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

2016-08-27文勇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中心卫生院内科萍乡3370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生脉体征心功能

文勇(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中心卫生院内科,萍乡337018)

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

文勇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中心卫生院内科,萍乡337018)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其独特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运用。

生脉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心悸

心力衰竭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近几十年来,随着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常规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正性肌力药和利尿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即强心、利尿、扩血管三大基本治疗措施。近年来,中医药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较多经验,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生脉注射液应用于临床有数十年历史,主要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它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为进一步证实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本研究观察了生脉注射液对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积累更多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依据下述诊断标准选择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4~72岁,平均(64.75±3.85)岁,病程1~20年。心功能:Π级7例,Ш级11例,Ⅳ级2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3~70岁,平均(64.35± 3.75)岁,病程1~20年。心功能:Π级6例,Ш级12例,Ⅳ级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和病情方面,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实用内科学》第13版诊断标准。主要标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劳累时呼吸困难和咳嗽,颈静脉扩张、湿啰音、心脏肥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升高、胸水。次要标准:下肢水肿、夜间咳嗽、肝肿大、肺活量比最大值降低1/3、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确诊必须同时具有以上2项主要标准,或者具有1项主要和2项次要标准。

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Π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Ш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42~75岁,符合本病诊断标准,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均可纳入。

排除标准:⑴不遵医嘱、无法判断疗效,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⑵由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⑶合并有肝、肾及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⑷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1.4治疗方法按照常规给予休息、限盐、、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等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60 ml,以30~40滴/分的速度静滴,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1.5观察项目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体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悸、气促、胸闷、上腹胀满、肺部啰音、肝肿大、下肢浮肿等。按症状轻重分级记0、1、2、3分。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ESV和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血液动力学指标。

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询问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行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的检查。

1.6疗效判定标准采用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与慢性心力衰竭评分标准评定疗效。⑴显效:心力衰竭控制,各种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或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0%。⑵有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临床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或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70%。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体征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心悸、气促、胸闷、上腹胀满、肺部啰音、肝肿大、下肢浮肿等症状与体征的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心悸、气促、胸闷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与体征比较(x±s,分)

2.2心功能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CI、EDV、ESV、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6分钟步行距离也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在CI、ESV、LVEF、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心功能比较(x±s)

2.3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4不良反应2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适症状,治疗后复查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心室的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出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以呼吸困难、咳嗽、心慌、胸闷、乏力、疲倦、下肢水肿等主要临床表现,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显著上升。临床治疗目的是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心肌进一步损害,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抑制并逆转心室重构。

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力衰竭”名称,根据其临床特征,涉及中医“喘证”“心悸”“水肿”“痰饮”“胸痹”等疾病。大多数研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2],以心之阳气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现代中医将心衰分为气虚血瘀型、气虚阳虚型、水泛心肺型、气阴两虚型、气血两虚型、阴竭阳脱等证型,以益气活血、温阳化饮为基础,以人参、丹参、泽兰、北五加皮、五味子、半夏等为基本用药治疗。陈鼎祺在治疗时多以益气温阳利水为治,并认为在本病后期水肿明显,中西利尿剂叠进,加之温阳药的使用,使得阴津更伤,故常选用生脉散加味治疗。总之对心衰的辨证诊治,虽有多种分型,但总不离心衰本虚标实的病因病机,基本治法也多从益气、养阴、温阳、活血、利水入手。

生脉注射液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3]。主治气阴两虚、虚咳喘促、气短肢寒、脉虚及自汗乏力、食少倦怠、惊悸健忘,一切气阴不足之证。现代研究表明,生脉注射液处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者相伍为用,共奏益气养阴,生脉固脱之功。明代大医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生脉注射液中人参和麦冬并用,此乃阴阳并补、阴中求阳之意。

本文应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0例,结果表明其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疗效各指标方面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脉注射液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其独特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运用。

[1]王翔,易省阳.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新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10-11.

[2]邓志兵,王永.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53-354.

[3]袁扬,毛静远,唐娥,等.西药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5):519-520.

Shengmai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for 20 Cases

WEN Yo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ingxiang Xiangdong Laoguan Town Central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Pingxiang 337018,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engmai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 A total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hengmai injec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0.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5.00%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wo groups ha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Conclusion Shengmai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its unique effect,and safety is good.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Shengmai injection;chronic heart failure;cardiac function;palpitations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14.0631672-2779(2016)-14-0139-03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汤小清2016-03-24)

猜你喜欢

生脉体征心功能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夏天补点生脉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