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伤”之源激“我”奋发

2016-08-04黄丽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方仲永仲永神童

黄丽娟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概说、板书设计分析、作业反馈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背景分析

2015年3月,我第三次执教《伤仲永》这篇课文。前两次执教时,我都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从班主任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出现的时机很好。

我所执教的是北京四中的初一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较好,但也有着自觉性不强的问题,学习上以家长、老师的安排为主,对轻松有趣的学习任务乐于接受,对困难沉重的不免躲避。加之此时刚开学半月有余,长假之后,学生散漫之心仍然存在。而《伤仲永》通过方仲永由一个人人称奇、声名广传的神童,沦落为平常人的故事,揭示后天教育至关重要这一道理。讲授此课有助于学生激发自我能动性,更加重视后天学习,克服散漫浮躁之心。

所以前两次教学除了重点落实文言字词,我特别强调方仲永命运的变化和课文第三段体现出的劝学主旨。这次执教,我在前两次教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题目为“伤仲永”,核心在“伤”。可是纵观此文,故事讲毕,议论较多却抒情较少,这是为什么?

2.课文前两段叙事清晰顺畅,第三段议论却晦涩难懂。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并不难,但理解第三段的字词和文意还有较大难度,该怎么处理?

3.本文的劝学主旨十分清晰,但如果学生一旦感觉是在被“说教”,就容易有逆反之心。如何能使学生自然而不生硬地接受?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查阅了各类资料:《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研究论文、临川和金溪的地理文化背景、方仲永研究论文等。经过思考,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有三层对话:

1.王安石和方仲永的对话——王安石和方仲永是同乡且同龄,也曾是“神童”。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一直十分关注方仲永。成名之后,王安石再次思考方仲永,产生了一种从先前的仰慕到哀怜叹惜的同类之伤,的确很痛。

2.王安石和自己、和读者的对话——由于伤得沉痛,所以王安石意图通过此事告诫自己也告诫所有的学子,要好好学习,不要让天赋的才能尤其是优异的才能泯灭。

3.教材编者和学生的对话——文中王安石和方仲永见面时他们都是十三岁,而七年级的学生多数也是十三岁。这是编者的用心之处。

二、教学目标确定

《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规定:“(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指导思想)

结合以上《课程标准》、指导思想、本文特点和学生学情,再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疏通文句,让学生掌握课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2.从题目“伤”字入手,引导学生对比王安石和方仲永的命运,从而认识到自身后天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3.通过反观自身现在的学习状况,结合百年四中的文化环境,诵读北京四中训诫,引导学生意识到现阶段同样要自觉努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热情。

其中第2点是教学重点,而难点在于:

引导理解课文议论段落(第三段)的文意和说理,奠定理解主题的基础。

据此,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检查预习、研读文本、拓展思考、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情所需,我决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比较分析法、讲授法、诵读法进行教学。

以下是我的实际教学过程概说。

三、教学过程概说

环节一,检查预习

出示预习要求,请学生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师听读,纠正读音;听复述,做简要的字词梳理。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环节二,研读文本

(一)引入“伤”

1.请学生发表对文中故事的看法;教师将其和“伤”字本义对比,提出学习目标:尝试共同还写创作原貌,从而理解作者之“伤”。

《说文解字》载:“傷,創也。”又说:“創,言刃所慯也。創,慯也。”“伤”还有一个繁体字形是“”,《说文解字》载:“,慯也。谓矢之所慯也。” “伤”的繁体字形是“傷”,其右下部有象形的功能,表现了受伤之后皮肤裂开的纹路。

这些说明其疼痛程度的严重,但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他们理解不到这种疼痛。

2.研读课文第一、二段,理解“伤”的程度

(1)补充介绍与方仲永同龄同乡的另一位神童的情形,引导学生比较两位神童才华初露时的知名度。

补充资料:(其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方仲永的情形出现在课文第一段: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生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方仲永的知名度超过这位同龄人。理由是:

①方仲永由“世隶耕”,突然会写优质诗歌,这一情形异常罕见;而同龄人本来就“好读书”,其记忆力好和文章好并非极为罕见。

②方仲永的诗被有文化地位的人广泛认可;同龄人的才能只是“见者”才叹服。

③大家会拿钱去求取方仲永的诗;同龄人获得的只是“叹服”而已。

④方仲永的知名的广度体现在“一乡秀才(全乡读书人)、邑人”上;同龄人的知名度只是“见者”之间。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位神童后来命运的发展、变化。

学生由课文已知方仲永的命运:“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又从“好读书”猜测同龄人命运应该不会太差,但好到什么程度不能知。

教师逐句出示资料:

22岁,他高中进士第四名。

49岁起,他担任大宋宰相。

他是著名的政治家,主持、领导了一场影响整个宋朝命运的革新运动。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说理与修辞,名列“唐宋八大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父子和曾巩一起彪炳史册。

他是本文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

他和方仲永同龄、同乡。

史册上再无方仲永其他的记载,而王安石的大名永垂青史。

(3)引导学生得出对“伤”的程度的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到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关注,点明作者特殊的写作时机,一起画出两位神童的命运对比图。

王安石的关注体现在“余闻之也久”“于舅家见之”“复到舅家问焉”。

王安石写作此文的具体过程和时机是:

13岁时(1033),祖母去世,王安石随父回乡,见到了才能消退的方仲永。

七年后(1040),20岁时,父亲去世,他又一次回乡,得知仲永已才能消失,做回农民。

两年后(1042),22岁的王安石中了进士。

又一年后(1043),他写下了《伤仲永》。

学生由此了解到:王安石曾对方仲永有着深深的欣赏并长期关注着他。在自己达到人生的高峰时,回望一下已然沦落的仲永,伤感不已。这“伤”格外深、格外重。这也和“伤”字的造字本义表达的程度一致了。而命运对比折线图清晰地呈现出了“伤”的缘由。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又引入现实,问问同学们有没有这样曾令他们仰慕又心伤的伙伴,但不必说出。

3.研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伤”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伤”的具体语句,指导学生沉重地带着叹息去读“泯然众人矣”,之后引导理解第三段的文意和说理。

第三段是学习本文的难点,处理过程如下:

(1)逐字疏通文意

(2)将其中颇是绕口又难以理解的三组关键词集中处理,这三组词是:

受之(于)天,受之(于)人;

通悟之人,材人,众人,愚人;

神童——众人,众人——?

(3)用简练的白话文概括本段的核心意思,请学生将此段白话文和原文作对比。

仲永的天赋远超过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后沦为常人,是因为他的后天教育不足。他尚且如此,我们这些本来就是常人的人,会沦为什么呢?

原文如下: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对比发现,原文之所以显得绕口,是因为“受之(于)天”“受之(于)人”的反复出现(4次“受之于天”、3次“受之于人”)。

(4)探讨此段繁复的原因: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为什么却不能写得干净简练一些?

探讨结果:反复出现是因为他对此格外在意,对“受之(于)天”的耀眼天赋居然泯灭的事实耿耿于怀,写作时无法不发之于外。而他也因此格外地认识到了“受之(于)人”的重要。反复出现的自然目的也是希望读者能够重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 “伤”字的含义;接着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作者“伤”的程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议论段落的文意和说理,进而理解作者“伤”的内容。

环节三,拓展思考

1.追问“谁之过”

学生找到的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教师追问:仅仅是父亲的过错吗?

指明:5岁时只能听命于父亲,13岁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了。王安石和方仲永会面时的年龄是13岁,当下各位同学的年龄也是13岁。

目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当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以此来引导学生集中思考自身能动性。

2.引领诵读北京四中训诫(片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

环节四,总结全课

天生仲永神才,不使学习,终归泯然沦为众人,千古犹令伤神;

今读荆公奇文,定当勉力,势必发奋追求进步,明朝试看风采!

设计意图:集中呈现方仲永命运和王安石的告诫,再次勉励诸生努力。

环节五,布置作业

在文言文本上,选取文中一个人物,以其口吻重述故事,发表感慨。

设计意图:强化所学所悟。

四、板书设计

板书呈现(PPT内有实际照片):

设计理由:

1.“伤”是理解本课的基础,繁体字“傷”右下部分有象形的功能,像中箭之后皮肤裂开的纹路,写出有助体会。

2.图示呈现二人命运,对比鲜明,直接引发思考。

五、作业反馈

钱行(方仲永的角度):

终于老去,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一生,不禁叹了一口气。

我五岁时,有一天心血来潮向父亲要那些读书人用的笔墨纸砚,然后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写了四句。给别人看时,别人都夸我,说我是“神童”。那时,我扬扬自得,认为自己的天赋远远高于别人,就是不学也能超过他们。过了几个月,慕名前来看我的人每次来时都大包小包地带着礼品,我就天天应酬那些来我家的人。那些年再也没有种过地,可是却也没有好好读书。我的同乡那个王安石,他那时也十分崇拜我。但是看看现在,他已经是朝廷高官,我却一事无成,又重返种地的老本行,年老只能守着一堵几乎看穿的墙发呆。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小时候的光荣了。我和王安石的差别在哪儿呢?他是凭着什么超过了我呢?如果一切能再来一次,唯有学会拒绝,学会踏实读书才行。可是,哪里有什么如果呢。唉,伤仲永,伤仲永啊!

杨子居(仲永父亲的角度):

吾乃仲永之父,吾家世隶耕,无因文理而知名者。吾儿幼时傍铁铲而戏,枕锈锄而眠,未尝识书具。一日,忽啼求之。全家异焉,依农具而生而耍者竟求书具!其声久不绝,慰其思,便借旁近与之。作诗立就,并传一乡秀才观之,不识书具者亦望之默叹。一乡稍稍知吾儿之文理,宾客吾家,或以钱币乞吾使吾儿作诗。隶耕者,何尝拥有如此殊荣!居数日,邑人亦知,同乡人也。吾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稍稍受之人者而不至也。居数年,儿竟泯然众人矣。

哀哉!若受之人者不至,大鹏有翼难升空,巨虫有爪难逞威。叹哉!但求吾儿昙花一现,却断后时开花之机。悔哉!

六、课后反思

1.教师将王安石和方仲永的联系呈现出来,让事实说话,给了学生深刻的印象;采用了所在学校的训诫,将课文、训诫联系在一起,使此课学完之后学生仍能获得时时处处的提醒。

2.本课以“伤”字为线索,沿着明确伤、感受伤、避免被伤的环节和思路行进,使学生贴切地理解了作者情感,也更信服后天学习、积极学习的重要性,避免了枯燥的说教。

3. 从作业看,学生的确深深认识到了努力学习、不要错过学习时机的重要,实现了预想的德育目标。

猜你喜欢

方仲永仲永神童
神童诗(二十五)
不幸的方仲永
想清楚再动笔
都是神童
不幸的方仲永
也伤仲永
神童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