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关注个性

2016-08-16武辉

考试周刊 2016年61期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性因材施教

武辉

摘 要: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艺术,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其基础性与工具性还是其人文性与艺术性,都彰显这一学科的独特魅力。因此,语文教学在高中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也是极易被忽略的问题,教师对差异教学缺乏充分认识,这是导致长期以来学生个性受到压制,因材施教迟迟无法落实,高中语文教学寸步难行的主要原因。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此,广大教育者应及时更新观念,合理运用差异教学,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彻底改变“只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个性 高中语文 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色教学法,教学实践表明,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极佳,对此,教师应加深对此教学法的研究,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计划,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个性化学习”,使高中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下、愉悦的情绪中提高语文水平与能力,同时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进步,这是实施差异教学的最终目标。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见解:

一、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差异教学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也是最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说,合理进行分组能够保证差异教学的质量。对此,教师要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进步。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上的差距进行“互助式”分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弱组合”,可以由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一分组方式是为了达到以优扶差的效果,使组内成员可以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协作,实现目标。这种分组方式的科学性在于营造以强带弱的学习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教与学的内部动机。对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与组内成员的交流,弥补自身不足,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而言,在帮助其他成员的同时也能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高中学校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差异和需要,通过合理的小组划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与和教师之间的学习相比,学生之间的学习更加自在,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学习起来显得更便捷,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发展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之一,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巨大的情况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小组学习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形成潜移默化的激励机制,强化学习效果。

二、精心设问

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习节奏很快。作为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对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减少或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使学生在课堂中度过的每分每秒都学有所获,这也是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实现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争论,引导学生把一部分的精力用于高效的课堂讨论中,坚决避免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通过设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能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主动展现新思维和新想法,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可以说,提问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是开拓学生思路,实现差异教学的关键。具体来说,教师设计的问题首先要具有层次性,要注意问题的“层层递进”。其次,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启发性。例如《滕王阁序》中引用过“腾蛟起凤”的典故,有学生提出疑问,引用这一典故有何作用?老师可以提问:“这个典故是讲什么内容的?它是在何种情况下被引用的?”等,学生在教室的启发下得知《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此外,问题的开放性也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劝学》一文时,有一个问题:“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完美?”对此问题,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学生回答的过程也是个体体验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理解,获得独特的感受。

三、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作为发挥学生个性的有效教学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并不广泛,很多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机械地将高中生看做学习的机器、知识储藏的容器,认为在课上采用情景教学法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其实不然,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学习效果这一角度出发,教师的讲述远不如学生的亲身实践,尤其对于高中语文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而言,学生的亲身体验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教师要合理采取这一教学法,舍得在教学中花费时间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展现个性。语言实践对语文学习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运用知识经验,迸发灵感,碰撞思维的火花,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生成的实践性的语言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了解更加丰富。例如在学习《离骚》这一“殉道者之歌”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如身临其境,体会文章的激荡情感。语文教学是活的艺术,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所说,教师要激活凝固的文字,使其成为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这一说法与差异教学的思想不谋而合,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其个性得到释放和展现,帮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实现自我塑造。

因材施教,关注个性是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要通过对这一教学法科学合理的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能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张扬个性,体会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高中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初探[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1(5):18-19.

[2]于晓野.差异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2):220-221.

[3]车叶英.高中语文差异化教学刍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4]商丽丽.浅议高中语文差异性教学[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4(9):68-69.

猜你喜欢

差异教学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初中差异英语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