 71.80±25.67 4.14±1.03 53 289.41±78.26 148.30±42.80 72.60±20.16 4.24±2.34 6.2556 80.2043 38.3785 17.0389 0.0438 0.0384 0.0000 0.0002

三、三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后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n(%)]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逐渐恶化,它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7]。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且预后差,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措施。

有关人体和动物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血浆容量变化和右心房压力、张力的变化是调节ANP释放的主要因素,正常人血浆ANP水平不但与循环血容量变化相关,而且与细胞外液容量变化也相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透前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刺激心脏分泌ANP增加;透析后容量负荷减轻,心脏ANP也随之减少,在血透后血浆ANP水平与反应胸腔外液的TFI密切相关,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的血浆、ANP水平随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而变化。一些学者报道[8],在成年人和儿童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人马拉松前后,血浆ANP水平与CGMP水平呈高度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血浆ANP和CGMP水平的变化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外液的变化,方便早期正确诊断并给以及时治疗。

临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然而充分血液透析治疗后部分患者仍存在某些胃肠道症状,且黏膜损害的发生率也未下降[9]。这可能与尿毒症毒素及其他因素的参与有关,其中胃肠肽激素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未行血液透析治疗和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未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说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肠肽激素水平高于正常者,而血液透析治疗可引起胃肠肽激素等水平的升高。有学者[10]对15例患者透析4小时前后的部分胃肠肽激素血浆浓度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透析后患者胃泌素水平比透析前明显升高。另外还有学者[11]比较了透析患者与非透析患者血清胃泌素的水平,发现血液透析组患者胃泌素浓度高于非透析组。这可能是由于血液透析治疗尽管可以清除部分胃泌素,但胃泌素每天生成的量远多于清除的量,生成量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血液透析治疗本身的刺激相关[12],本次研究与上述学者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未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胃泌素水平增高,而胃酸减少,胃内液体和食物的排空较为缓慢,但肠道运动亢进,从而导致患者胃肠功能失调[13]。

综上所述,肾脏是胃肠肽激素的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的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是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

[1]崔松,黄先池,张克非,等.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与胃肠肽激素变化对胃肠道症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46-347.

[2]刘宁,黄雯.尿毒症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水平变化[J].医学综述,2007,13(11):853-855.

[3]乔菲菲,于俊生,李建英,等.中医药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156-2157,2161.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刘宁,黄雯.慢性肾衰竭瘦素及神经肽Y的变化及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7,5(4):25-27.

[6]沈波,张薇,田树敏,等.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7-68.

[7]叶朝阳,徐涛,毛志国,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3):318-320.

[8]Dietz JR.Mechanisms o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secretion from theatrium[J].Cardiovasc Res,2005,68(1):8-17.

[9]王沙燕,戴勇,黄瑞芳,等.慢性肾衰患者血浆IL-10、IL-6、TNF-α量的变化及血液透析对其影响[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0,20(1):55-56.

[10]颜怀荣,东阳,程悦,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2):218-220.

[11]李振华,吴琼祝,王自毫,等.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1):83-85.

[12]Martin GR,Beck PL,Sigalet DL.Guthormones,and shortbowel syndrome:The enigmatic role of glucagon-like peptide-2 in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adaptation[J].W orld JGastroenterol,2006,12(26):4117-4129.

[13]DaiWD,Zhang DL,CuiWY,Effectof long intermittenthemodialysis on improving dialysis adequacy of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J].ChinMed J(Engl),2013,126(24):4655-4659.

(本文编辑:吴嘉煖)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1.050

1300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肾内科透析室;2肾内科;3神经内科通讯作者:郭立华,E-mail:864513810@qq.com

2.检测方法

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的水平。记录仪器采用美国DPC公司所生产的十探头γ计数器。

(2015-07-24)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瘦素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瘦素及Foxp3的表达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