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梁巴山木竹生长现状调查分析

2016-08-09朱代博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朱代博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周至 710400)



黄土梁巴山木竹生长现状调查分析

朱代博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周至 710400)

摘要:本文采取布设样线和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周至保护区黄土梁巴山木竹的生长现状进行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域巴山木竹的生长更新状况及影响巴山木竹生长的主要因素、威胁因子,并提出了保护巴山木竹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黄土梁;巴山木竹;生长更新现状;调查分析

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其为复轴混生竹类,分布在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省的大巴山脉以及米仓山至秦岭一带,暖温带湿润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带是其适生气候植被带,分布海拔为1 100~2 500 m,尤以1 700~2 000 m处最为常见。分布中心正好与大熊猫活动分布中心相吻合[1-4]。秦岭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坡海拔1 100~1 800 m,北坡分布极少[5]。

秦岭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共发现约275只大熊猫生活在这里[5]。竹子是大熊猫主要食物来源,占到大熊猫食物的99%。巴山木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6],其叶、笋和茎是大熊猫冬、春的主要食物来源[7-9]。

竹林的生长状况、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与大熊猫的生存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0-13]。目前,有关巴山木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种的分类与分布[14]、生理生化特征[15-16]、更新复壮[17]及经济价值等方面[18],涉及到秦岭北坡竹林生长状况方面的调查研究较为缺乏,特别是关于在秦岭北坡周至保护区内巴山木竹生长状况的调查迄今鲜有文献报道。研究巴山木竹的生长现状,不仅对探索竹林分布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选择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巴山木竹的竹林抚育管理实践、种质资源保护和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地概况和方法

1.1调查地概况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中段北坡周至县境内,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45′33″~108°18′53″,北纬33°42′45″~33°54′00″之间,属暖温带湿润针阔混交林植被带,土壤类型以棕壤性石渣土为主[19]。调查地选在周至保护区小王涧辖区黄土梁山坡上的巴山木竹混交林,样方设置于东坡中下部,坡度33°,海拔1 225~1 296 m,土层厚度50 cm左右,较肥沃、微酸,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年平均温度6.4~8.4℃,1月均温-2.7℃,极限低温-19℃(1982年),7月均温17.7℃,极限高温36℃(1981年),年均无霜期150 d,有效积温2 127.8℃。年均降水850 mm,降水日138 d,相对湿度80%。日气温低于10℃的天数长达224 d[19]。在调查地中,栎类、华山松等乔木树冠在巴山木竹林上方呈岛状分布,林下腐殖质层3 cm,几无杂草。

1.2调查方法

将调查样地黄土梁地区(竹林面积约1 hm2)看做一个整体,沿竹林分布海拔高低自上而下设立1条调查样线,沿样线分布均匀设立3个样方,样方大小为2 m×2 m。记录调查样地地理坐标、地貌、坡向、坡度、水源类型、生境类型、竹林盖度、平均高、成竹比例等,并录入竹林生长状况调查表,记为表1。

对每个2 m×2 m样方内的巴山木竹进行测量,设计为竹林样方调查表2。表内包含样地的经纬度、海拔高度及竹子地径、株高、实生苗和一年生、多年生竹子的存在情况和生长现状(正常、开花或枯死)等。

将栖息地受干扰状况列为调查表3,从受干扰类型、地理位置、海拔、干扰信息描述等信息。

通过对黄土梁地区的竹林生长生境类型、生长更新状况及人为干扰威胁因素状况等信息的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利用表格、图表等方法对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最适巴山竹林生长的生境。

2结果与分析

2.1巴山木竹生长生境类型

通过样地生境调查,样地巴山木竹林主要分布在海拔约1 200~1 300 m左右,生境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乔木树种主要有华山松、油松、栎类、杨、柳、桦等;离河谷较远坡度30°以上(200 m以上),竹子生长状况良好,竹林盖度达55%,成竹占比约18.64%,一年生竹竿(含笋)占多数。

其中,上坡位和部分坡面的竹子还未完成更新过程。中下坡位,离河谷较近(200 m以内),坡度45°以下,竹子生长状况较好,成竹比例分别占41.89%和54.55%以上,竹林盖度达75%和90%,反映出坡面和河谷竹林已完成或几近完成更新。详见表1黄土梁巴山木竹生长状况调查汇总表。

表1 黄土梁巴山木竹生长状况调查汇总表

2.2巴山木竹生长更新状况

通过对样方的调查,如表2、表3,可知三个样方内有巴山木竹平均株数约有81株,平均地径11.68 mm,平均株高1.96 m。

在海拔1 296 m上坡位的竹林样方01中,共有巴山木竹59株,平均每平方米有竹子约15株,竹林平均高为1.96 m,平均地径为14.78 mm,有1年生笋42株,约占样方内竹林总竿(株)数比重的71.19%。其中枯死竹竿数6株,约占样方内竹林总竿(株)数比重的10.17%。整个样方内竹林生长状况良好,有实生苗,竹林无开花现象。

表2 竹林样方调查汇总表

表3 竹林样方调查汇总表

在海拔1 257 m中坡位的竹林样方02中,平均每平方米有竹子19株,竹子高度为2.1 m,地径9.51 mm,有一年生笋,多年生竹子居多,生长状况较好,无竹子开花现象。

在海拔1 225 m下坡位的竹林样方03中,共有巴山木竹110株,平均每平方米有竹子约28株,竹林平均株高为1.83 m,平均地径为10.76 mm,有1年生(含笋)41株,约占样方内竹林总竿(株)数比重的37.27%。其中活竹竿数101株,约占样方内竹林总竿(株)数比重的91.82%。整个样方内竹林生长状况良好,有实生苗,竹林无开花现象。

2.3人为干扰威胁因素状况

通过调查,反映出调查区域内东经108.18396°~108.18451°,北纬33.80462°~33.80531°区域内,海拔1 225~1 296 m,近几年无大熊猫活动的痕迹。该区域调查期间暂未发现羚牛、金丝猴、斑羚活动或取食痕迹。调查过程中也发现,该区域人为活动比较频繁,主要有砍伐、放牧(牛)等,对巴山木竹生长更新威胁较为严重。

3讨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黄土梁地区巴山木竹林整体长势良好,具有一年生笋,竹林无开花和大量死亡现象。通过对黄土梁巴山木竹不同坡位的竹林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生长可能具有以下特点:

3.1巴山木竹地径与其密度存在负相关

上坡位样方内巴山木竹林长势较好,平均地径达14.78 mm,整体粗度高于中、下的坡位9.51 mm和10.76 mm;但在同一规格的样方内其竹林总竿数为59株,低于中、下坡位74和110株。借此推断,在同一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竹林地径与其生长密度存在负相关,即竹林地径越粗,其生长密度越稀,反之,则越密。

3.2海拔高度是导致巴山木竹生长状况不同的主要因子之一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在立地条件相似,同一山体的不同海拔梯度内,竹林生长状况有明显的差别。据此判断,海拔高度是导致巴山木竹生长情况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

3.3巴山木竹林生长更新现状

上坡位中一年生活竹竿数为42株,占总样方内竹林总竿数比为71.19%,中下坡位占比分别为27.03%和37.27%,可以看出,上坡位一年生竹林竿数远高于中下坡位。结合成竹数量分析,中下坡位分别为41.89%和54.55%,而上坡位仅为18.64%,据此推测,上坡位巴山木竹林正在更新,中下坡位竹林已经或几近完成更新。

4巴山木竹林所面临的威胁及保护对策和建议

4.1面临的威胁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对林区村民的走访,发现黄土梁地区的巴山木竹林所遭受的威胁比较严重。主要威胁来自周围群众生产生活的带来的压力。

砍伐,对巴山木竹林竹竿的砍伐,量较大,破坏大。主要用于编织篾器、篱笆、扎扫把、盖鸡笼、做香棒(香芯子、香签)、制烘耙;放牧,对叶的啃食。对竹林茎竿的踩踏,导致竹林折断等;打笋,对笋的采摘量较少,由于秦岭北坡巴山木竹林生长较之南坡细,肉质少,食用口感较粗(柴),并不常被当地群众所食用。

此外,由于近年来冬春季降雨量较少,天气干旱,导致巴山木竹林竹叶泛黄,发笋减少,也对巴山木竹林更新有一定的影响。

4.2保护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利用平时工作开展入户宣传教育。突出巴山木竹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划设界限,纳入保护范围。对黄土梁巴山木竹四周和容易遭受群众生产、生活影响的区域,栽植水泥桩,铁丝网,将竹林纳入保护范围,并制作宣传牌,提醒过往人员,严禁破坏巴山木竹林。

(3)开展稽查巡护,加大保护力度。辖区保护站、派出所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破坏巴山木竹林的行为进行打击和教育,确保巴山木竹林生长安全。

(4)合理引导,寻找替代品。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威胁巴山木竹林的行为,合理引导,寻找替代品,尽量避免在该区域的人为活动。

综上,不同立地因子对竹林生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坡向、坡度、腐质层(土壤)厚度、郁闭度、立株度[20,21]、水源、光照条件和海拔等。由于研究区域位于同一山体的不同海拔梯度内,因此,在本调查区域中,海拔高度是导致巴山木竹生长情况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调查分析了黄土梁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巴山木竹生长更新情况。巴山木竹是秦岭大熊猫冬春季节食物的主要来源,其空间分布和数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熊猫的生境分布状况。在巴山木竹生物量最大的地段,常是秦岭大熊猫冬春季节活动、觅食和栖息较为频繁的场所[22-23],这与这些地段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密不可分。为了有效保护秦岭大熊猫及其生境,建议保护区在日常管护和森林群落经营管理方面,应尽量避免在巴山木竹适宜生长的地段、海拔1 100~1 700 m(黄土梁地区海拔约1 300 m)范围、中下坡位的平缓坡面和林冠郁闭度≤0.6的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中进行人为生产活动。

参 考 文 献:

[1]田星群,刘其建.巴山木竹在秦岭南坡的分布[A].佛坪自然保护区科学论文集[C].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95-399.

[2]雍严格,王宽武,汪铁军.佛坪大熊猫的移动习性[J].兽类学报,1994,14(1):9-14.

[3]潘文石,吕植,朱小健,等.继续生存的机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0-349.

[4]张爽,刘雪华,靳强,等.秦岭中段南坡景观格局与大熊猫栖息地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4,24(9):1950-1957.

[5]国家林业局.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王逸之,董文渊,尚旭东.大熊猫主食竹种研究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33(1):94-97.

[7]李云,任毅,贾辉.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2,23(1):127-129.

[8]冯永辉,冯鲁田,雍严格,等.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学研究(Ⅱ)[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1):101-102;124-124.

[9]田星群.秦岭大熊猫食物基地研究[A].佛坪自然保护区科学论文集[C].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82-389.

[10]刘雪华,金学林.秦岭南坡两个大熊猫活动密集区的生境特征及大熊猫对生境的选择[J].生态学杂志,2008,27(12):2123-2128.

[11]杨春花,张和民,周小平,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选择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10):3442-3453.

[12]李军锋,李天文,金学林,等.基于GIS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因子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1):38-42.

[13]王学志,徐卫华,欧阳志云,等.生态位因子分析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生境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8,28(2):821-828.

[14]卞萌,汪铁军,刘艳芳,等.用间接遥感方法探测大熊猫栖息地竹林分布[J].生态学报,2007,27(11):4824-4831.

[15]易同培,蒋学礼.大熊猫主食竹种及其生物多样性[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4):1-20.

[16]孙宜然,张泽钧,李林辉,等.秦岭巴山木竹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分析[J].兽类学报,2010,30(2):223-228.

[17]卢志军,王巍,张文辉,等.巴山木竹发笋和大熊猫取食的时空格局及相关性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9,17(1):1-9.

[18]史军义,易同培,马丽莎,等.我国巴山木竹属植物及其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J].林业科学研究,2008,21(4):510-515.

[19]李保国,何鹏举.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M].陕西科学出版社,2007.12.

[20]程晓阳,方乐金,展鸿章,等.立地条件对毛竹实生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04,2(4):26-27.

[21]李展,宋丁全,王福生.立地条件对毛竹枝下高的影响研究[J].世界竹藤通讯,2010,8(3):16-19.

[22]LI J F,LI T W,JIN X L.Research on Quality Factors of Giant Panda's Habitat in Qinling Area Based on GIS [J].Geography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5,21(1):38-42.

[23]WANG X Z,XU W H,OUYANG Z Y.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niche Factor Analysis in Giant Pandas Habitat Assessment [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2) :821-828.

收稿日期:2015-12-18

作者简介:朱代博(1984-),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栽培育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Q 958.8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3-0060-04

Current Status of Bashania fargesii in Huangtuliang

ZHU Dai-bo

(Zhouzhi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on,Zhouzhi,Shaanxi710400)

Abstract:Quadrate and sample line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growing status of Bashania fargesii.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Bashania fargesii as well a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threatening Bashania fargesii.were figured out.

Key words:Huangtuliang; Bashania fargesii; regeneration; investigation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