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和”的大美之学

2016-08-02张龄予

戏剧之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赵氏中和统一

张龄予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和”的大美之学

张龄予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讲究天人合一、追求合乎情理的和谐之境,因而形成了“中和”的大美之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最基本审美形态之一,“中和”的内层是仁,外层是和,即为儒家审美文化的善美统一论;“言为心声,诗言志,修辞立其诚”,道出了言与心统一的至诚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是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论,即合一于至诚、至善、至仁,达到“太平和合”的至高境界。

中和;中和之道;中和之美;美学意义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将美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国大美学,一种是西方小美学,二者既各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又可以互补、兼容,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从本质上来看,传统的中国美学是最接近美学本质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统的概念化、知识化;它是一种诗学,有审美特质,不像西方近现代美学那样追求科学化、概念化,带有一种目的性。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是大美学,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最高境界。那么,何为“中和”?我们将对它的内涵、审美形态及其美学意义进行探讨。

一、中和之道

中和,意即中正和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在儒家经典《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养的道德标准,又是在其提出至善、至诚观点后所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形态。

子思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的“至诚”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达到所谓的人伦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因此,只有善与美相统一,才能让至诚、至美、至善审美化,并渗透到中和之道中。

中庸之道的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即我们在审美过程中要适中、和谐。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只有实现“中”与“和”的统一,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实现中和之美。

二、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中和之美,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表达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来批判现实,在抒写个人内心情感的时候,总是温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寻找适度的表现方式,这正是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平和、宽容,充满“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学。①因而在优秀诗歌、戏曲等的创作和形成过程中,“中和”的美学思想在文学审美和艺术表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诗歌是古代人民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正所谓“言为心声,诗言志,修辞立其诚”,即通过言语了解一个人的心声,通过他的诗歌来了解他的志向,以至诚来表达其内心,体现了言与心统一的中和之态。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体现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表现了对大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和美学思想,给人一种质朴清新的美感。例如《饮酒》一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作者放弃仕途、归隐田园后的感受,表现了其厌倦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几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与南山、飞鸟相伴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闲适心情。站在美学的审美角度,诗人其实是在宣泄对官场上各种丑态的不满,虽然不满的心态有所表现,却是有所节制的表现,随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将自己的不满化解到大自然和田园生活中,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真谛,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缓和,展现了传统艺术中“中和”的美学思想,而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尾,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诗人到底悟出了怎样的真意,在审美上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含蓄的表达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形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平淡、冲和且含蓄的艺术特点。

在“中和”这一“至美”美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和之美”已渗透在中国古典戏曲的每一个角落,悲剧“哀而不伤”,喜剧“乐而不淫”。②有人说,

中国的古典戏曲中没有悲剧,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因为他是以西方的悲剧标准来定义中国戏曲的,而中国古典戏曲总是以“大团圆结局”为特点,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普遍的“中和”观念,例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是我国古典悲剧之一,屠岸贾为一己私欲,将赵氏家族在一天之内赶尽杀绝,留下一个赵氏孤儿,被程婴带走,却引得屠岸贾以杀掉全城婴儿作为威胁。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程婴不惜用自己的孩子去替换,再加上公孙杵的冒死历险、慷慨赴义,都体现出这是一部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戏剧,然而在故事的最后,赵氏孤儿终长成,当程婴告知其国仇家恨后,他终于为家族除奸报仇。该剧以复仇成功为结局,鲜明地表现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达到了一种淡化悲剧的效果,体现出在艺术表现上“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之道上应该实现和政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协调适中、刚柔相济,以避免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达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为人处世上,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善良的本性,宽容待人,和谐相处,以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追求和谐统一,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相互依存,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之,“中和”的美学思想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美与善、和与仁的统一,使“中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尽善尽美的大美之学。

三、中和之美学意义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国最高的美学理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文学审美上创造出了平淡朴素、恬静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传统文化艺术的表达呈现出含蓄委婉、冲和的特点,也对当今社会的治国之道、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统一,道德与知识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高明与平凡的统一。价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轻天,重群体而不轻视个人,重本而不轻视末,重利益也重视义,重视人文也重视科技,重视和谐而不取消斗争。”因此,在治国

注释: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黎凤来.中国古典戏曲的“中和”之美[J].艺海,2013,(03):41.

[1]黎凤来.中国古典戏曲的“中和”之美[J].艺海,2013(03):P41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龄予,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2015级学生。

B83

A

1007-0125(2016)07-0013-02

猜你喜欢

赵氏中和统一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统一数量再比较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赵氏的祖先造父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