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阴阳气血消长规律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分析

2016-08-17于秋红肖云心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消长阴阳月经

于秋红 张 惠 肖云心嫣

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2.北京体育大学

根据阴阳气血消长规律治疗月经过少的疗效分析

于秋红1张 惠2肖云心嫣1

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2.北京体育大学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可能是某种器质性病变,如宫腔粘连或功能异常的临床征象,应给予重视。如经检查未发现明确的病因可按照月经不同时期的中医阴阳气血变化规律[1]进行治疗。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观察按照月经不同时期的阴阳气血变化规律运用针对性方剂治疗月经过少,以获得更客观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样本来自2013年3月~2015年7月到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就诊的月经过少患者160例;均为本校在读女学生,涉及蒙、汉、藏、维、回、彝、壮、苗等民族,年龄18~26岁;其中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此前均未进行过中西医治疗。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月经特征符合2012年马宝璋等主编的《中医妇科学》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既往,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量过少[2]。参考诊断标准[2],自行定义月经过少病情程度分类:重度为月经点滴即净,中度为月经量少于既往量的1/5,轻度为月经量是既往量的1/5~1/3。

1.2.2 排除标准 因妊娠、早孕、绝经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结核、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病变、生殖器官肿瘤及生殖器结核引起的月经过少,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近期服用过同类药物或未按规定服药致疗效难以判断,服药期间妊娠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分组 对就诊的160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一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另一组遵循阴阳气血消长规律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组)。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病情轻、中、重度分级等指标比较上没有差别(表1)。

表1 两组对象基本临床资料(例)

1.3.2 活血化瘀疗法[3]组方: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5g,枣仁15g。服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两次口服。

1.3.3 阴阳气血消长规律疗法[4]根据月经不同时期阴阳气血的消长规律,以及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分为月经前期(12d)、月经期(5d)和月经后期(12d)。用药组方:①月经期:桃仁12g,红花12g,莪术15g,丹参20g,当归20g,川芎15g,赤芍12g,桂枝12g,益母草30g,党参15g,川牛膝15g,酸枣仁30g,元胡15g,白芷15g,干姜10g。②月经后期:麦冬20g,枸杞子20g,炙黄芪20g,白术30g,山药15g,女贞子15g,当归20g,菟丝子15g,何首乌15g,黄精20g,党参20g,白术30g,熟地20g,续断15g 。③月经前期:山药15g,枸杞子20g,菟丝子15g,党参15g,何首乌15g,杜仲12g,淫羊藿15g,锁阳15g,当归20g,丹参20g,肉桂10g,黄精20g,熟地20g,白术30g,续断15g,仙茅12g,炙黄芪25g,柴胡12g,枳壳12g,桔梗12g,山慈菇20g,服药方法:月经来潮前2d开始服月经期汤药5剂后,接服月经后期汤药12剂,之后再服月经前期汤药12剂。以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服月经期汤药为准,月经前期汤药酌情增减。各期所服中药,水煎,每日1剂,早晚两次口服。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治愈:停药后月经量恢复至既往月经量。②显效:停药后月经量明显增加,达到既往月经量的2/3 以上。③好转:停药后月经量增加,达到既往月经量的1/3~2/3。④无效:月经量无增加,或者仍少于既往月经量的1/3。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无效率小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例)]

2.2 不同程度经血少病症疗效情况

对不同严重程度经血少病症,阴阳气血消长规律周期疗法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结果也有所不同。轻度和中度者治愈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但重度者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病情程度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3.1 月经过少原因分析

在本校门诊就诊的女学生中患月经不调多为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过少,为非器质性病变。究其原因可能与高考竞争、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不避生冷等生活方式有关。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女学生从边远山区来到北京,生活环境、风俗习惯、饮食起居变化大,自体调节不好,造成月经过少。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女学生身体瘦小,发育未完善,脏腑气血不充盈,也是月经过少的原因之一。大便干燥及不适当的减肥也可造成月经过少。

3.2 月经过少的中医调理原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7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是下,故有子。规律的月经是女性身体健康的标志之一。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气与血,相互滋生,相互为用。调经要顾护气血使其充盈平和。气血旺盛,脏腑、经络得以充养,血海得以满盈,经血才能调畅。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胃中谷气盛,气血才能旺。肾主月经,经水出诸肾,肾精丰满则经事以时下,调经要养肾。少女调经,重点在肾,多以滋补肾阴为主,兼顾肾阳[5]。

月经周期的形成,是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和新陈代谢等的节律表现。行经期,胞宫出血。胞宫由经前的充盈渐至空虚,行经期胞宫的生理特点是泄而不藏,经血以通为顺,宜通不宜涩,用药以养血活血通经为主,重用活血逐瘀之品,使淤血有去路,易于新组织生长。此时应用月经期方药,活血化瘀,安神暖腹止痛[6]。方中益母草、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枣仁安神稳定情绪;干姜、白芷、元胡散寒止痛。经后期胞宫空虚,肝肾精血相对不足,处于阴长期,治疗上要补气养血填精,滋阴补肝肾为主[7]。应用月经后期方药,方中麦冬、枸杞子、女贞子滋阴;当归、党参、炙黄芪等补气养血;黄精、何首乌、川续断等补肝肾。经前期为阳长期,阳气鼓动,万物生发,为下次月经做准备,此期要调补阴阳气血,适当活血引血下行[8]。应用月经前期方药,温补脾肾,固本调经。方中黄精、熟地、党参、炙黄芪等滋阴补气;锁阳、肉桂助阳,当归、丹参活血;柴胡、枳壳、山慈菇疏肝散结。月经过少经过阴阳气血消长规律的周期治疗,大多可以治愈。活血化瘀方剂的功效是活血祛瘀;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当归、白芍补血养肝,活血调经;熟地滋阴;枣仁安神。是一剂比较平和的活血化瘀方剂。临床治疗月经过少有效,但弱于以阴阳气血消长规律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

月经过少非大病,但长期月经过少会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育能力,不能忽视。中医中药治疗月经过少较西医有优势[9],中医治疗重在调理肝、肾、脾三脏,顺应人体阴阳气血消长的生理特点及规律,采用中药进行周期性治疗,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冲任调和,阴阳气血平衡,月经量恢复正常。这种顺势而为的治疗方法,效果好,事半功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1] 郭志强. 郭志强妇科精华[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6.

[2] 马宝璋, 齐聪. 中医妇科学[M]. 第3版.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75.

[3] 张志谦. 四物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少65 例 [J]. 河南中医, 2014,34(9):1806-1807.

[4] 郭志强. 郭志强.妇科精华[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33-37.

[5] 李晓辉, 李晓欢, 王艳萍. 月经过少辨治[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29(7):71 ~73.

[6] 夏琴琴, 温静, 罗娟珍, 等. 滋血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少33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6(2):83~84.

[7] 李智慧. 滋肾四物汤治疗月经过少60 例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 48 (1):55,66.

[8] 张志谦. 四物汤加味治疗月经过少65 例[J]. 河南中医, 2014,34(9):1806~1807.

[9] 侯莉娜.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体会[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3): 502~503.

[责任编辑:董 琳]

2016-03-17

2016-05-23

猜你喜欢

消长阴阳月经
北方冬小麦越冬前后生物量消长规律*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京剧表演流派的消长与嬗变——由京剧净行“尚派”成立问题而生的思考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