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金带动综合施策构建大领域扶贫格局

2016-08-06张江燕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包村自治县贫困户

张江燕

【摘 要】近年来,和布克赛尔县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扶贫开发工作持续得到工业的反哺和城镇化的的财政资金支持,坚持不懈地组织动员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扶贫,逐步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社会扶贫机制。

【关键词】社会扶贫工作;扶贫机制

一、社会扶贫工作的总体评估

开展社会扶贫,是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一)构建扶贫大格局情况

财政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扶贫开发工作环境不断优化。按照国家、自治区、地区扶贫政策的新要求,及时跟踪和把握扶贫工作的宏观形式,结合自治县实际,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扶贫工作的思路、重点、目标任务,开展扶贫重点区域的监测预测,针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集中连片扶贫试点、整村推进、部门包村等专题调研工作,“十二五期间”先后编制完成7部扶贫开发专项规划,按照扶贫开发“规划到户,扶持到人”的要求,全县12乡镇场26个扶贫开发重点村(队)均制订了村级扶贫规划。纲要推进年以来,自治县认真做好和布克赛尔县农村扶贫开发(2011—2020年)实施细则,组织对自治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编制完成《自治县“小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3-2015)》、《自治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规划(2013—2015)》,为科学推进扶贫工作提供可行依据。先后印发并实施2轮4年加强新时期“联乡包村帮户”工作方案。健全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各项扶贫开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7个,切实担负起“县抓落实”的责任,将社会扶贫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有效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30余件,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面率、满意率均达100%。单独设置扶贫机构,县级扶贫队伍由2011年初的4人壮大到12人,工作领域拓宽到10余项,乡镇场扶贫办机构健全。五年累计选派县、乡场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队干部等352人次参加区内外培训。

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部署,坚持“特惠制”扶贫原则,进一步健全专项、行业、社会、援疆扶贫开发大格局机制,在扶贫开发大格局机制下,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认真落实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2013年组织召开了自治区部门对口和布克赛尔县扶贫包村工作座谈会,与自治区10家扶贫包村定点帮扶单位就“教育、科技、工业用水保障、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畜牧业发展、培训农牧区富余培训转移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接和落实。2015年以来,完善落实了新常态下扶贫开发工作“三个七到”的部署和要求,安排部署2轮4年联乡包村帮户工作,44个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乡(村)和帮带44户贫困户,63个“访惠聚”住村工作队,186家部门包联7个重点村和33个村的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户,403名科级干部帮扶403个贫困户,开辟“领导干部谈扶贫”专刊,县直帮扶部门创新制作了联乡包村帮户工作手册。近年来,自治区、地区、自治县三级帮扶单位为自治县贫困乡村投入资金1138.28万元,其中,自治区帮扶单位投入605.485万元;地区帮扶单位投入365.20万元;自治县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67.595万元,为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二)压实帮扶责任和任务

县委、政府把不断健全工作机制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协调各级帮扶单位围绕帮扶对象和工作目标,压实责任和任务。一是坚持扶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县委、政府分管扶贫开发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县组织、纪检监察、经工、发改、财政、城建、扶贫、民政、审计、统计、农林畜、水利、金融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牵头、部门联动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专题会议,对整村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各乡(镇)也设立了相应的扶贫领导机构,层层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扶贫工作新格局。二是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重点支持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保证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实行报帐制和公示制,2015年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556万元,全部用于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扶贫项目公开制度,乡场镇召开村民大会对每个项目进行“一事一议”,公开宣读扶贫项目全部内容同,在村委会等群众聚集场所张贴公示,将项目内容与受益户名单进行公示,设立纪检举报电话,确保扶贫项目接受社会广泛监督。严格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发展资金)报备监管办法(试行)》、《和布克赛尔县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布克赛尔县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国家审计监督条例、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定,针对不同类别项目分类实施。县财政扶贫项目督查专报、重点项目月报、季报、倒排施工进度等制度,强化督查落实,并组织包括纪检、监察、审计、行业部门全程参与监督和验收。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将帮扶单位纳入县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同时,按照“当代表是队员、作后盾是单位、负总责是一把手”要求,选派干部到村入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领导小组,分别建立了绩效考核、信息报送、督查通报等机制,配套制定安全保障、沟通联系等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县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不懈地动员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参与。

1.增强帮扶工作绩效。坚持要点统领、思想统一,把握好扶贫开发主功方向,扶贫开发工作被列入自治县重点工作,主要是6个列入:列入自治县开展创建“六好班子”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自治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部门、领导干部、单位、班子建设、作风建设考核的重要依据;列入开展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列入“访惠聚”住村工作队目标任务;列入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实施方案等工作中,互为依托、长期互动、确保实效。

2.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自治县连续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建设五好服务型党组织、六好班子建设为目标,实施“领头雁”、惠民工程、关怀激励、能力提升等工程为引领,建立县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城乡互联结对共建、五个一工程、民生面对面、2轮联乡包村帮户工作、年度扶贫日和扶贫周活动、选派转服住村工作组、选派访惠聚住村工作队、组建X+1城乡联合党组织等连续性载体形式,形成了自治区、援疆省市、地区、县、乡、村六级联动的农村抓党建促扶贫格局,采取举县体制,集民之智,聚全社会投入,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3.抓纵联横争取支持。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政策叠加机制,不断对重点村的人力、财力、智力的给予支持,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不断减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数量。做好 “联乡包村帮户”工作,并与自治区、地区、援疆各部门,县财政、经工、发改、人社、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广泛联系,为扶贫工作赢得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扶贫工作是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自治区、地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农牧民增收脱贫及返贫问题末根本解决。

一是人才缺乏,县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受总体超编影响,公务员招录及事业单位招聘名额有限,特别是教育系统总体超编,结构性缺编,乡镇场专业技术人才极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大量外流,特别是优秀学生外流就读现象严重,给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增加了负担。同时,因自治县自然环境恶劣、物价高等因素,人员流动性强、培养干部难度大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大多数帮扶单位是资金、物资的直接输入,即送钱送物的救济式扶贫多,不能真正对接受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根本性的提高。对如何理清思路、搞好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等开发式扶贫少。

三是社会帮扶大多从贫困户最急需、最长远的角度出发,投放物资扶持眼前利益,没有解决贫困户最根本的问题。现阶段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帮助指导贫困户抓科技、重教育,搞好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长远利益。一些贫困户自身无文化、致富无门路、产品无销路的现状仍未改变,以至难以脱贫致富。

四、对策与建议

做好贫困村的帮扶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加强宣传动员、组织引导和生动实践,使消除贫困、构建和谐的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努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机关单位帮扶、非政府组织参与、企业个人参加、外部力量援助”的社会扶贫工作新格局。一是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单位重点工作来高位推动。推行扶贫开发工作单位“一把手”工程,把扶贫工作纳入本单位本部门总体规划之中,专人负责,层层抓落实,并建立了单位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二是各单位把帮助贫困群众改变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重点,帮助他们加快发展核桃产业及设施农业,提高种养水平,大力推动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括宽增收渠道,大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发展后劲,增加集体收入。三是主动争取项目,在对口乡村落户实施,带动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同时通过积极争取企业援助项目进行集中扶贫,发挥整体效益,并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新亮点。四是始终依靠科技和教育支撑。“坚持扶贫先扶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实施“助学扶贫工程”,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或学习技能,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贫困户的长远、稳定发展和尽快就业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包村自治县贫困户
宽城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实现良好开局
难忘当年扶贫包村
跑起来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以青海省海西都兰蒙古族藏族自治县中小学传统音乐教育为例的应对构思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论安徽铜陵包村金矽卡岩矿床的类型
加快推进马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四强化四解决”抓实“一村一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