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流浪儿童”媒体形象研究

2016-08-06裴习华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容分析

裴习华

【摘 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人民日报》《新疆日报》和《中国社会报》从2001年到2014年13年间的报纸,研究“新疆流浪儿童”相关的新闻报道。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并进行反思,重新定义“新疆流浪儿童”。

【关键词】新疆流浪儿童;媒体形象;内容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新疆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他们被犯罪团伙诱拐至内地,被迫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对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和风气,影响民族关系。事实上,在内地偷窃的流浪儿童来自各省市,只有新疆籍流浪儿童被贴上“新疆小偷”这一带有地域歧视的标签。大众媒体对新疆流浪儿童的偏见报道使得这一社会性的问题“偷偷”转变为民族问题,抹黑了新疆地区形象,也不利于名族团结。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及结合自己的感受,笔者认为以下观点可作为研究假设提出。

1.媒体对新疆流浪儿童形象的描述单一化、模式化。比如过分强调新疆流浪儿童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报道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值得同情的一面。

2.报道的人性化程度不够。比如大众媒体偏重相关部门对新疆流浪儿童救助的成果式的报道,很少关注新疆流浪儿童事件给他们自身和家庭带来的恶劣影响,流浪儿童成为隐身主角,成为民生建设成果的陪衬。

3.不同报纸在报道倾向上有所差别。比如党报注重政策传达,对“事”的报道多,而地方类市场化报纸更具接近性,对“人”的描写更多。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说明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一种对显明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辛格尔特里,2000),为上文提到的研究假设提供相关论据。

本文对《人民日报》《新疆日报》和《中国社会报》三份报纸媒体在新疆流浪儿童报道中出现的新疆流浪儿童形象进行分析。具体研究设计如下:

1.样本选取。本文确定研究范围为平面媒体:《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和《新疆日报(汉)》。在知网电子数据库中选定内容与标题包含关键字“新疆流浪儿童”,得出相关报道26篇,《人民日报》6篇,《新疆日报》13篇,《中国社会报》7篇。查询日期为2001年到2014年,笔者希望能从更广的时间跨度中窥视出他们的媒体形象。

2.所建类目。依据人物身份不同分为四类,分别是决策者(政府部门和官员)、执行者(包括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公安部门、志愿者)受害者(新疆籍流浪儿童),顾问(专家学者)和受益者(人贩,犯罪团伙),旁观者(市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默许孩子被拐卖,也属于受益者范围。

3.评价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建立,一是“重视指标”,即对不同对象的提及次数,以此反映媒体对某一类人群的重视程度;二是“倾向指标”,即判断媒体对某一报道对象的态度是赞扬、批评还是中立,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媒体立场。本研究主要通过报道中的关键词把握媒体态度。

三、统计结果

《人民日报》关于流浪儿童的报道集中在2011年和2012年。《新疆日报》则集中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国社会报》也集中在2012年。总体上关于流浪儿童的报道都集中在211年和2012年。是因为2011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新疆同年把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列入自治区重大民生工程。因此三大媒体的大规模报道是对政府出台政策的回应。同样是2011年初,学者于建嵘倡议“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救助流浪未成年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因此当国家出台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政策时,相关报道会大规模上升。

1.重视指标。根据所得数据可知,在重视指标上,受害者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占所有出现对象的51.87%,执行者次之,占25.58%。决策者是14.39%,受益者是5.68%,旁观者为1.42%,顾问占1.07%。不同报纸的关注度顺序有所不同。

2.倾向指标。从倾向指标来看,三家媒体对受害者情感倾向批评多于赞扬和中立,赞扬主要是指新疆流浪儿童积极学习谋生技能或者渴望上学的积极生活态度。三家媒体对执行者和决策者几乎不使用情感描写,中立态度占94.64%和88.51%,主要是通报党委或政府的活动,并且三家报纸均没有对决策者和执行者有批评性描写。

三家报纸对受害者的描写各有侧重,《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对新疆流浪儿童多数是批评态度,而《中国社会报》兼具批评与赞扬两面,新疆流浪儿童形象更客观全面。但《中国社会报》的所有报道中没有涉及顾问和旁观者角色,可见三家媒体在角色侧重上存在差异。

四、分析与建议

(一)对受害者的报道

统计发现,三家报纸对受害者重视程度较高,明显甩开重视程度第二的执行者,但对受害者的正面(能引起读者的同情、鼓励和支持)色彩报道较少,负面色彩较浓。新疆流浪儿童形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黑、瘦弱、脏,这样的体貌特征描写给读者带来不舒服的心理感觉。第二,媒体频繁使用“危害社会”“从事违法犯罪”“不良行为习惯”这类带有判断性的修饰词,不利于新疆流浪儿童的积极形象的塑造。第三,积极地形象塑造仅限于积极学习只是和谋生技能方面,且仅占所有篇数的16.67%。

笔者重点分析受害者的批评报道,发现受害者呈现以下形象:

1.缺失者形象。三份报纸对流浪儿童家庭环境的描写多是“缺乏父母关爱”“渴望上学”,对被救助者的描写多是“缺乏谋生技能”“文化知识水平低下”,新疆流浪儿童成为了需要社会救助、社会地位低下的缺失者形象。

2.准犯罪分子形象。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三家报纸对新疆流浪儿的性格描写多采用“人格扭曲”“仇视社会”“反社会人格”等贬义词,把新疆流浪儿童塑造成“犯罪预备军”的形象。

3.笼统的边缘人形象。笔者发现,三家报纸的报道大多是反映政府民生建设的报道,旨在反映民生建设成果,没有一篇后续追踪报道,甚至在全部报道中提及新疆流浪儿童姓名的只有5篇,大多新疆流浪儿童成为救助站里的没有名字的“孩子们”,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隐身主角”。

(二)对执行者的报道

笔者发现,三家报纸对执行者的重视程度仅次于受害者,其中《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又高于《中国社会报》。本研究中执行者包括民政部、救助机构和工作人员、公安部即警察、志愿者和医生,笔者并未就“执行者”做进一步划分,但在梳理报道过程中发现,媒体对救助机构的报道分量过重,而志愿者,医生和老师的岗位同样重要,去没有引起媒体足够重视。

(三)对决策者的报道

总体上三家报纸对决策者的报道都很中立,主要集中在对决策者活动和言论的客观描述上,中立报道,程式化的报道占大多数,意味着媒体对决策者形象的树立比较薄弱。事实上,危机应对理论对危机处理决策者的形象非常看重,但一般认为媒体树立果敢、坚毅的决策者形象,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公众信心。《新疆日报》赞扬态度的报道最多,“拉着他的手”“十分关心”等词语塑造了一个亲民,负责任的决策者形象。

(四)对受益者的报道

除了没有涉及受益者报道的《中国社会报》外其它两报纸对受益者均持批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日报》中受益者还包括新疆流浪儿童的父母,他们默许人贩买卖儿童,并把他们当成赚钱工具用来减轻家庭负担。

(五)对旁观者的报道

旁观者态度分为同情和厌恶两种。如“城里人冷漠的眼神”“令人头疼”“感到心酸”。社会大众一方面同情新疆流浪儿童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的偷窃、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感到厌恶。

(六)对顾问的报道

24篇报道中涉及顾问这一角色的主要是《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担任顾问这一角色的主要是新疆社科院研究人员,媒体对这一群体的报道立场都是不带情感色彩的中立态度,符合传统视角下大众对这一角色的主流看法。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三家报纸“新疆流浪儿童”的报道的分析,不难看出新疆流浪儿童媒体形象主要呈现为“缺失者形象”“准犯罪分子形象”“笼统的边缘人形象”等负面形象,易引起读者同情或支持的弱势群体形象并不突出。这样的媒体形象已经失去了客观公正,会造成读者对该群体认知不全面,造成对新疆流浪儿童偏见。间接地会影响民族关系稳定和情感交融。

猜你喜欢

内容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实施的新动向
三重表征视野下“金属晶体”内容分析与教学过程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幼师学前心理学教材发展演变历程
“老人摔倒”新闻正面报道的负效应研究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从《远程教育》35年载文看远程教育研究趋势
基于引文分析与内容分析的专利计量与评价的理论探索
浅析历史题材穿越剧
历史人物人格主要研究方法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