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绿色物流发展的基本路径

2016-08-23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6年6期
关键词:物流业运输物流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浙江绿色物流发展的基本路径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产业联动、重点突破的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四个一”的发展路径体系,以信息技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优化流程设计及关键技术突破为主要手段,以加强工作体系建立和强化绿色投入为基本保障,从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最终目标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物流作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物流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浙江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重要途径。为此,加快浙江省绿色物流发展路径研究,着力推动浙江绿色物流发展,对引导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第三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物流国外发展经验启示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物流业起步较早,在绿色物流发展中,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加以调控和引导。比如欧洲,政府已经取消了限制物流的各种措施,欧盟国家已经形成各种绿色物流通道。而美国政府则出台了有利于绿色环保的相关法规、政策;日本自从美国引入绿色物流后也将其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相继出台了关于绿色物流体系的各项相关政策法规,提出建立实现社会经济、生态、资源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新型环保物流体系,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手段上实现绿色运输、绿色包装以及绿色逆向物流,十分注重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对浙江的启示:一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企业通过绿色运输、绿色包装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必须考虑废弃旧产品的回收、翻新、改制等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物流网络;三是提高环境意识,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实现供应链的绿色化。

浙江物流业及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在《浙江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和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下,浙江物流业发展全面提速,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绿色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4年,浙江省物流业增加值为3930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省GDP比重9.8%,占三产比重20.4%;港口物流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港口货物吞吐量13.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64万标箱,同比增长11.9%。物流园区建设加速推进,截至2014年,列入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已有17个投入运营,2014年完成投资超165亿元,逐步成为全省绿色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物流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整体实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现有A级以上物流企业80家,占全国总数的10.43%,3A级以上物流企业51家,杭州、宁波、金华成为物流企业高度集聚发展区域,三地市集聚了全省60%以上的物流企业。杭州传化物流“公路港”、宁波港物流金融等新型物流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示范;以台州玉环陆通物流等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开展车源、货源信息整合等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探索整合创新发展新路径。物流企业从原来只提供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服务转变,从简单的承揽物流业务向根据客户需要的专业化物流服务转变。

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智慧物流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浙江充分利用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发挥“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同时加快了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发布《道路货物运输业务信息交换规范》(DB33/T924-2014)等地方标准,新增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服务标准化试点、内河港智慧生态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2个省级试点。此外,以杭州、宁波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全省智慧物流发展加速推进。

发展环境得到优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浙江陆续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各地也制定出台了一批相应的配套规划和政策。浙江积极开展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建设工作,组织物流业转型升级项目申报、重大工程项目申报,积极构建地区性物流网络系统,进一步推动浙江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制约

总体来看,浙江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但是绿色物流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绿色物流理念未深入人心,对绿色物流的全局规划和系统考虑不全面;二是物流系统建设运行效率不高,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完善,专业化物流需求不足、设施设备落后,高能耗高排放现象普遍存在,物流园区开发集约度不高,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不足;三是推进绿色物流的工作举措落实有待完善,缺乏物流建设标准和考核督查体系。

发展绿色物流的基本路径

浙江绿色物流发展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为核心,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产业联动、重点突破的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四个一”的发展路径体系(即设计一套系统流程、建设一批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完善一套工作体系),以信息技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优化流程设计及关键技术突破为主要手段,以加强工作体系建立和强化绿色投入为基本保障,从而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最终目标。

(一)设计一套系统流程

完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绿色物流的发展与基础设施有着紧密联系,浙江需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一是随着杭甬运河通航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加大水陆联运的比例;二是基于萧甬铁路体系的完善,进一步提高海铁联运模式,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铁路货运站与港口码头无缝衔接;三是大力优化航空货运网络布局,加快航空货运转运中心、连接国际重要航空货运中心的大型货运枢纽建设。

完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完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对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一是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制定配送计划,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货损量和货运量;二是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三是评价运输者的环境绩效,有专门运输企业使用专门运输工具负责危险品的运输,并制定应急保护措施。

建立一套跟踪服务体系。建立物流跟踪服务体系,实现“可视化”管理,即把物流的所有作业环节和相关活动都纳入管理系统之中,利用全球定位(GPS)和地理图形系统(GIS),实现车辆的运行监控、车辆调度、成本控制和单车核算,同时实现交通货运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网上物流在线跟踪、物流投资项目等信息互通共享。支持物流企业采用物联网等物流新技术,实现企业、车辆与互联网的即时连结。

(二)建设一批重点领域

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物流技术、信息、服务、运输、货代、仓储、冷链、应急等物流标准的修订工作。支持仓储和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卸货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建立全国托盘共用体系,推进管理软件接口标准化。开展物流服务认证试点工作,推进物流领域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要依托大数据,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云建设,建立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智慧物流园区(基地),建立深度感知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建立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末端配送网络,建立科学有序的智慧化物流分拨调配系统,建立互联互通的智慧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配送标准化、单元化水平以及提升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

推进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物流信息现代化是提高物流效益的基础,也是绿色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支持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等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鼓励各类平台创新运营服务模式。特别要进一步完善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和洽谈业务,提高物流供需之间的契合度,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能力、数据共享能力、电子商务交易能力,提高物流环节的效率和效果。

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应加大力度推动物流园区的整合提升,基于“十二五”规划的20个重点物流园区,进一步调整园区规划,争取物流园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建设货运“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转运物流园区,实现区域集中、企业集聚、要素集约的规模化和网络化运营。一是加快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园区周边公路、铁路配套;二是发展配套的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三是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运作。

(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着力突破清洁能源的技术。一是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发展天然气、纯电动、气电混合等新能源的运输车辆,推广双燃料、电动车等逐步实行国Ⅳ排放标准。二是加强交通运输装备排放控制,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装备废气净化、噪声消减、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装置的安装要求。三是落实环保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沥青、钢材等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

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技术。一是推广物流信息编码、物流信息采集、物流载体跟踪、自动化控制、管理决策支持、信息交换与共享等领域的物流信息技术。二是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可视化技术、移动信息服务、智能交通和位置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三是鼓励新一代移动通信、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自动导引车辆、不停车收费系统以及托盘等集装单元化技术普及。四是推动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智能配货等领域的应用。

解决物流O2O系统瓶颈。传统物流企业须突破现有系统瓶颈,构建系统思考、系统规划、系统执行与系统监控及保障的物流O2O系统。构建绿色物流订单系统、物流规划系统、物流执行系统、过程监控系统、支付系统。

(四)完善一套工作体系

建立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在目前“条块分割”还比较严重的体制背景下,应建立多部门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各级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更好地发挥发展改革部门的物流业综合管理作用。

编制绿色物流发展规划。在现有物流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出台符合全省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着重加强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统筹规划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置科学合理的物流节点,引导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同时,在各地市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组织编制区域性的绿色物流业发展规划;相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组织编制专项物流规划。

制定绿色物流发展的标准规范。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吸收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经验,应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制定绿色物流发展的标准化规范。一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二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全面梳理现行标准;三要抓紧制订尚缺的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完善监测考核评估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绿色物流统计、监测体系,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方法科学、技术手段先进、队伍素质优良的现代物流统计体系。二是绿色物流规划的实施要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欠发达地区应建立良性的引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绿色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形成健全有效的绿色物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应用,逐步建立企业行为档案,通过建立记录体系、公布“黑名单”等方式。

对策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理念,完善绿色物流体制。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认识,采取一切措施,大力宣传和倡导绿色物流。大众媒体通过向公众提供有关绿色物流的信息。企业更需关注、理解绿色物流。修订物流业安全监管、交通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开展综合性法律的立法准备工作。

打造绿色物流系统,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倡导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配送以及绿色包装。一是通过对运输线路合理规划,缩短并精简运输路线;二是积极采用多式联运,实现整体运输最优化,提高运输效率;三是合理布局仓库及配送中心,减少货物迂流;四是积极实施共同配送,整合物流资源。

支持绿色物流企业,强化扶持逆向物流。支持绿色物流企业,对绿色环保型企业实行税收激励,通过信贷、价格补贴等方式为企业补充发展绿色物流所需资金。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必须要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组织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的整体效益化。

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等资金资助绿色物流项目的开发,建立绿色物流资金供给体系。加强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一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的研究,加强型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二是各大高等院校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绿色物流教育。三是要开展物流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

课题组成员:蔡和厉峰应瑛郑华袁畅王晓君

猜你喜欢

物流业运输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