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采用艾拉莫德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08-09林啟胜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515000

北方药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氧分压莫德艾拉

林啟胜(汕头市中心医院 汕头 515000)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采用艾拉莫德治疗的临床研究

林啟胜(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515000)

目的:采用艾拉莫德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本院2015年1~12月接诊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患者4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艾拉莫德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艾拉莫德药物治疗后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肺部HRCT未显示明显改变,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得到明显改善(P<0.05),副作用发生率均比治疗前降低。结论:采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无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炎 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滑膜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累及多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作为一种慢性及非特异性的免疫性疾病,关节滑膜的炎症及增生形成血管翳,可致关节软骨、骨的破坏为其主要病理特征,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关节病变和功能丧失。RA虽然以滑膜炎为主要表现,但关节外的表现不容忽视,全身多器官常常被累及,其中肺是被破坏的器官之一,肺间质病变是临床表现,因在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被忽略,晚期发现后难以痊愈,常面临呼吸衰竭有生命危险。因此,近年来RA合并肺间质病变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1~2]。

近年来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临床常需要较大剂量激素进行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如发生感染、肺病变、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或肝肾功能异常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临床中批准的新药之一艾拉莫德,具有抑制滑膜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B淋巴细胞以及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阻止骨进一步破坏的作用[2]。但针对RA合并肺间质的治疗研究尚未发现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治疗中使用艾拉莫德,探讨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5年1~12月接纳的44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52.46.7)岁,平均病程(10.23±4.90)年。所有患者符合RA分类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以及影像学表现出肺间质病变[3]。

1.2方法:服用常规剂量的DMARDs疗程为12周以上、剂量<15mg/d的糖皮质激素疗程4周以上。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艾拉莫德片25mg/次,2次/d,饭后服用,如无不适反应,连续口服12周以上。

目前临床中常常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魏氏法、ELISA法对CRP、ESR、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进行测定。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联用艾拉莫德进行治疗,从结果可知,治疗后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各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并经数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2.2治疗前后肺部HRCT造影、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给以艾拉莫德联合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患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患者肺部HRCT影像无明显变化,结果见表2。

表2治疗前后肺部HRCT造影、动脉血氧分压比较

2.3不良反应发生率:问卷调查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下降及胃肠道不适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没有出现感染病例及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肝转氨酶升高1例、胃肠道不适1例,经对症处理均未影响RA治疗。

3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中前阶段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运动功能障碍,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破坏为主,后期严重时常表现出关节僵硬畸形甚至残疾致使丧失功能并累及五脏及血管等各组织器官,累及肺部为主。有关作者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IL-6等细胞因子在RA的发病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存在关键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部损害主要包括间质性肺炎及肺动脉高压,其中RA患者肺部受累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肺间质[4~5]。

RA合并肺间质病变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目前对RA合并肺间质在治疗中常应用较大剂量激素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生物制剂甚至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但往往疗效不理想,易导致感染、低氧血症严重状态甚至导致呼吸衰竭或肝肾功能异常。近年来新研发的艾拉莫德,作为新型DMARDs中的一种,主要作用机制为对炎性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调节免疫淋巴细胞,可缓解免疫异常导致的有关症状并可进一步减轻关节部位的损伤[6~7]。

我院对RA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联用艾拉莫德治疗后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评分各指标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并经数据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增加,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但患者肺部HRCT影像无明显变化,揭示了艾拉莫德可用于治疗RA合并肺间质病变且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艾拉莫德治疗RA合并肺间质病变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RA患者应早期测定肺功能做肺部CT,尤其针对关节外表现以及血清中相关指标的测定,可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抓住治疗时机,降低患者死亡率。

[1]郝桂锋,李涯松.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间质性肺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0):1275-1280.

[2]郝春芳,刘毅,赵毅.艾拉莫德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3,28(57):95-798.

[3]Aletaha D,Neogi T,Silman A J,et al.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 [J].Arthritis Rheum,2010,62(9):2569.

[4]焦志军,王文红,李晶,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tch及其配体表达[J].现代免疫学,2007,27(6):477-480.

[5]何奕坤,杨光辉,郑玥琪,等.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152-154.

[6]王丽.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75-78.

[7]Guerra M,Miranda JA,Leal F,et al.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afety of suegical lung biopsy[J].Rev Port Pneumol,2009,15(3):433-442.

R593.22

B

1672-8351(2016)08-0124-02

猜你喜欢

氧分压莫德艾拉
艾拉的任务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三)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请叫我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