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8-13曲丹丹刘俚燕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学生管理问题

曲丹丹 刘俚燕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不断加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比,高校学生管理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面临许多函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生管理 问题 改革对策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主张的是以服从、整齐划一为特征的价值管理取向,并非是以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本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矛盾。学校往往认为教师和管理者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管理、被塑造的位置,习惯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并强迫学生服从和接受,却忽视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由于没有树立管理就是服务、学生就是学校主体的理念,所以管理工作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而缺乏“人情味”。二是高效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相矛盾。高校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往往从社会对人才的一般要求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准则,强调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挖掘学生多方面特长,使学生个人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多方位自主发展,满足社会人才多样化需要。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能强化学校有序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生管理人员短缺,且能力良莠不齐。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人数比例应该在1:150-1:200之间,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人数比列在1:135以上,从而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难以保证辅导员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或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或贴近大学生生活,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表面化、肤浅化,从而流于形式,甚者充当着高校“救火队员”或“及时雨”的角色;二是据调查,多数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都是本校留学生,大多数为本校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或是学生干部,只有少数管理人员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的科班出身,因此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等缺憾。而现在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个体差异很大,使高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繁杂,这些都对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滞后于形势发展。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我们高校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仍然相对落后,尽管有些高校在日常管理制度上有些变化,但是这些制度的变化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同时,制度的制定大多是由上而下制定,学生、教师、管理者以及家长参与的机会少,导致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当出现问题时,无章可循,导致有些事情不得不对簿公堂。这都说明我们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制度滞后于大学生成长环境,滞后于形势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4.网络的负面作用对学生影响很大。信息技術的发展,使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递交流便捷,具有互动性、全球性、多元性、虚拟性、无屏蔽性等特点,可以说“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了青年大学生无法回避且乐此不彼的“第二生存空间”。但是网络是一个利弊兼容的“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青年大学生学习信息开辟了新渠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思维空间,对学生的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网络也给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直接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高校中不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有的学生由于过度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而厌恶和逃避现实,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畸形和障碍;有的盲目交友、择偶,导致上当受骗;有的信谣传谣,丧失理想信念,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1.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充分遵循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了解和熟悉大学生思想状态,尊重和承认他们的身心差异和个性特点。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权利,并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维护和满足他们的合法权益和正当需求,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行为、思想品德严格要求的同时,善于与其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和争辩,营造良好沟通平台,维护和信任学生;二是学生管理者要修身立德,言传身教。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社会要求我们不但要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同时还要求这是一些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学校还肩负着影响学生道德意志品质形成的任务。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的劳动者,只靠说教式无法实现的,作为学校学生管理者必须站出来给学生做楷模,去影响他们,为他们的道德成长提供范例,因此,学校学生管理者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自觉履行职责,使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三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管理者应当多与学生接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思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智力、心理倾向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立德树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校应聘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优秀教师担任学生导师,以其自己的知识、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使广大学生受到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领路人。同时,学生管理者要具有明确的分工,采用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趋于科学化与专业化;二是要挖掘学生潜质,敢于让学生去摸索,放手让学生去管理,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为自己所负责的岗位敢于担当。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让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

3.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从意识上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充分体现民主,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制度的程序要合法,同时要对不健全的制度加以修订。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同时,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程序的合法性,比如要开除个别学生的时候,既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学生事务的处理要有理有据。

4.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手段的创新。对于网络出现的问题,首先学校要做疏导,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从各个方面宣传网络利用不当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学生的危机意识;同时,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绿色网站。积极引导网络校园文化,建立起具有极度吸引力的校方网站,提高学生工作网站的利用率,提高点击率和吸引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郑晓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论文编号:C931.2.

[2]王水江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与开放 2010年7月刊.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学生管理问题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