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2016-08-24王慧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总数河北省

王慧杰,冀 平

(石家庄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5)

中国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王慧杰,冀平

(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运用多种资源,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尤其河北地方节日,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五方关系协调,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贯彻执行。最终形成河北省高校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校园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运用多种资源,民族传统节日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1]可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节日按照一年的次序为: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可谓是举国同庆的大节日。其中,中秋节与嫦娥奔月、端午节与赛龙舟、清明节与寒食等,在节日传说、节日游戏、节日祭祀等方面内涵丰富。春节还包含着腊八、元宵、填仓节、立春、龙抬头等若干小节日。2009年河北省还确立了内邱七夕节、永年清明节、雄县端午节、霸州胜芳元宵节和灵寿织女节5个传统节日。在河北省,地方民俗活动正在与传统节日逐渐结合,丰富发展着当地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和审美价值。每当传统佳节来临,人们在团圆欢聚的时候,不仅品尝了节日美食,还联络了亲情乡情,并进一步思索家国情怀,欣赏民俗表演。因此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的价值目标。

(一)蕴含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目标

节气是节日产生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以农为主,重视农业的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规律。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正月二十五的填仓节,百姓在院落中垒谷仓以祈求五谷丰登;[2]86立春节中的鞭春牛寓意地气回升,开始耕种;二月二龙抬头节日中的引龙,用糠引井水到自家瓮边,寓意带来财富,这些对于民富国强的向往,蕴含着“富强”的价值观目标。中国古代是专制社会,民主较少,但是传统节日如元宵节观灯、清明的寒食节等这些在宫廷中流行的节日,渐渐流传到民间。历朝历代皇帝都提倡民为邦本、与民同乐、与民休息、普天同庆,蕴含了“民主”的价值观目标。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传统节日中处处可以看到礼仪,如春节的拜年、清明节祭祀祖先等。2011年,中国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国协作会设计了七大节日的形象logo(标识),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努力,这项活动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提升了我国文化建设软实力,体现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文明”的价值观目标。中秋时节,万物有了结果、收获,一派和谐景象。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中秋节祭月、拜月、赏月、玩月,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佳句,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极为深厚,这种求长久的愿望,蕴含着“和谐”的价值观目标。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项目“中华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HBWY2015YG016)

作者简介:王慧杰(1972-),女,河北正定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二)蕴含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目标

中国儒家教育主张天人合一,由人合天。在人群中看重每一小己个人。由每一个个人来尽性成德,从而由人道合于天道。没有人道,天道也完不成。因此中国儒家教育中的尽性成德,才是每个人的最高最大的自由。由此最高最大的自由,来达到全天下的最高最大的自由。正如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中国百姓的观念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3]19、知足常乐、多子多福等,这些以孝悌德行为核心的精神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体现:如春节拜年、清明祭祖都含有孝,重阳节关爱老人体现孝与感恩。因此,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孝、善、感恩等德行文化,蕴含了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现代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农业社会的道法自然和“慢生活”的自由仍是我们的当代人的心理诉求。

(三)蕴含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标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感受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继承和发展屈原上下求索、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蕴含着“爱国”的价值观标准。中国传统节日祭祀与崇拜对象复杂,关公是忠诚和信义的象征,如春节祭祀众神中就有关公,蕴含着“诚信”的价值观标准。传统节日中的饮食很多不是为了满足食用,更多的是为了联络感情,如端午节接出嫁女儿回家,腊八粥分享给同乡,都充满了友善的感情,蕴含着“友善”的价值观标准。

毫无疑问,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载体,是能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中的“民主”也是从传统文化中改造出来的,因此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河北省大学生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

大学生是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如果能够解决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对社会就能起到很有效的教化作用。为了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与河北省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我们在河北省各高校发放500份关于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收回问卷500份。通过对问卷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河北省大学生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名称的了解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名称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图1):能说出1-2个中国传统节日名称的有23人,约占总数4.6%;能说出3-5个的有155人,占总数31%;能说出6-8个的有240人,占总数48%;能说出10个以上的有82人,占总数的16.4%。说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过传统节日,但没有引起重视。

图1 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名称的了解

(二)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来源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文化内涵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图2):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的有73人,占总数14.5%;能讲一些,但不太准确的有265人,占总数的53%;知道一些,但不太会讲的有145人,占总数的29%;没听过,也不会讲的有17人,占总数的3.5%。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较高,但不够深入和全面,可能与外来节日文化冲击、家庭教育中节日文化较淡、社会教育中节日更多被商家利用而冲淡文化内涵有关。

图2 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来源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三)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

对于传统节日认知途径,调查显示(图3):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途径是通过政府、学校开展的节日活动的有101人,占总数的20.2%;通过参加商家开展的促销活动的有50人,占总数的10%;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参与活动的有157人,占总数的31.4%;通过长辈教育、自身的经历的有192人,占总数的38.4%。

图3 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

这表明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主要通过“长辈的教育”排在第一位,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其次是网络等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非常大。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在节日传承中并未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我们要发挥课堂讲授、团日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来弥补这一不足。

(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图4):能答对一部分的有121人,占总数的24.2%;能答对两部分有140人,占总数的28%;能完全答对有200人,占总数的40%;完全选错有39人,占总数的7.8%。可见大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对,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图4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

(五)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对于传统节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图5):认为它们之间有影响有303人,占总数60.6%;认为两者之间影响较大有143人,占总数的28.6%;认为两之间影响微乎其微的有54人,占总数的10.8%。可见,很多学生认为两者有关系,但是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有何关系,所以,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学校课堂教育和课外(家庭和社会)活动进行。

图5 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六)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活动的需求情况

对传统节日活动的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图6):认为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383人,占总数的76.6%;认为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的有54人,占总数的10.8%;认为旧的繁文缛节又流行起来,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有40人,占总数的8%;认为无所谓不关心的有23人,占总数的4.6%。调查结果令我们欣慰的是,河北省大学生赞成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占一半以上,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节日活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节日活动是可能并且必要的。

图6 河北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活动的需求情况

三、河北省大学生继承传统节日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选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4]188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大学生选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日常生活要素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较合理也是可行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既要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大力宣讲,挖掘其深层内涵,又要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于传统文化节日中没有的部分,可以在举办的节日活动中加以弥补,尤其是突出河北地方传统节日的民俗内容,像清明节永年的绕城、端午节雄县的渔船会、霸州胜芳镇的元宵节花会、内邱七夕节乞巧等,让河北省大学生在传统节日中感受民俗文化,体会传统节日中的人文魅力和审美价值。

(一)践行国家层面的价值观途径

中国传统春节涵盖从农历腊八到二月二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大学生放假在家,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场所,开展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活动。活动时间:农历腊八至二月二。具体活动如下:(1)春节放假期间,搜集家乡的节日民俗礼仪、节日信仰和祭祀、节日游戏等节日资源。(2)由高校团委发出号召,要求学生节日期间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准备年货、贴春联等。(3)随着春节的结束,返校的学生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写一份节日心得,增加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4)学校依托实践基地,举办校企联合趣味比赛活动,比如猜灯谜、趣味运动会等。参加者是学生和实践基地企业的员工,既培养感情,也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

大学生在感受了节日传递的富强、文明、和谐的信息后,反思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改变婆娑现实,建立自信。

(二)践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对策

五一国际劳动节(敬业)和端午节(爱国)、六一儿童节(友善)相近,可以借力五一劳动节开展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价值观活动。活动时间:五一至六一。具体活动如下:(1)端午节期间,组织学生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村居清洁、节日慰问、助残爱幼等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贫困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慰问金、粽子等,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点滴小事的实践,培养学生奉献社会的爱国情感。(2)开展校园洒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3)制作节日小报。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活动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活动。让学生体验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4)和临近商家联合开展包粽子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体验了节日中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反思只有树立自强的信念,才能为社会作出奉献。

(三)践行个人层面价值观对策

结合中秋节(自由)、国庆节(法治)、重阳节(感恩),推行以孝德文化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践行活动。活动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至九月九。由于传统节日中没有法治内容,可以利用古代秋后问斩的传统开展普法宣传,对传统节日进行创造性转化。具体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月饼设计”“月饼包装设计”比赛,创新月饼外观与内在,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举办学生自己的“月饼宴”。(2)进行以家庭或宿舍为背景的话剧表演,突出学校也是家的主题,突出宿舍乃至整个班集体的友情似亲情的团结和谐的气氛。(3)重阳节为父母做一件事,哪怕是洗一次脚、捶一次背。(4)开展普法活动。进行法律知识竞赛和模拟法庭等活动。

大学生在感受节日的平等、公正、法治气氛后,反思只有自律才能宽以待人,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在河北省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这一载体,既传承和保护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涵养和蕴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响应了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又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发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作用,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得以改变,真正做到修己以安人。

总之,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目标指导下,河北省大学生要整合相近的传统节日和法定假日,通过挖掘河北地方传统节日内涵,弥补中国传统节日不足,通过五方关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保证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贯彻执行。将这些活动逐渐长期化、制度化,最终形成河北省高校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校园文化。

(注:本文是河北省2015年“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学生王敬一、徐明月和秦建军作了调查和整理工作。)

[1]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张渭莲,段宏振.燕赵民俗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3]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程铁标)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A Case Study of Hebe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Hui-jie,JI Ping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current college moral education,and it needs using a variety of resources,including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especially Hebei local festivals,need to be transformed in an attempt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government,schools,families,society and students.Thus,a characteristic campus culture would be formed based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Hebe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college student;socialist core values

1673-1972(2016)04-0133-05

G127

A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总数河北省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