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疏宁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2016-08-06廖庆辉杨德炎唐继仁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壮骨化瘀骨质疏松症

陈 武  廖庆辉  杨德炎  唐继仁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骨疏宁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陈武廖庆辉杨德炎唐继仁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单纯补钙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有其优势。笔者采用骨疏宁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其中男21例,女49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6.5岁;病程10个月~8年,平均病程4.5年。对照组70例,其中男23例,女47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4.3岁;病程9个月~7年,平均病程3.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订的标准[2]。骨密度(BMD)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降低程度≥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BMD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1.3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骨软化、纤维性骨炎等骨代谢性疾病者;②肝、肾疾病以及3个月内服用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者。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骨疏宁片(本院制剂,每片0.3 g)治疗,骨疏宁片中主要组成药物为淫羊藿、菟丝子、杜仲等,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每片含碳酸钙1.5 g,维生素D3125国际单位),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

1.5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DEXA双能X线BMD测量仪测量患者BMD。观察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参照文献[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腰背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任何1个部位的BMD值升高≥0.06 g/cm2;有效:治疗后,腰背疼痛程度减轻,任何1个部位的BMD值升高<0.06 g/cm2;无效:治疗后,腰背疼痛程度无明显好转,BMD值基本无变化。

1.6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70,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BMD的比较

治疗后,2组BMD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P<0.01),且治疗组BMD值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BMD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组有2例在服药第1~2个月后出现便秘,一般为2~3 d 1行;对照组有3例出现便秘,均调整饮食结构后,便秘有所缓解,未影响继续用药治疗。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骨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为特征。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仍无特效的方法,西医常给予雌激素、钙制剂、活性维生素D等外源性药物替代疗法。祖国医学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肾藏精主骨,如《内经》云:“肾者,主骨生髓”;《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说明肾、骨、髓存在密切的生理联系。故肾虚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中医常用滋补肝肾或温补脾肾及强筋壮骨法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中,骨疏宁片以补肾化瘀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方中淫羊藿补肾壮骨,壮阳益精;枸杞子滋阴补肾乃阴中之阳药;肉苁蓉、菟丝子补肾益精;仙茅、巴戟天温阳补肾;丹参活血化瘀;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独活通经活络止痛;狗脊补肝肾,除风湿;骨碎补壮腰健骨,活血止痛。诸药合用,补肾的同时,兼顾化瘀通络止痛,以达到益阴阳、补肾壮骨、养血化瘀、通络镇痛的功效。

综上所述,骨疏宁片可提高BMD,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60.

[2]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1):1-3.

[3]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1):1-15.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3.016

(收稿日期:2016-02-27)

猜你喜欢

壮骨化瘀骨质疏松症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补肾壮骨汤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骨密度的影响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