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2016-08-02王政书苏文明

关键词: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教育

王政书 苏文明 程 曦

(1.西华大学; 2.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39)



·教育与心理·

网络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王政书1苏文明2程曦2

(1.西华大学; 2.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与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网络社会行为是当今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较好地反映个体的人格特质,并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预测。以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为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常撰写博客日志或积极参与网络互动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且博客传递的情绪指数有较为明显的事件及时间效应。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困境,提出了网络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建议:重塑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网络社区的隐性心理支持体系,重视网络社会行为的挖掘与应用,发挥网络社区的“自助—助人—互助”功能。

关键词:网络社会行为;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互动社区

一、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困境

1.工作载体:“谈网色变”还是“为我所用”

网络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冲击与挑战。从现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还是比较警惕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有的甚至过分夸大了网络的负面效应,并且总体上比较主张网民回归现实生活、通过丰富的线下活动来解决心理问题。然而,根据谢新洲[1]的调查显示,网络心理依赖对现实生活、工作与学习等造成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在调节不良情绪、克服消极心态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还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体上互联网对于网民情感与心理的积极影响超过消极影响。

2.工作理念:“问题取向”还是“积极取向”

心理学承担着治疗心理疾病、让人们生活充实和发现并培养天赋的三大使命,目前心理学的疾病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受到了过度强化,而对于普通大学生该如何幸福地生活却被忽视了。5.12汶川地震让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了觉醒,心理健康在高校的地位较之之前得到了极大提升,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但其工作理念还是停留在事后(出现问题之后)的心理干预及预防上,工作目标更多的是被动聚焦于“问题学生的关注及干预”。然而,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多元化、多样化的心理诉求得到了充分激发,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对于怎样获得幸福生活、发展个人潜能等方面,大众学生群体却有着强烈诉求。

3.工作主体:“组织化”还是“全员化”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指出“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要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意识”。可是一谈到心理健康,行政管理者和教职员工普遍认为这是心理咨询专家们的事情、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神圣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理服务的推广及被接纳程度。这导致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诸多高校更多依赖于心理咨询中心教师,而普及化、群众化的全员性互动则相对滞后,也就错失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隐性化、生活化教育的良好机会。

二、网络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

1.网络社会行为概念及特点

综合黄少华[2]、张帆[3]等人的观点,本文倾向于认为网络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现实需要或获得某种体验而借助于网络虚拟空间平台从事日常社会活动(如信息浏览发布、人际交流互动、休闲娱乐购物、在线学习等交互式或非交互式行为)时所产生的各类行为残余信息(behavioral residue)。

特点一:社会性的本质属性。网络社会行为固然有其特有的虚拟形态特征,但并未改变其社会本质,它在对现实社会关系网络重建的基础上,回归了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属性。

特点二:人格特质的表现形式。网络社会行为作为人类行为总体的一部分(现实社会行为的延伸),也是人格特质的表现形式,因此利用客观的网络行为残余信息可以推断出个体的心理特征(如心理健康)或群体的心理趋势。

2.网络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

人类行为的一致性是应用人格特质的理论基础。一方面,行为一致性使得人格测度可以作为预测个体行为的工具,另一方面又让基于行为的人格预测成为可能。[4]基于此,分析网络行为残余信息可以预测人格,进而根据人格属性更好地理解或引导网络行为,如心理预警、心理调试、舆情疏导等。

综观国内外现有研究,均较好的证实了用户行为数据确实可以反映个体真实的人格特质。[5][6][7][8][9]其中,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使用比较主流的、可靠的且具有跨情景一致性的大五人格量表以了解网民在人格特质方面的自我报告,并将用户社会行为区分为语言特征、行为特征及静态属性,其中语言特征由于具有极佳的普遍性而成为网络行为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语言特征上,积极情绪及叹号、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等均与宜人性、责任感正相关;消极情绪与神经质正相关,与责任感负相关;括号的使用频率与开放性、外向性等呈负相关;总字数与神经质、开放性均呈正相关;脏话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责任感呈负相关。非言语特征上,朋友数、相册数等于外向型呈正相关;喜欢的书、喜欢的音乐数量与开放性呈正相关;影响力与神经质呈负相关,与外向性、责任感呈正相关;年龄与宜人性、责任感呈正相关。

3.网络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

网络社会活动在满足人们特定需求时也带给人们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那么网络社会行为与心理健康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网络行为对使用者的心理健康究竟是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还存在一些争议。

比较多的学者关注了网络带来的消极性(如社会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认为网络行为带来更多的消极情绪,抑郁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增加[10],导致更低的生活满意度[11]、自我和谐水平及自我概念[12]。这些消极性反映在与SCL-90的各个因子均有显著相关,在16PF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子上有更糟糕的表现。

部分学者发现网络社会行为在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增强自我信息暴露、扩大网络人际圈方面存在着积极促进作用。[13]此外,网络行为有利于提高正面情绪、改善负面情绪,[14]适当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心理健康,即“将情感转化为语言”是调节消极情感体验的有效方式之一。网络情绪词的使用对于调节人们的情绪,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对此,有的学者认为不同的网络行为偏好对心理健康有不同作用。如在应对方式上,信息获得偏好与解决问题维度显著正相关、与幻想维度显著负相关,游戏偏好与解决问题维度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交往偏好与求助维度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息获取性动机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人际情感性动机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15]

三、网络互动社区下的网络社会行为有效性分析

1.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网络阵地较为单一,基本上依赖于自建网站且以教育者为主导,其互动性及吸引力较差;而社会其他网站难以为我所用,心理健康在网络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在借鉴SNS社区的核心理念基础上,我校于2012年开始着力打造了基于Web 2.0的易班(E-CLASS)大学生网络虚拟社区,探索建立网络时代大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的新平台。通过实名注册(学号认证),可实现论坛、博客、相册、网盘、班级群组、交友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定制功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载体。目前,我校易班注册班级数达0.19万个,用户6.67万人,博文总数8.38万篇,班级话题总数86.72万个,日均访问量2万多人次。

2.问卷调查设计

为进一步了解互动社区的社会行为表现,我们根据用户的活跃度排名分层各邀请了100名(共300名)易班用户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6份。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为1:1.23,涉及大一、大二及大三年级,问卷包括SCL-90、易班社会行为(博客撰写频率、参与互动情况)及个人基本信息。

3.自助行为分析

博客日志是大学生网络用户记录日常活动、表达情绪情感的重要途径。那么博客日志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无促进作用?博客日志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博客日志撰写方差分析

从表1可知,SCL-90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因子及总分在博客日志撰写频率上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经常使用博客日志的人总体上人际关系会更好,而且有较少的抑郁、交流、恐惧情绪及精神病性及其他附加行为的表现。基于此,可认为学生在日志书写过程中对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压力的释放、情感的交流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互助行为分析

班级话题参与情况或博客日志的评论互动是观察学生人际互动的重要窗口。在易班虚拟社区中,实名注册用户均可自由浏览其他任何指定用户的个人主页并进行评论。网络社区中的自由互动有何社会行为特征呢?被调查者中,对好友圈中的博客更新会给予全部关注的为33%、选择性关注的为46%、基本不关注为21%,关注的人(包括全部关注和选择性关注)中有135人属于参与互动型、83人属于默默看客型。为考察互动情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本文将易班用户分为参与互动型、看客忽视型(包括默默看客型、忽视型)两类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博客互动行为方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SCL-90的各个因子及总分在互动行为上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证明积极参与网络人际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5.事件及时间效应分析

本文获取了参与网络调查的276名同学2014年9月4日至2014年10月30日期间所产生的博客日志、校园留言及心情说说等共3332条,在5名心理学专家对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和厌恶)划分标准通过一致性检验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情绪主题,其中快乐、悲伤、愤怒和厌恶的主题片段比例分别为67:14:13:6,并依据时间轴绘制了他们的情绪变化波动图(如图1)。

图1 情绪波动图(2014年9月4日至2014年10月31日)

结果显示:一,学生的快乐指数在周三时处于相对低谷(如9月17日、24日及10月1日、8日、15日等时间段)、在周一时处于相对高峰期(如9月15日、22日、29日及10月13日、20日等时间段);二,学生的情绪起伏与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如9月11日开学时学生面临着状态的艰难调整而表现出的厌恶情绪占主导、10月13日一年一度的西华秋韵晚会传递出的快乐氛围占主导、10月22日学校车队的获奖喜讯及对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愤怒而呈现出悲喜交加情绪。

四、网络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1.重塑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系统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停留在个体心理层面的提升干预上,而对外部系统的生态化联结的探索则相对缺乏,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个体特征与环境系统的交互性仍需在未来加以重点关注。

网络空间作为大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隐形生态系统,必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存在重要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促进可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网络社会生态环境。前文基于网络互动社区的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社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对于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针对具体的个体特征,通过计算机模拟再现的网络生态系统,结合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如基于用户社群的专家推荐模型),寻求一种便于在网络环境下及时进行自助心理调节及自我训练干预的解决方案也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

因此,从网络生态系统角度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激活网络空间系统的内在平衡能力及心理机制促进因素,建立开放的、动态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干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构建网络社区的隐性心理支持体系

顺应网络时代趋势,构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隐性心理支持体系,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借助于网络社区以娱乐化、多样化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如在叙事理念下引导开展博文的撰写比赛),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下神坛,成为网络社区耳熟能详的文化产品,成为大学生需要的“助人自助”的一种生活理念和生活技能,这也是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

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化。传统的相关研究更多地聚焦于网络的负面性,这种片面认识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开展极其不利。本文研究发现网络社区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自助互助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了解学生情绪动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及时转变工作理念,以开放姿态、优势视角积极诠释与回应学生诉求,是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网络虚拟空间改变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其复杂性、多元性及全方位性等特点决定了教育主体的可触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指导,但是跟网络平台下对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动态关注、正性理念传递、成长性活动开展、发展性困惑解答及大众化行为问题干预等却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基础,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污名化”问题。

3.重视网络社会行为的挖掘与应用

随着网络挖掘技术的发展成熟,网络平台记录保存的大量真实、准确、及时的行为残余信息的获取相对容易,这为进一步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网络,应用各类碎片化数据的有效挖掘,能有效实现用户在线心理状态的识别及网上预测,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数据的挖掘,可有效预警及动态监控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的负面因素。

已有学者正尝试探索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网络行为人格预测模型,其获得的数据的准确率并不亚于自我报告的测评结果。对于拟合度较好的预测模型,我们只需获取“客观的网络行为数据”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用户的人格特质,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自我报告“主观性认知、社会赞许性、指标局限性”的担忧,甚至可以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中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有的学者则开始关注网络社会行为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性,并着力构建网络用户的心理健康预测模型。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朱廷劭领衔的团队从网络行为的分析实现对用户心理健康等的感知及预警,并将其应用于校园信息化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系统项目中。[3]

此外,将大数据应用于网络社会行为的研究也成为趋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许可教授的课题组开发了国际上第一个针对中文微博的在线情感分析系统MoodLens,可跟踪新浪微博的情绪动态变化;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也开展了“微博网民情绪系列研究”,并用于预测一些社会行为(如微博安全词汇出现频次上升,股市上证指数就会上升)。

4.发挥网络社区“自助—助人—互助”功能

加强网络社区“自助—助人—互助”机制建设的重点在于培育基于博客日志的朋辈心理辅导。本研究已证实博客日志的撰写对于大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惑或不良情绪具有很好的自我疏导和调适作用,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另外,有研究表明,个体通过写作披露创伤性事件或不良情绪,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而且叙事疗法、短期焦点咨询等咨询流派都提出了日志疗法的发展性咨询。基于此,培育基于博客日志的朋辈心理辅导团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网络社区中,班级朋辈心理委员与班级上其他同学的自然行为互动有着天然的优势。通过观察其他学生在博客日志中的内容表达倾向、看待问题角度、情绪情感流露、人际关系网络及其互动情况,判定所关注学生的情绪色彩、网络社会支持、情绪管理能力,为进一步了其心理状态或相关社会支持提供了重要观察入口。

班级朋辈心理委员可借助于网络媒体的多元互动进行适当的发展性回馈,如引导其辩驳不合理的信念或给出参考建议,可为其自我成长提供即时关注和心理支持,也为传递发展性理念或推荐心理资源信息等提供便利;以叙事理念为指导,通过撰写博文比赛等形式鼓励班级上同学在博客日志中倾诉自己的心声、记录心路历程,以促进自我成长;针对某些共性的心理话题,策划组织微访谈活动,实现朋辈心理辅导的“助人—自助”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新洲,汪良,田丽,等.网络冲击:从心理到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0-08-05(11).

[2]黄少华.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32-40.

[3]张帆.网络用户心理健康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4]张磊,陈贞翔,杨波.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学报,2014,37(8):1877-1894.

[5]Back M. D., Stopfer J. M., Vazire S., etal. 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 not Self-Idealization[J].PsychologicalScience, 2010,21(3):372-374.

[6]Kosinski M., Stillwell D., Graepel T. .Private Traits and Attributes are Predictable from Digital Records of Human Behavior[J].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 2013,110(15):5802-5805.

[7]Wald R., Khoshgoftaar T. M., Napolitano A., etal. Using Twitter Content to Predict Psychopathy[M]//Proceedingsofthe2012 11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ICMLA)onMachineLearningandApplications. Boca Raton, USA, 2012:394-401.

[8]Summer C., Byers A., Sheraing M.. Determining Personality Traits & Privacy Concerns from Facebook Activity[M]//ProceedingsoftheBlackHatBriefings. Las Vegas, USA, 2011:1-29.

[9]张维晨,张婧,王淑,等.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与大五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1):46-49.

[10]胡存明,李长瑾.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0,23(11):89-90,93.

[11]严标宾,黄曼娜,丘碧群,等.青少年网络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68-72.

[12]万晓霞.大学生网络行为与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99-300.

[13]宋静静,谷传华,张永欣,等.留守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63-69.

[14]黄慧玲.网络情绪词的心理功能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5]张锋,沈模卫,徐梅.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J].心理学报,2006,8(3):407-413.

[责任编辑李秀燕]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编号14JDSZ2070)资助。

作者简介:王政书(1963—),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苏文明(1983—),男,副教授,主要研究积极心理学与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6)04-0043-06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Network Social Behavior

WANG Zheng-shu1SU Wen-ming2CHENG Xi2

(1.XihuaUniversity; 2.Education&ResearchCenterofPsychologicalHealth,Xihua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39,China)

Abstract:The network social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uman social behavior. It can reflect the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make a prediction on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Take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ve community in the network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variance shows that writing blogs usually or participating in the network interaction actively can improve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sentimental index by blogs has obvious events and time effect.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orking dilemma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which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al ecosystems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hidden psychological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network community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people will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social behavior of the network, so a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helping oneself-helping others-helping each other”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community.

Key words:network 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teractive community of the network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