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浅析

2016-08-07周旺明代力民仲庆林

关键词:蓄积天然林林业局

王 芬, 周旺明, 代力民, 仲庆林

(1. 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 110034;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164;3. 抚顺市林业种苗管理站, 辽宁 抚顺 113006)



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浅析

王 芬1, 周旺明2, 代力民2, 仲庆林3

(1. 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沈阳 110034;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164;3. 抚顺市林业种苗管理站, 辽宁 抚顺 113006)

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可以反映森林经营的效果。通过对2013年长白山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概述了该林业局辖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1995年和200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林木蓄积、林种结构、龄组结构和森林起源等方面分析了该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森林面积增加了4 567.3 hm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森林蓄积净增2 961 133.5 m3,用材林部分划为防护林,天然林面积净增6 734.6 hm2。

露水河;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等多种林产品,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功能,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1]。森林资源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民族文明昌盛的重要标志。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倡导生态文明已成为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资源状况的改善也为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及后代生活质量提供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2-3]。客观分析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了解森林经营效果,有利于预测各地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的掌握,是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和编制林业规划设计的依据,是科学经营森林资源和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4-8]。

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露水河林业局座落于长白山西北麓----吉林省抚松县境内,地理坐标为127 °29′~128°02′E,42°20′~42°40′N。土壤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玄武岩、少部分为沉积岩[9]。平均海拔600~800 m,海拔1 000 m以上区域很少,总坡向为西北向。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5~7.8 ℃,降水季节变化显著,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800~1 040 mm,平均相对湿度为70%~75%,年平均气温达4.5~7.8 ℃[10]。总经营面积12万多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露水河林业局1995、2003和2013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数据,信息包括该局经营的783个林班和8 418个小班的面积、蓄积、地类、林种、起源、龄组、优势树种、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等信息。

2 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13年二类调查数据,露水河林业局全局总经营面积120 934 hm2,森林面积为115 867 hm2,活立木蓄积量为2 136.7万m3,森林公顷蓄积量为184.4 m3。天然林面积占总森林面积的 86.0%,天然林活立木蓄积为1 940.0万m3,占总活立木蓄积的90.8%,公顷蓄积量为194.8 m3。

3 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3.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林区土地利用率高低和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林业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1]。1995—2013年,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显著。18年间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个百分点,由1995年的92.87%增加到2013年的95.34%。有林地增加了4 67.3 hm2,增幅为4.12%;未成林造林地减少了3 479 hm2,降幅为89.23%;采伐迹地减少了451.7 hm2,降幅为85.48%(表1)。

表1 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Tab.1 The statistics of forest land area 单位: hm2

3.2 森林资源蓄积变化

蓄积量是反映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森林经营效果,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基础和依据[12]。三期数据相比,全区活立木总蓄积和森林蓄积均呈上升趋势,上升趋势基本一致。18年间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 955 764.5 m3,增幅为16.05%。森林蓄积增加了2 961 133.5 m3,增幅为16.09%。疏林蓄积和散生木蓄积都是先增加后减少,疏林蓄积由原来的0增加到217.9 m3,后又减少到120 m3;散生木蓄积由原来的6 573 m3增加到8 852 m3,后减少到949 m3。四旁树由0增加到135 m3(表2)。

表2 林木蓄积变化统计表Tab.2 The statistics of the stock of forest resources 单位: m3

3.3 林分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

3期数据比较,各林种在林地资源中所占比例,用材林逐年减少,防护林增加明显,特用林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在林地资源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薪碳林变化不明显。1995—2013年间,用材林面积减少了23 418 hm2,降幅为26.00%;蓄积减少了2 143 542 m3,降幅为16.41%。防护林面积增加了22 625 hm2,增幅为180.64%;蓄积增加了4 720 787 m3,增幅为226.00%。特用林面积增加了1 991 hm2,增幅为16.48%;蓄积增加了381 785 m3,增幅为11.72%(表3)。

表3 森林各林种统计表Tab.3 The statistics of forest type areas and volumes 单位: hm2,m3

3.4 林分起源面积蓄积变化

1995—2013年18年间,天然林面积比例持续上升,增加了4.85个百分点,面积由1995年的92 853.8 hm2增加到2013年的99 588.4 hm2,增加了6 734.6 hm2,增幅为7.25%;天然林蓄积占总蓄积比例下降,但是蓄积增加,由1995年的17 879 588 m3增加到2013年的19 399 055 m3,增加了1 519 467 m3,增幅为8.50%。人工林面积减少,由1995年的21 638 hm2减少到2013年的16 278.8 hm2,减少了5 359.2 hm2,降幅为24.76%;蓄积逐年增加,由1995年的499 701 m3增加到2013年的1 967 989 m3,增加了1 468 288 m3,增幅为293.83%(表4)。

表4 按起源面积蓄积变化统计表Tab.4 The statistics of forest area and volum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 单位: hm2,m3

4 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森林资源的变化是自然、社会和经济变化的综合体现,是人为干预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3]。森林除了自身的生长、枯损和自然灾害之外,人类活动对森林资源变化有很大的影响。1995—2013年自然因素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期间却经历了重大的林业政策的变动,最重要的就是2000年10月国务院《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天保工程的实施是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用地类型变化明显,森林覆盖率提高。用地类型变化主要体现在有林地的增加、未成林造林地和采伐迹地的减少。从表1 可以看出,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主要都是发生在1995—2003年间,1995—2013年18年间有林地共增加了4 567.3 hm2,其中1995—2003年间就增加了3 687.1 hm2,占总增加量的80.73%。未成林造林地由1995年的3 898.7 hm2减少到2013年的419.7 hm2,2003年曾一度减少到219.1 hm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47%,其中,1995—2003年增加了2.11个百分点,2003—2013年仅增加了0.36个百分点。

2) 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蓄积增加。活立木蓄积净增2 955 764.5 m3,其中,1995—2003年增加了2 018 120.9 m3,占总增加量的68.28%。森林蓄积净增2 961 133.5 m3,1995—2003年间增加了2 015 624 m3,占总增加量的68.07%。

3) 用材林比重下降,防护林比重升高。从表3可以看出,全局用材林减少,面积比例由1995年的78.54%降低到2013年的57.52%;防护林增加,面积增加22 625 hm2,增幅为180.64%,占全局比例由原来的10.92%增加到30.34%。变化原因主要为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全局森林经营理念逐渐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全局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很大一部分用材林划为防护林。

4) 天然林面积增加,占森林比例上升。18年间天然林面积净增6 734.6 hm2,占全局森林面积比例持续上升,由81.1%增加到85.95%。天然林蓄积增加了1 519 467 m3,但所占总蓄积的比重下降;人工林虽然面积减少,蓄积却增加显著,1995—2013年增加了1 468 288 m3,增幅为293.83%。原因是天然林虽然面积大幅增加,但林木生长缓慢,蓄积增长量和面积并不成正比。人工林主要是生长较快的杨树和落叶松,面积减少并不影响蓄积的增加。

5 结 语

1995—2013年,林业6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林业生态建设的全面展开,其中对露水河林业局影响最大的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同时,这一时期的林业政策也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结果起到了巩固作用,对该局森林资源的发展也起了巨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以及林业政策的更全面更细致,森林资源也向好的方面发展,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蓄积率逐年上升、天然林面积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龄组比例更趋于合理。

[ 1 ]江苏省森林监测中心. 江苏森林[R]. 南京:江苏省林业局, 2007:1-6.

[ 2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65-85

[ 3 ]惠刚盈,赵中华.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方法与现状[J]. 世界林业研究, 2008,21(1):1-9.

[ 4 ]艾建林,赵元藩,温庆忠,等. 云南省30年森林资源变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4):13-17.

[ 5 ]李思刚,蒋婷婷,王奕. 江苏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消长动态变化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 2011,25(4):37-41.

[ 6 ]张邦文,郑世跃,欧阳勋志,等.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以江西安福县明月山林场为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1,33(6):1155-1159.

[ 7 ]邹力骏,徐瑶,饶慧萍,等. 龙游县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可持续经营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 2011,25(3):42-46.

[ 8 ]赵田义,陶桂云,张懿. 南木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浅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35(5):27-28.

[ 9 ]包也,于大炮,周莉,等. 择伐对阔叶红松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5,35(1):31-37.

[10]于大炮,周旺明,包也,等.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东北阔叶红松林的可持续经营[J]. 生态学报, 2015,35(1):10-17.

[11]孟玲玲,贾世凤. 叠叠沟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 林业科学, 2011(2):232-233.

[12]王得印,施晓文. 松江河林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及可持续经营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4(4):146-150.

[13]艾建林,赵元藩,温庆忠,等. 云南省30年森林资源变化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4(4):12-16.

Analysis of chang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Lushuihe forest bureau

WANG Fen1, ZHOU Wangming2, DAI Limin2, ZHONG Qinglin2

(1.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and Soil Ecology,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164, China; 3. Forestry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of Fushun City, Shenyang 113006,China)

Forest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an essential resource to human life. The dynamic change of forest resources can be the results of forest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ies in Lushuihe forest bureau of Changbai Mountains in 2013,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is area. Besides, making a comparison among the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data of 1995, 2003 and 2013,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ends and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s woodland area, forest volume, forest category structure, age group structure and origin of the for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st area increased by 4 567.3 hm2,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by 2.47%, Forest volume increased by 2 961 133.5 m3. The area of natural forest has increased by 6 734.6 hm2using a part of timber forest as protection forest.

Lushuihe; forest resources; forest coverage rate

2015-12-2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4)。

王 芬(1989-),女,山东济宁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代力民(1960-),辽宁沈阳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1673-5862(2016)03-0296-04

S757.2+7

A

10.3969/ j.issn.1673-5862.2016.03.009

猜你喜欢

蓄积天然林林业局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温室桃树周年管理历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